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內外有關在線學習的先進成果,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從而編寫了這本是用于學生的教學用書和愛好學習者的指導書。本書在編寫上進行了獨到的設計。一共分為五章節,分別為學習與網絡時代學習方式的歷史變革、在線學習的理論基礎、在線課程資源、互聯網+教育以及虛擬現實技術。
前 言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們的學習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各種新的學習模式如潮水般涌現,在所有學習模式中,最具有沖擊力的便是隨著網絡技術發展而出現的在線學習。它是指在由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所構成的電子環境中進行的學習,是基于技術的學習。這種在線學習方式采用了由多媒體網絡學習資源、網上學習社區及網絡技術平臺構成的全新的學習環境。在線學習以主動探究為主,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教育者則起到主導的作用,它的主要特征是在網絡平臺上討論、交流,主要表現形式為自主探究、曬作業、互動、互助、過程評價。因此,相對于其他的學習模式來說,在線學習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線學習有利于實現終身學習和建設全民學習型社會。十三五教育規劃重點強調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及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在線學習以獨特的優勢為實現終身學習和建設全民學習型社會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使學習能夠隨時隨地開展起來。
在線學習對于改變教育模式、實現開放式分享學習和交互式個性教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加快了信息化教育的進程。與此同時,在線學習方式能夠平衡師資力量,共享名師優質教學內容,實現教育平等。在線學習深化教育考核機制,開創了云教學時代,倡導自由、個性學習,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遠程教育的發展,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慕課、微課、教育游戲及虛擬現實技術等被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在線學習在現代教育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書是在積累了大量在線學習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吸收國內外有關在線學習的先進成果編寫而成的。本書在編寫上進行了獨到的設計,一共分為五章,各章的設計內容如下。
第一章介紹了網絡時代的學習方式,包括學習的定義、學習觀念的更新、信息素養、核心素養和媒介素養的內涵等,讓讀者可以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
第二章對在線學習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總結,包括學習分析理論、自主學習理論、終身學習理論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
第三章的內容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對當下熱門時興的慕課(MOOC)、微課、私課(SPOC)、教育游戲等在線課程資源的歸納總結與實際案例分析。
第四章從智慧校園、翻轉課堂和網絡學習空間三個方面闡述了互聯網 條件背景下的教育。
第五章介紹了大數據,VR、AR與MR,以及人工智能技術三部分內容。
在編寫此書的過程中,我們參考和引用了國內外有關在線學習方法與實踐方面的文獻資料,吸收了很多國內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我們向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由孟祥宇、全江濤擔任主編,叢蓉、張云雯擔任副主編。本書各章編寫人員為:第一章由孟祥宇、權秀媛編寫;第二章由孟祥宇、高珊珊編寫;第三章的第一節到第三節由孟祥宇、張云雯編寫,第四節、第五節由李輝、王晨曦、由佳編寫;第四章由全江濤、叢蓉、王爽編寫;第五章由全江濤、滕煜編寫。
由于時間和聯系方式等方面的多種原因,有些資料的引用沒有來得及征得作者的同意,在此深表歉意。如果作者不同意引用資料,請與我們聯系,以便我們再版時予以修改。
希望本書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每位讀者對書中的觀點都存在不同的見解,由于我們的學識和經驗有限,本書的內容也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此,我們誠懇地希望各位同仁及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從而更好地滿足讀者需要。
編 者
2017年2月28日
2003至今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信息管理中心 副主任 副教授。著作方向:在線學習;數字媒體資源開發;攝影。出版過:1.《數字化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年 ;2 .《Photoshop平面設計》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2年;3.《攝影作品創作》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