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教練專業人員以及提升管理能力、領導能力、自我發展、團隊發展以及職業晉升發展相關人員
ICF國際教練聯盟、IAC國際教練協會認證大師級教練鄭振佑博士領銜打造
高智亞洲教練學院專業教練認證指定教材
本書是MCC-CAC初級認證系統相關人員申請認證的必備書,也是想要具備MCC-CAC企業教練師資質的人員指定的培訓、考試書,同時,也是推動自我成長、提升自我和他人領導力非常有價值的工具書。
序言
在全球范圍內我從事教練實踐與教練文化傳播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在中國已經有六個年頭,培養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教練也近千位。我越來越感受到中國的教練運動開始蓬勃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接觸教練、了解教練并因教練而受益。
這讓我很受激發,也越來越堅定我來中國時的初衷——培養更多更好的教練,支持更多的個人和組織釋放潛能,成就卓越的績效表現。
也正是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中,高智·亞洲教練學院(MCC,MasterCoachCommunity)經過兩年多的探索醞釀,應運而生。
我很榮幸地作為院長來帶領并推動聯盟的愿景與使命的實現。旨在融匯東西方智慧,推動具有國際水平的專業教練培養體系在中國的生根、發芽與發展,為中國教練行業的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進程貢獻力量。
在中國高速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組織的創新發展都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教練行業帶給我們的將是一次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激發。無論針對個人還是組織,清晰的愿景與使命、綻放天賦與核心優勢、培養自我進化的能力、不斷創造新的奇跡與可能性等都將是成長中的核心主題。教練作為成長與突破的好伙伴和高品質的陪伴者,將與客戶一起共創輝煌、成就卓越。
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對中國教練文化的傳播、教練運動的推動以及培養和成就更多更好的教練做出積極的貢獻!
鄭振佑博士
國際教練聯盟(ICF)理事成員
高智·亞洲教練學院(MCC)院長
北京亞細亞高智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
教練的基本哲學理念是什么
教練是這樣的人,陪伴在客戶身邊,傾聽、觀察并激勵客戶,支持客戶自主解決問題,為客戶自主實現目標,獲取成功提供幫助。教練相信所有人都有創造性,都擁有豐富的資源。在適當的激勵下客戶能夠自覺地樹立解決問題的戰略和對策。
教練的作用就是幫助客戶,使他們將已經擁有的技術、資源和創造性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正因為如此,所有和教練在一起的人會感到愉快和幸福,也能成為主動爭取成功的人。
教練過程賦予個人強烈的動機,使人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覺地設計美好的未來。教練是使人自覺采取實際行動的輔助和責任系統。對于想更有效地做更多事情的人、想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想擁有更加幸福成功的人生的人,教練的作用尤其巨大。
教練的基本理念是:世界上不存在無能之人。當然教練效果因人而異,但那取決于是否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有效應用教練。
人們是:
●完整的(Wholistic)
●資源豐富的(Resourceful)
●有創造性的(Creative)
教練在看待人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國際教練聯盟提出的教練的哲學是:“人是完整的,能夠有創造性地解決自己的問題。”(Peoplearewholistic,resourcefulandcreative.)
這是關于教練的一個基本假設,假設的意思是它不一定是真理,而是當我們采用教練的方式去幫助他人的時候所持有的一種信念。當教練持有這個信念的時候,就會按這個信念去行動,而且通常會帶來有效的結果。
這個基本假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
2.1.1人是完整的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不完整的”、“缺乏價值的”……我們就會嘗試通過外面的條件去證明自己的完整、價值,例如事業的成功、財富、房子、車子。當然事業、財富的成功都很好,我們可以去享受事業和財富,但事業、財富并不等同于我們自己。
事實是,我們每個人生來就已經是非常的豐盛,擁有生命,我們就有機會創造無限的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質。這種獨特是如此的完美,當我們完全地活出真實的自己的形象和意圖時,生命是如此美麗!
有經驗的教練經常為被教練客戶身上所閃耀的人性的光輝而感動,從客戶的思想、情感的背后,看到了他們對自己、對他人的真實的形象和純粹的意圖。
人是完整的——當我們帶著這樣的信念去對待他人的時候,也就是相信人是無須“修補”的。哪怕有些人不自信,面對問題會退縮、脾氣暴躁……但是在教練的眼中“沒有無能之人”,教練仍然相信他們是完整的,他們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只不過他們當下被問題困住了,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意圖,或者不愿意采取有效的行動。
無手無腿無憂慮
尼克·胡哲的父親是一名電腦程序員,尼克·胡哲6歲時,父親開始教他用兩個腳指頭打字。后來,父母把尼克·胡哲送進當地一所普通小學就讀。尼克·胡哲行動得靠電動輪椅,還有護理人員負責照顧他。母親還發明了一個特殊塑料裝置,可以幫助他拿起筆。沒有父母陪在身邊,尼克·胡哲難免受到同學欺凌。“8歲時,我非常消沉,”他回憶說,“我沖媽媽大喊,告訴她我想死。”10歲時的一天,他試圖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沒能成功。
尼克·胡哲最終不屈于生命的安排,他從17歲起開始做演講,向人們介紹自己不屈服于命運的經歷。隨著演講邀請信紛至沓來,尼克·胡哲開始到世界各地演講,迄今已到過35個國家和地區。他還創辦了“沒有四肢的生命”組織,幫助有類似經歷的人們走出陰影。
尼克·胡哲無手無腳,卻激勵了很多四肢健全但對生活失去希望和動力的人們,激勵他們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尼克·胡哲:無手、無腳、無憂慮
尼克曾經三次想要自殺,但他現在活出的生命是如此精彩。他后來娶了一位美麗的太太,還生了一個健康的寶寶。尼克·胡哲即使在身體上是殘缺的,但他在人格、精神上仍然是完整的。
很多經理人在總結帶團隊的經驗時,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下屬的獨特性。這些獨特性包括價值觀、才干及性格等,當然也包括所謂的“缺陷”,然后把下屬放到合適的崗位上,或者讓下屬承擔合適自己天賦的工作職責。通常,他們會做得非常好。
尊重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孩子、愛人、同事、朋友,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意圖,也尊重他的有限性,并且從里面發掘出美好的一面。
當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完整的,不需要“修補”的時候,我們只需要通過陪伴、傾聽、提問幫助他們清晰自己的意圖,通過提問幫助他們從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激發他們負起責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解決方案,實現自己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