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類核心課程“十二五”規劃精品教材:電子政務概論》共分十章。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各國政府逐漸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因而紛紛將信息技術引入自身的管理過程中,以此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績效水平,電子政務也就成為各國信息化進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類核心課程“十二五”規劃精品教材:電子政務概論》嘗試從政治學、公共管理學、法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傳播學等學科角度對電子政務予以闡述,主要內容包括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電子政務的各項制度建設、電子政務的平臺建設等,使讀者能夠從宏觀到微觀對電子政務的建設有所認識和理解。
《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類核心課程“十二五”規劃精品教材:電子政務概論》與國內同類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框架結構清晰,重點突出。前三章以電子政務發展歷程為描述邏輯,第四到第六章分別從電子政務宏觀建設和內外網的微觀建設角度進行闡述,后四章則對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點內容給予關注。(2)內容力求完整,層次分明。電子政務表面上可以拆分為“電子”、“政務”兩部分,因此,我們以“技術”和“管理”兩個層面作內容起始,隨著相互的發展將其進行融合,體現了電子政務的發展邏輯。(3)數據引用較新,緊跟發展。隨著“服務型政府”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政務建設日新月異,這不僅體現為理論上的創新,也表現在實際的運行操作中。我們緊跟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收集了盡可能新的數據材料,整理后用于書中,以使讀者對電子政務的發展前沿有所了解。
總序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先后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被學術界稱之為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政府改革實踐,與之相應,學者們對這種影響廣泛的政府改革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系統闡釋,并總結出了全新的公共行政新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以公共選擇理論、管理主義以及私營部門管理方法等為理論基礎,強調“再造政府”、“政府重塑”,其核心思想是主張運用市場手段和企業管理方法來改造現代政府。
在以管理主義與市場為導向的政府改革運動中,英國率先豎起了“重塑政府”的大旗。1980年,撒切爾政府推行以縮小政府規模和進行“財政管理創新”為中心的改革“管理發展中心”,并于次年發表題為“加拿大公共服務2000”的政府改革指導性綱領;美國于1993年成立“國家績效評估委員會”,用來指導政府改革,后于1998年更名為“重塑政府國家伙伴委員會”。這些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發揮市場機制在公共服務領域中的作用,積極借鑒私營管理的技術和方法,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
新公共管理凸顯了以“經濟、效率、效益”為核心的價值導向,在相當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國家政府公共行政水平,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發展,滿足了民眾更多的公共服務需求,更好地適應了后工業化時代公共行政實踐中對公共管理績效的需求,為其他一些國家進行行政體制改革、推動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等發揮了重要的啟示意義。
改革開發30余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臻完善,要求政府改革的呼聲與實踐從未停息,尤其是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與創新社會管理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管理體制,既是實務界所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急需學術界予以回答的一個重要命題。
晚近10余年來,因應社會對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生需求的持續升溫,有志于攻讀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愈來愈多,有人甚至認為公共管理學科已成了當下中國社會科學中的顯學。與這種現實相輝映,我國學術界也形成了大量的公共管理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或出版了大量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專著、譯著、教材。然而,縱觀現有的公共管理類教材,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共性有余,個性不足,尤其是存在著對于不同層次院校教材使用針對性不強的明顯問題。
由西北師范大學孫健教授任總主編,匯集華南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首都經貿大學、北京勞動人事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河西學院等十余所大學,長期在教學一線從事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學實踐的專家、學者組成的編寫團隊,根據已有公共管理理論成果,結合國內外公共管理實踐,被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確定為“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核心課程‘十二五’規劃精品教材”,并即將由該出版社發行的該套教材,遵循了理論聯系實際,科學性與思想性、藝術性相結合,強化理論創新等原則,凸顯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鮮明特色:
其一是實現了西方理論引進與本土化改造的有機結合。彼得?德魯克說:管理首先是一種文化。公共行政大師羅伯特·達爾在《行政學的三個問題》中也強調:從某一個國家的行政環境歸納出來的概論,不能夠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應用到另一個不同環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個理論是否適用于另一個不同的場合,必須先把那個特殊場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這意味著在公共管理問題上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共管理之道,公共管理理論只有和具體的國情相結合,公共管理理論才會發揮其應有的實踐價值。該套教材在吸收、借鑒西方國家比較成熟的公共管理概念、方法、案例、理論時,并沒有忘記“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治學原則,而是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凸顯了本土化的鮮明特色。
