區收入差距的形成和變動是地區經濟增長差異的結果,而外商直接投資主要是通過兩個機制影響東道國或東道國區際間經濟增長:一是作為從外部引進的增量資本直接影響經濟增長,二是通過各種渠道產生外部效應而間接影響經濟增長。已有文獻對前者的作用已基本達成共識,但對外商直接投資外部性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綜合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基于外部性視角的研究)》將外商直接投資的外部效應分為三種:技術外溢效應、資本擠入效應和產業集聚效應。本文以三種外部效應為基礎,著重研究四方面問題:①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地區收入差距的貢獻;②外商直接投資技術外溢效應促進經濟增長的內生機制及對中國地區收入差距的影響;③外商直接投資資本擠入效應的微觀機制、地區間資本擠入效應的差異及對地區收入差距的影響;④外商直接投資產業集聚效應的理論分析及實證檢驗。
馬立軍,三江學院文化產業與旅游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主持和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在《國際貿易問題》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研究方向為宏觀經濟分析,研究領域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收入分配的影Ⅱ向機制,文化產業消費和供給模式研究。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地區收入差距
1.2.2 FDI外部性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創新之處
1.4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結構安排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2.1.1 國際經驗
2.1.2 中國經驗
2.2 FDI技術外溢效應
2.2.1 FDl技術溢出的機制
2.2.2 FDI溢出的效果檢驗
2.3 FDI資本擠入效應
2.4 FDI產業集聚效應
2.5 市場化與地區收入差距
2.6 出口貿易與全要素生產率
第三章 FDI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特征和趨勢
3.1 FDI分布的基本特征
3.1.1 FDI在地理維度上呈非均衡分布
3.1.2 FDI在時間維度上呈倒U型變動
3.1.3 FDl產業間分布不均衡
3.1.4 地區間I?DI企業出口貢獻存在明顯差異
3.2 地區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簡述
3.2.1 絕對指標簡述
3.2.2 相對指標簡述
3.3 地區收入差距的變動:加權變異系數描述
3.4 地區收入差距的變動:泰爾指數描述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FDI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貢獻度測量
4.1 模型設定與估計方法
4.1.1 模型設計
4.1.2 估計方法
4.2 變量說明與數據選取
4.3 實證結果及分析
4.3.1 FDI與地區經濟增長的關系性分析
4.3.2 FDI及各因素對地區收入差距變動的貢獻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FDI技術外溢效應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
5.1 模型設定與估計方法
5.1.1 模型設定
5.1.2 估計方法
5.2 樣本說明與變量選取
5.2.1 樣本說明
5.2.2 變量選取
5.3 實證結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FDI擠入效應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
6.1 理論模型構建
6.1.1 FDI進入前的內資企業產量求解
6.1.2 FDI進入后的內資企業產量求解
6.1.3 FDI進入前后的資本存量變動
6.2 比較靜態分析
6.3 FDI對國內投資擠入效應的實證檢驗
6.3.1 實證檢驗模型
6.3.2 變量及數據說明
6.3.3 實證檢驗
6.4 FDI通過擠入國內投資影響經濟增長
6.5 本章小結
第七章 FDI產業集聚效應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
7.1 中國工業地區集聚的事實性描述
7.2 研究假說
7.3 變量說明與實證檢驗
7.4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市場化水平與中國地區收入差距變動
8.1 中國地區間收入差距統計描述
8.2 理論模型、變量選擇與數據處理
8.2.1 理論模型
8.2.2 變量說明與數據來源
8.3 經驗分析與解釋
8.3.1 交易成本、市場化與地區經濟增長的關系性分析
8.3.2 地區收入差距的方差分析
8.4 小結
第九章 出口貿易與中國全要素生產率
9.1 理論模型
9.2 樣本說明與變量選取
9.2.1 樣本說明
9.2.2 變量選取
9.3 經驗分析與解釋
9.4 結論與建議
第十章 基本結論及進一步研究方向
10.1 主要結論
10.2 政策建議
10.3 進一步研究方向
附錄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
參考文獻
后記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