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介紹高警示藥品的發展概況、遴選方法、管理理念、社會責任、崗位職責、研究概況和高警示中藥注射劑研究的專業書籍。全書共分為 7 章,分別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了高警示藥品的研究,力求從國內、國外的總體情況出發,盡量全面地梳理高警示藥品從提出背景到理論和實踐不斷發展的過程。書中既有研究理論與方法,也有實際案例,希望能使廣大醫務工作者對高警示藥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并在專業發展上有所幫助。
全書共分為 7 章,分別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了高警示藥品的研究,力求從國內、國外的總體情況出發,盡量全面地梳理高警示藥品從提出背景到理論和實踐不斷發展的過程。
王秀琴,女,滿族,黨員,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藥學院,藥理學博士,抗感染專業臨床藥師,陸軍總醫院二六三臨床部藥劑科主任。蚌埠醫學院副教授,醫院輔診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高危藥品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醫院臨床藥學及藥事管理工作10多年,主管醫院合理用藥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藥學實踐及科研能力。近年來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著30多篇,在國外SCI收載期刊上發表文章2篇,參編著作4部,其中主編2部、副主編1部,承擔軍內外課題7項。
閆薈,陸軍總醫院第二門診部副主任藥師。兼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高危藥品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秘書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曾擔任全軍中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藥學專業委員會醫院藥學專業分委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藥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軍區藥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及秘書等職。榮獲軍隊醫院藥學特殊貢獻獎,獲軍隊醫療和科技成果獎3項,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科學技獎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其中2項為發明人。承擔、參與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7項,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3篇在SCI收載期刊上發表,參編專著10部,其中主編6部。
孫世光,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原陸軍總醫院藥劑科主任,現任北京市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部主任。先后畢業于第三、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和衛生事業管理系,后在山西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腎病研究室和中國人民大學就讀,從事過臨床醫療、衛生事業管理和醫院藥學等工作。兼任全軍藥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高警示藥品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第五屆軍事藥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用藥安全專家組委員和北京藥師協會理事等職。擔任《中國醫藥雜志》《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等9種期刊編委,《中國藥物經濟學雜志》副總主編。發表論文100余篇,獨立和與他人合作獲得軍、地科技進步獎10項,與他人合作獲得發明專利2項,完成和在研國家、地方基金課題10項。主編《新編醫院藥學》《新編醫院藥學管理與實踐》《高危藥品臨床應用指導》《高警示藥品與用藥安全》等著作7部,參編著作7部。
目錄
第1章 高警示藥品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國外高警示藥品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國內高警示藥品的發展概況.
第三節 高警示藥品在特殊人群中的應用概況.
第四節 高警示藥品超說明書用藥情況.
第五節 我國高警示藥品發展展望
第2章 高警示藥品遴選方法
第一節 國外高警示藥品遴選方法
第二節 國內高警示藥品遴選方法
第三節 高警示藥品的品種分類發展概況
第四節 高警示藥品遴選方法及品種目錄展望.
第3章 高警示藥品管理
第一節 國外高警示藥品的管理
第二節 國內高警示藥品的管理
第三節 我國高警示藥品的管理方法個案調研
第四節 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高警示藥品管理方法
第五節 我國高警示藥品管理的問題及建議
第4章 高警示藥品管理的社會責任概述
第一節 概 述
第二節 高警示藥品規范化管理可帶來的經濟效益
第5章 高警示藥品管理的組織機構與崗位職責
第一節 高警示藥品管理的組織機構與職能
第二節 國外高警示藥品管理中的崗位與職責
第三節 國內高警示藥品管理的崗位與職責
第四節 中國高警示藥品臨床應用與管理專家共識
第6章 高警示藥品研究成果概況
第一節 國外高警示藥品的研究
第二節 國內高警示藥品研究
第三節 高警示藥品的研究展望及建議
第7章 高警示中藥注射劑
第一節 中藥注射劑的應用概況
第二節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研究
第三節 中藥注射劑的安全管理
第四節 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
第五節 醫療機構中藥注射劑的管理措施
第六節 典型案例分析
二十、銀杏達莫注射液
附錄A 安徽省醫療機構高警示藥品管理規定(試行)
附錄B 專業術語漢英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