其二是重視案例分析。公共管理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社會科學,實踐性強是該學科的顯著特色。該套教材在編寫中引用了大量極具代表性的公共管理案例,對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的能力,強化專業理論學習,積累公共管理實務經驗,培養扎實的專業實踐能力不可或缺,大有裨益。
其三是注重啟迪學生公共管理智慧。公共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公共管理的藝術性意味著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實踐中既需要深厚的公共管理理論做指導,更需要基于現實公共管理實踐需要,充分發揮其公共管理智慧。該教材關切公共管理最新學術成果,密切結合現實社會熱點,注重聯系公共管理實際,強調在給學生傳授公共管理理論知識時,注重啟迪學生公共管理智慧。
其四是創新色彩濃厚。公共管理是一門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學科,這種學科發展現實,客觀上要求其教材編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與完善。該套教材在編寫中,既有理論方面的系統介紹,又有案例方面的深入分析;既有高度概括章節內容的名言警句,又有增加公共管理知識、啟迪公共管理智慧的延伸閱讀。這種教材編寫風格在內容、形式上都具有鮮明的創新特色。
該套教材的編寫者大部分是在我國公共管理學界已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專家、學者,他們是推動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真誠希望該套教材的出版發行,能夠引起公共管理學界與讀者朋友的廣泛關注,也非常期待該套教材的編寫者們繼續努力,與學界其他同仁一道為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良好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李栗燕,女,1976年出生,博士,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科研方面,共主持國家級、省級、校級10多項科研項目,教學方面,主持雙語課程教學建設、推進以實踐為導向的人文學科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教學示范課程等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數年來承擔了國外來華留學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和培養工作。教學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市級等各類獎項10多項。
在重點核心、核心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已出版著作、教材7部,包括全英文教程2部。擔任高等院校法學專業規劃教材編委會委員,并主編其中兩部教程。2005年選派赴澳大利亞Swinburne Universityof Technology進修,并前往墨爾本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09年赴美國擔任學校涉外事務的法務翻譯和顧問,并訪問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學。
第一章 電子政務的源起
第一節 電子政務源起的背景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二、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
第二節 電子政務的定義
一、國內外對電子政務的典型定義
二、電子政務的內涵
第三節 與電子政務相關的幾個概念
一、電子政務與電子政府
二、電子政務與辦公自動化
三、電子政務與政府上網
四、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
五、電子政務與電子公務
第四節 電子政務的價值
一、深化民主政治建設
二、轉變政府工作模式
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四、創造社會價值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二章 國外電子政務的發展
第一節 國外電子政務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新發展
二、國外電子政務發展現狀
三、國外電子政務發展趨勢
第二節 美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一、戰略規劃
二、管理體制
三、法制建設
四、網站建設
第三節 加拿大電子政務的發展
一、加拿大電子政務發展概況
二、“政府在線”戰略
三、電子政務建設模式
四、經驗總結
第四節 英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一、英國電子政務發展概況
二、ICT戰略
第五節 韓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一、韓國電子政務發展概況
二、云計算全面振興計劃
三、經驗總結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三章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概述
第一節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歷程
一、信息化初始階段
二、政府內部辦公自動化階段
三、骨干部門電子化階段
四、政府全面上網工程階段
五、電子政務深化應用階段
第二節 我國電子政務的戰略規劃
一、我國電子政務的戰略地位
二、我國電子政務的戰略使命
三、我國電子政務的系統規劃
第三節 我國電子政務的總體框架
一、總體要求與目標
二、總體框架的構成
三、總體框架的實施策略
第四節 電子政務建設模式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兩種基本模式
二、兩種建設模式的比較
三、外包模式成功的關鍵因素
第五節 我國電子政務的成就與不足
一、電子政務的主要成就
二、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四章 電子政務與政府創新
第一節 電子政務下的政府管理理念創新
一、政府管理理念創新指向服務型政府構建
二、服務型政府建構的原則
三、電子政務與政府業務流程再造
第二節 電子政務下的政府運行機制創新
一、政府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
二、政務公開與監督機制優化
第三節 電子政務下的行政體制創新
一、現階段我國政府組織形態創新的目標
二、電子政務背景下的我國政府機制改革
第三節 電子政務背景下的我國行政體制改革
一、電子政務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二、電子政務背景下政府職能定位
三、政企分開、政資分離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
四、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
第四節 電子政務下的公務員隊伍建設創新
一、電子政務對政府工作方式的改變
二、電子政務對公務員的影響
