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課,讓未來從這里啟航。
本書是國家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課》十年全結集,是全國中小學生同上的*課,這一課匯聚著生命、愛、夢想、幸福、美、英雄和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作序,北京大學教授、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擔任全書顧問,《開學*課》創始人許文廣撰寫后記,著名主持人撒貝寧、董卿、何炅、王小丫、李佳明、方瓊、歐陽夏丹聯合推薦。
本書緊扣教育大綱,重現節目精彩,開拓學生眼界。講述了許淵沖、袁隆平、俞敏洪、馬云、楊利偉、姚明、郎朗等名人故事,編選了安徒生、泰戈爾、老舍、朱自清、冰心、巴金、曹文軒等名家名篇。
本書運用AR技術,通過開學*課應用程序掃描任意書中圖片,即可觀看節目精彩視頻,讓文字活起來。
教育部指定中小學生必看節目,中央電視臺獨家授權,
十年《開學*課》圖文全結集。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作序;
北京大學教授、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擔任全書顧問;
主持人撒貝寧、董卿、何炅、王小丫、李佳明、方瓊、歐陽夏丹聯合推薦;
全書緊扣教育大綱,開拓學生眼界,
講述許淵沖、袁隆平、俞敏洪、楊利偉、姚明、郎朗等名人故事,引領人生方向;
編選安徒生、泰戈爾、老舍、冰心、巴金、曹文軒等名家名篇,拓展閱讀視野。
采用AR技術,掃描圖片鏈接節目視頻。
開學*課,讓未來從這里啟航。
序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夯實這項基礎工程,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中小學生德育工作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答好、實踐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008年起,教育部會同中央電視臺共同打造的全國《開學第一課》,是一項與時俱進、富有成效的德育創新。十年來,每年9月開學季,《開學第一課》已成為全國億萬中小學生的共同節日,成為他們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深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普遍贊譽。
一個節目能走多遠取決于它的方向是否正確。《開學第一課》從十年前走到今天,始終不忘初心,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對青少年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價值塑造產生重要影響。一個節目能否成功取決于它是否具有良好啟迪與指引。《開學第一課》始終堅持全面育人,抓住時代關切、緊扣社會熱點、把握教育契機,既讓孩子們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略中華英雄巍巍風骨,又幫助孩子們學會用知識守護生命,懂得用藝術雕琢人生,以更好的姿態迎接和開創未來。一個節目能否引發共鳴取決于它是否能貼近受眾內心。《開學第一課》始終堅持遵循德育規律,以寓教于樂、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各類主題教育,說唱游戲蘊藏精深學問,筆墨琴韻傳遞中國精神,激發了學生熱情,走進了學生心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征程中,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初心,堅定自信、勇立潮頭,與時俱進、砥礪前行,總結推廣《開學第一課》的成功經驗,不斷創新德育形式,深入挖掘德育資源,咬定青山不放松,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新篇章!
代后記 十年堅守 只為一課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 許文廣
從2008 年至今,《開學第一課》每年9 月1 日在中央電視臺與全國中小學生如約相見,伴隨孩子們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今已經走過了十年。十年來,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全國各地學校的熱烈響應下,《開學第一課》已超越單純電視節目的價值,發展成為中國青少年學習生活中 電視開學典禮式的標志性活動,成為培養廣大中小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參與者。
2017 年,當年看著節目成長起來的初中生已經大學畢業,成了節目的實習導演;參與表演的許多青年嘉賓,也坦言是 看著節目長大的 ;撰寫節目觀后感已成為一代人的經典校園記憶……作為節目主創,我和團隊深感欣慰,但同時也更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這十年,對于我們以及所有觀眾而言,意味著堅守,意味著陪伴,意味著信任,更意味著成長。
砥礪前行、厚積薄發。這個夏天,《開學第一課》給自己的十歲生日獻上了最好的禮物 繼每年均收獲良好的收視和口碑之后,2017 年節目全國收視達到創紀錄的4.47%、共有1.2 億觀眾收看,節目正片視頻網絡播放量近4 億、創造2017 年電視節目單期視頻點擊記錄之最,被全國中小學生和家長親切地稱為 最牛第一課。
第一課 的誕生,與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有關。當年,地震災情牽動了全中國人民的心,在一則則令人悲痛的新聞中,一篇 史上最牛中學 的報道引發了許多關注 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的兩千多名師生在校長葉志平的帶領下,依靠平日訓練有素的避震抗災知識,在地震中僅用1 分36 秒全部安全撤離,創造了無一傷亡的奇跡。這個傷痛中的奇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作為媒體人,能不能用電視節目的影響力為全國兩億中小學生做點實事?于是,2008 年9 月1 日,向全國中小學生普及應急避險知識教育的一堂特殊的 開學第一課,在央視的屏幕上誕生了。
以時代的真實需求為基礎,才能賦予節目持久的生命力。從此以后,每屆《開學第一課》都緊跟時代潮流、選取社會熱點作為主題。不論是探討美育的 美在你身邊、和孩子與家長一起發問的 幸福在哪里、展現家風熏陶的 父母教會我,還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 我的夢,中國夢、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 英雄不朽、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的 先輩的旗幟,節目都力求以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去展現蘊含 真善美 的主流價值。
2017 年,在弘揚中華傳統、樹立文化自信的時代熱潮下,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緊密結合,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的號召下,《開學第一課》以 中華驕傲 為主題,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下時代相結合,呈現其歷久彌新的旺盛生命力和精神價值。在節目中,學者王寧和 漢字叔叔理查德在 字以溯源 篇章共同講述漢字之美;獲 北極光 杰出文學翻譯獎的許淵沖先生在 文以載道 篇章展現了文學之道; 巴基斯坦漢語之母 米斯巴帶來了 絲綢新路 上中國志愿者為兩國文化交流奉獻生命的故事;而在 棋以明智 篇章,不但有圍棋冠軍柯潔闡述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古今智慧,更引入了智能機器人與著名鋼琴家郎朗合奏中國古典名曲《彩云追月》,靈動地展現了人與機器之間攜手共進、傳統文化與科技之間共同發展的宏大主題。
一個節目能走多遠,取決于它所承載的價值。十年來,《開學第一課》胸懷社會責任感、以媒體的力量關注祖國未來一代的初心始終不變;傳播正能量、引導孩子們培育積極人生觀、正向價值觀的追求始終不變;對國家媒體平臺 主陣地、高品質、靈動性 宗旨的堅守始終不變。我們希望這檔節目就像一把鑰匙,為青少年觀眾們打開一扇大門,用春風化雨的方式傳播價值,引發孩子們自發的探索、學習和思考,并且 知行合一 地實踐到自己的人生當中去。
十年堅守,只為一課。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電視人,我參與過許多不同的節目,但《開學第一課》始終能讓我內心產生一種強烈的榮譽感和成就感。而這份榮譽感,就是我們繼續堅守的理由。
2018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