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會是近代中國教育變革進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驅動力量,折射著“救亡圖存”的教育訴求與新式教育發展對于學術研究的急切呼喚。與近代中國其他學科或學術領域的學會類似,教育學會也主要通過召集年會、編輯發行刊物、設置專門機構等近代學會制度應有之舉措,搭建起學術研究的平臺,聯絡、匯聚平時散居全國各地的熱心教育之士與教育專業人員,進而集成教育家群體之力深入于教育學術研究,不僅為近代中國教育變革搖旗吶喊,推波助瀾,而且彰顯中國近代教育學術研究的制度化色彩。
本書借鑒近代學會制度以及學術體制的有關理論與分析構架,考察教育學會開展學術研究活動的情形。在概述教育學會產生與發展基礎上,既展示教育學會學術研究的制度依托,又以江蘇省教育會、中華教育改進社、中國教育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中國社會教育社、中華兒童教育社等為個案,具體呈現教育學會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近代教育學術研究從無到有,從導入、搬運到深化的歷史進程中或主持或參與,積極助力,促其嬗遞與拓展,豐富教育學科理論與方法,直至催生新的教育分支學科的場景,并剖析教育學會與近代中國政府、大學之間的關系,以瞭望教育學會學術研究的限度與調適,之后,從總體上揭示教育學會對中國近代教育學術以及教育學科發展的貢獻與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