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圍繞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任務和重點,深入研究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十大重點領域的需求。基于這些需求,提出了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目標、發展重點、應用示范工程及戰略支撐與保障措施。本書在2015年版的基礎上,結合兩年來技術發展趨勢的變化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了400余處修訂。技術路線圖的發布,可以為廣大企業和科研、教育等專業機構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提供參考;也可引導金融投資機構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持從事研發、生產和使用技術路線圖中所列產品和技術的企業,從而引導市場和社會資源向國家的戰略重點有效聚集;技術路線圖也可為各級政府部門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咨詢和參考。
技術路線圖指明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趨勢、發展重點、為政府決策和企業創新提供戰略參考。
前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2025》選擇了十大優勢和戰略產業作為突破點,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力爭到2025年達到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充分發揮實體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
2015年9月,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組織專家編制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旨在進一步明確十大重點領域發展趨勢和重點,服務企業技術創新。兩年來的實踐證明,技術路線圖在引導市場和社會資源向國家戰略重點有效集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6月,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在總結技術路線圖實施情況的基礎上,委托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進一步組織專家編制《<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7)》(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17))。本次編制工作共有 25位院士、400多位專家及相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與,共計召開了80余次會議,廣泛征集了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專業學會和行業協會的意見。
技術路線圖(2017)沿用2015年確定的十大重點領域及23個優先發展方向進行編制和修訂,并要求各優先發展方向進一步補充關鍵材料和關鍵專用制造裝備兩項內容。經過各方面專家的共同努力,技術路線圖(2017)五易其稿,并于2017年12月13日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會議討論通過。
技術路線圖(2017)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和戰略性,是參與編制工作的院士和專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具有十分重要參考價值的咨詢報告。這次修訂提出的主要結論:預計到2025年,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四個領域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航天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農業裝備、前沿新材料、生物制藥等大部分優先發展方向將整體步入世界先進行列;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民用航空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三個優先發展方向與世界強國仍有一定的差距。
考慮到技術發展和市場變化速度很快,今后,技術路線圖每兩年還將會繼續滾動修訂一次,希望為政府部門、產業界、學術界等有關方面提供與時俱進的參考和指引,為建設制造強國發揮積極的作用。
感謝參與編制工作的全體同志的努力和貢獻!感謝相關部門及產業界、學術界同仁們給予的鼎力支持!期望技術路線圖(2017)的發布,能為《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和十大重點領域的突破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
2017年12月26日
中國工程院其主要任務是促進全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團結與合作,推動我國工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強工程科學技術隊伍和優秀人才的建設與培養,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服務。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001
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 /002
通信設備 /009
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 /019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 /027
二、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036
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
制造裝備 /037
機器人 /050
三、航空航天裝備 /062
飛機 /063
航空發動機 /075
航空機載設備與系統 /084
航天裝備 /094
四、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109
需求 /110
目標 /110
發展重點 /111
應用示范工程 /119
戰略支撐與保障 /120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技術路線圖 /120
五、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128
需求 /129
目標 /129
發展重點 /130
應用示范工程 /136
戰略支撐與保障 /137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技術路線圖 /137
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 /141
節能汽車 /142
新能源汽車 /156
智能網聯汽車 /169
七、電力裝備 /182
發電裝備 /183
輸變電裝備 /198
八、農業裝備 /220
需求 /221
目標 /221
發展重點 /222
應用示范工程 /227
戰略支撐與保障 /228
農業裝備技術路線圖 /228
九、新材料 /229
先進基礎材料 /230
關鍵戰略材料 /239
前沿新材料 /252
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260
生物醫藥 /261
高性能醫療器械 /271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 279
課題組名單 280
跋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