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的內容包括兩大部分: 兒童文學的基礎理論和中外兒童文學發展簡史; 兒童文學常見體裁及兒童文學的創作與改編。讓幼兒教育專業學生了解兒童文學的基礎知識, 掌握兒童文學特別是幼兒文學的性質和特點, 提高兒童文學的理論修養, 認識兒童文學在培養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 通過閱讀中外兒童文學史上一定數量的經典優秀作品, 感受其中的藝術魅力和美學追求, 從而提高對不同體裁作品的閱讀分析及審美鑒賞能力。
王換成,男,1963年生,甘肅省武山縣人,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甘肅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德育委員會委員,天水市領軍人才。天水市跨世紀創新人才,天水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006年主編地方教材《可愛的武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心理健康教育》《實用禮儀教程》《旅游地理》《導游基礎知識》四部國家規劃教材,其中《實用禮儀教程》獲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完成5項甘肅省教育科學課題,其中2項為重點課題。
第一單元 兒童文學的基本理論
【學習目標】
1. 識記兒童文學的概念。
2. 掌握兒童文學的范圍。
3. 知道兒童文學的三個層次。
4. 理解兒童文學的藝術特征。
5. 了解兒童文學的基本功能。
兒童文學是開啟兒童心智的一把金鑰匙,是陪伴兒童成長的好伙伴。兒童文學豐富多彩,孩子們盡情地徜徉其中,從而豐富知識、開啟心智、陶冶情操、認識自我、感受美和愛、了解自然和社會……
在本單元,我們將走近兒童文學,認識兒童文學,學習兒童文學的基本理論,感受兒童文學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
模塊一 兒童文學概述
【案例導入】
我是男子漢
傅天琳
如果今天夜里起風,
不要害怕,媽媽。
我是家里的男子漢,我已經六歲了。
我會舉起長長的陀螺鞭子,
把不聽話的風趕到沒有燈光的角落,讓它罰站。
【點評】
*******************************************************************************************
這首詩用兒童的口吻,寫出了一個六歲的孩子想要保護媽媽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勇敢機智又十分自豪的小小男子漢形象,表現了稚嫩、純潔、美好的童真,充滿童趣。
*******************************************************************************************
純真、幼稚是兒童的本性,童年因為有這種本性美,所以成為每個人最珍貴的記憶。兒童文學是一種純凈、率真、奇妙的文學,詩人把它比作新月之國。在詩人眼中,兒童文學是一個獨特而奇妙的審美世界。我們雖然沒有詩人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想象和生動形象的比喻,然而,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我們的影響卻是不容置疑的。兒童文學是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是兒童的精神家園,它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兒童,濡養、教育、啟迪他們,使他們的童年異彩紛呈,給他們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項目一 什么是兒童文學
一、文學
(一)文學的概念
文學是以規范化、美化的語言為手段,通過對社會素材的提煉、加工、想象、虛構,塑造典型的形象,描述生動的故事,營造真切的意境來反映社會生活,并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文學又稱“語言藝術”,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是人類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對象的一種精神產物。
(二)文學的分類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將文學分為抒情的、敘事的和戲劇的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凡用文字寫成的作品,不論文、史、哲,都統稱為文,文學則一般指儒學和儒墨之學。魏晉南北朝時期,又將文學分為韻文與散文兩大類,F在,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戲劇和散文四大類。
(三)文學的社會作用
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它通過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去感染人、影響人,從而反作用于社會生活,引起社會生活的變化,這就是文學具有的社會作用。
具體來講,文學具有認知作用、教育作用、審美作用、娛樂作用,有人還認為文學有精神(心理)治療作用。
二、兒童文學
(一)兒童文學的概念
兒童文學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文學的基本特征和社會作用。兒童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的一個獨立門類,是由兒童文學特殊的接受對象——兒童的特點決定的。兒童文學的接受對象主要是兒童,而兒童是指較幼小的未成年人,包括幼年、童年和少年三個年齡段的孩子。由于0~2歲的嬰兒尚不具備看、聽、讀兒童文學的能力,因此,一般將兒童文學的接受對象界定在3~18歲。
對于兒童文學的概念,文學史上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