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教你如何用正確的方法獲得準確的數據,以及如何深層次地理解這些數字背后的行為;幫助你更準確的衡量每個數字的價值,如何識別特定的有用的數字來成功地分析預測;教你如何將原始的"數字轉換為有意義的信息。
譯
者 序
環顧我們生活的四周,從驅車上班到工作刷卡、從超市購物到款臺結賬、從讀書學習到消費娛樂……我們都不可避免要觸碰數字、使用數字,我們生活在數字的海洋里,我們生活在數字世界里。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 方興正艾,所有這些新科技都離不開數字的支撐,當然更離不開數字分析的托舉。當我有幸讀到Gary Angel撰寫的這本英文原著時,我才更真切認識到數字分析的重要性,它能夠為生活在數字世界的我們帶來很好的數字體驗。這也催生我翻譯這本原著的念頭。
為了翻譯好這本書,我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也向不少專家學者請教咨詢,在這里向他們表示感謝。這本書是我翻譯的第二本譯作,難免有些地方還夠妥當,懇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朋友們提出批評建議。
為了完成這本書的編譯工作,張威教授、盧慶齡教授不顧白天工作的勞累,常常深夜與我探討里面的章節,其他譯者李左續、趙洪彥、趙燕婷和魏揚瀾也對這本書的翻譯付出了很多心血,這里對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衷心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把啟迪鑰匙,讓你對數字世界測量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再次感謝所有幫助我完成編譯這本書的老師和朋友們。
譯
者
2017.7.31
前 言
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呢?因為它不是很明顯。
我們的感官將永無休止的數據送到我們的大腦。原始狀態的數據是極其復雜的。我們吸收事物的形狀、表面、大小、顏色、運動、氣味和質感,而且這一過程似乎毫不費力。然而,即使是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實現實時處理。但是,對于具備適應性的人類嬰兒大腦,在一些精心預布線的幫助下,毫無疑問,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理解這些數據并解析它們,并且對于潮汐式的信息激增可以明智地迅速反應。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們認為無法核實我們自身之外的世界存在。我們只能從內部、從無盡的常量處理過程認識世界,我們把這些稱為意識和明顯的數據流,我們認為這些數據是由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和手指產生的。物理世界中有些事情的存在,大大超出了我們的質疑能力。但是我們只能通過解釋本質上的抽象數據了解它。
我們通過實施一些模式理解世界,在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實驗室中,已經有一些基礎模式,留下深刻印記并深深植入我們的思想。大小、形狀、顏色和運動只是人類對物質世界理解的幾個核心構件。一旦意識數據漏斗進入大腦,我們便盡快進行檢測,按照關鍵維度對它們分類,然后測量和比較所有數據。
這就是物理世界。進化可以確保我們知道如何理解它,即使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如何理解的。但是,我們不再把我們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物理世界。因為我們也生活在數字世界里,它有不同的規則、不同類型的數據、不同的參考幀,以及不同類型的測量。
在過去17年的時間里,我的工作一直是數字世界測量。為了從它呈現給我們的巨大數據流中收集數據,進行基本的分類工作十分必要。通過開發框架設備、維度和測量指標,我們可以像解析周圍的物質世界那樣,輕松地理解這個數字世界。這是很重要的工作,因為只有當我們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看它如何為人們工作而不是從編程的角度看它如何工作(雖然我開始作為一名程序員),這樣我們才可以塑造和改善這個世界。
現在,我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努力改善數字世界。我們做這項工作的好壞可以決定公共政策(healthcare. gov)、我們鐘愛的生命健康(eHarmony),以及我們知識世界狀態(nytimes.com)的成功和方向。
這項工作并不容易,而且它還沒有結束。我們仍然像剛出生的嬰兒那樣,需要學習解析數字傳感器的數據。
數字世界是迷人的。而且不像物質世界,我們沒有測量和理解數字領域的預布線。因為沒有較大的預構建優勢,所以我們解釋錯的概率要比正確的概率大得多。但是當我們正確解釋后,我們至少知道我們做了什么。
接下來的章節將告訴你,我們目前已經掌握的關于如何測量和理解數字世界的知識。
目前,加里?安杰爾領導安永集團(EY)數字分析實踐。EY在2013收購了加里先前的公司Semphonic。作為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加里帶領Semphonic公司從由2個人組成的咨詢公司,發展成美國國內一家領先的數字分析實踐公司。鑒于加里寫了一篇有影響力的博客(http://semphonic.blogs.com/semangel),所以他被數字分析協會評為行業最具影響力的貢獻者,他也發表了大量的關于先進數字分析實踐的白皮書,并經常活躍在行業活動中,他也是一名著名的講說家。在過去二十年的時間里,他幫助創建并促進了最高水平的數字測量發展。
趙艷斌:男,山東曲阜人,90 后,畢業于著名軍事學府裝甲兵工程學院。在校期間就體現出對英語的極大興趣和極高天賦,大學期間曾兩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在平時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之中也表現出對英文原版著作特別是科技類營銷類著作非凡的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