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學是高等院校財經專業的核心課程。本書在借鑒和吸取同類著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緊跟學科前沿,在歸納和總結國內外資產評估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及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的基礎上,反映了國內外的資產評估實踐經驗,并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資產評估學教程(第2版)/高等學校經濟與工商管理系列教材》借鑒國際成功的教材編寫思路,每章附有學習目標、內容提要及習題,使得讀者能把握各章要點并且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資產評估學教程(第2版)/高等學校經濟與工商管理系列教材》共分為11章,包括資產評估概述、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機器設備評估、不動產評估、長期投資評估、流動資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企業價值評估、資產評估報告、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及國際資產評估的發展與現狀。
《資產評估學教程(第2版)/高等學校經濟與工商管理系列教材》適用于評估、財經、管理類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也可以作為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機構等從事資產評估理論研究、管理工作、實務工作人員的學習參考書。
2.2市場法
1.市場法的含義和基本思路
市場法也稱為市場比較法,是指選擇一個或幾個與被評估資產相同或類似的可比資產作為比較對象,分析可比資產的交易情況、交易時間、功能、地域等因素,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將可比資產的交易價格進行對比調整,估算出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
市場法的基本原則是替代原則。根據替代原則,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購置資產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不會高于市場上具有同類功能的替代品的現行市價。
市場法以被公開市場認可的同類資產的市場交易價格為基礎對評估對象的價值進行分析和估算,容易被資產業務各方當事人所接受,往往是評估師首選的評估方法。
2.市場法的適用條件
運用市場法進行資產評估需要滿足兩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①被評估資產要有一個活躍的公開市場,不存在市場分割。公開市場是一個充分發育的市場,市場上有許多自愿的買者和賣者,他們之間進行充分談判和公平交易。這就排除了個別交易的偶然性,使得市場價格能夠綜合反映資產的效用、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
②能夠找到數量足夠、近期成交的可比資產的交易價格、技術指標及相關交易信息。可比資產是指已完成交易或有公開市場報價、且與被評估資產具有可比性的資產,包括功能、實體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交易的市場條件(如市場供求關系、競爭狀況和交易條件等)具有可比性等。
3.市場法的適用范圍
市場法的適用范圍不受資產物理形態的限制,只受資產交易市場發育狀況的影響。理論上說,具備發達交易市場的資產,均適用市場法評估。
4.市場法的基本程序
(1)比較和選擇可比交易案例
運用市場法,評估師需要在對評估對象充分勘查和了解的基礎上,在公開市場中選擇已經成交、或盡管尚未成交,但已有公開市場報價的,在功能、實體特征、市場條件及交易條件等方面與被評估資產具有可比性的資產。由于被評估資產的評估值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可比資產的價格水平,而該價格水平又受到可比資產功能、買賣雙方交易地位、交易動機、交易時限等因素的影響。為了排除某個可比交易中的特殊因素和偶然因素對成交價及評估值的影響,在實務中通常選擇3個以上的可比交易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