三、電子政務背景下的公務員制度改革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五章 電子政務公務系統的構建
第一節 電子政務的網絡結構
一、“三網一庫”
二、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
第二節 政務流程
一、政務流程的特性
二、政務流程的功能
三、政務流程的優化
四、政務流程設計的原則及程序
五、政務流程優化的基本方法
六、政務流程圖
第三節 政務信息資源
一、政務信息資源元數據
二、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
三、政務信息資源共享
四、政務信息管理人員
第四節 政府電子化公務處理系統
一、通用電子政務辦公系統
二、政務協同辦公系統
三、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六章 電子政務網站建設
第一節 電子政務網站概述
一、電子政務網站的概念
二、電子政務網站的定位
三、電子政務網站功能模型
四、電子政務網站建設原則
五、電子政務網站建設內容
第二節 電子政務網站的規劃與實施
一、電子政務網站規劃的含義
二、電子政務網站規劃的層次和類型
三、電子政務網站規劃的內容
四、電子政務網站的實施
五、電子政務網站的管理
第三節 電子政務網站的設計與建設
一、電子政務網站的設計理念
二、影響電子政務網站設計風格的因素
三、電子政務網站的開發技術
第四節 電子政務網站的評估
一、電子政務網站評估方式
二、電子政務網站評估指標體系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七章 電子政務法制建設
第一節 電子政務法律制度體系結構
一、電子政務法
二、電子政務法體系構建標準
三、電子政務立法的特點
四、電子政務法體系的結構
第二節 電子政務立法的基本原則
一、共有原則
二、特有原則
第三節 國外電子政務法律體系建設概況
一、美國
二、歐盟
三、日本
四、其他國家
第四節 我國的電子政務法制體系建設
一、電子簽名法
二、政府信息公開立法
三、行政許可法
四、個人隱私保護法規
五、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
六、知識產權保護法規
七、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
第五節 計算機網絡犯罪與法律防范
一、計算機網絡犯罪的主要形式
二、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成因
三、計算機網絡犯罪特征
四、計算機網絡犯罪的法律防范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八章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建設
第一節 電子政務安全概述
一、計算機安全
二、互聯網安全
三、信息管理安全
四、影響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因素
五、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構
第二節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技術
一、物理層面的安全保障
二、數據加密技術
三、隔離技術
四、防火墻技術
五、交換機、路由器安全策略配置
六、防病毒技術
七、入侵檢測技術
八、漏洞掃描技術
九、安全認證技術
第三節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一、制度管理
二、機構和人員管理
三、風險管理
四、運維管理
五、監督檢查管理
第四節 電子政務安全支撐基礎平臺
一、PKI運行原理
二、PKI的構成
三、安全支撐基礎平臺設計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九章 電子政務績效評估
第一節 網絡時代的政府管理及其績效評估
一、網絡時代的基本特征
二、網絡時代政府管理的基本趨勢
三、網絡背景下的政府績效評估
第二節 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及其在我國的發展
一、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定義
二、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基本要求
三、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作用
四、我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發展現狀
五、我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存在的問題
六、我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我國發展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理論探討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政府理念的變遷
二、堅持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三、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制度建設
第四節 我國實現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實踐研究
一、我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基礎支撐
二、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管理體系建設
三、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指標體系探討
四、主流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模型概述
五、電子政務網站評估模式的實證研究:以浙江省寧波市為例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
第十章 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管理
第一節 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管理概述
一、項目管理
二、電子政務工程建設
三、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管理的必要性
四、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的主要特點
五、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管理內容
六、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管理過程
七、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的審計管理
第二節 電子政務工程監理
一、電子政務工程監理內涵
二、電子政務工程監理的重要性
三、電子政務工程監理的工作流程
四、電子政務監理的內容
五、電子政務工程實施過程中的監理要點
第三節 電子政務工程建設與標準化
一、電子政務標準的重要性
二、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制定的基本要求
三、電子政務標準的分類
四、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內容
第四節 電子政務工程的招標與投標
一、招標階段
二、投標階段
三、開標、評標和中標階段
四、商務談判和合同簽訂階段
五、招標的方式
六、招標的原則
【復習思考題】
【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