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是根據《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機械類專業的特點,采用最新的有關制圖國家標準編寫而成的。《機械制圖》內容經過悉心的組織與精選,力求文字簡練、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教材注重分析解題的思路和作圖步驟,從而培養學生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基本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機械制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在內容和結構體系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內容以實用為目的,以突出培養學生畫圖能力和讀圖能力為主線。根據畫圖與讀圖實際需要組織教學內容,刪減了畫法幾何中不必要的部分內容,貫穿了徒手繪圖的相關學習。每章后面增加了小結,便于學生了解每章的側重點。
2.采用大量的立體插圖,分解畫圖步驟,便于學生理解,尤其是將二維圖形與三維立體緊密結合,便于學生自學。
3.將零部件測繪從原有章節中獨立出來,強化對學生綜合實踐訓練能力的培養。
4.全書采用了最新頒布的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國家標準。
緒論
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1.1 國家標準《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的一般規定
1.1.1 圖紙幅面及格式(GB/T l4689-2008)
1.1.2 繪圖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體(GB/T l4691-1993)
1.1.4 圖線(GB/T 4457.4-2002)
1.1.5 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1.2 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
1.2.1 圖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1.2.2 比例尺、分規
1.2.3 圓規、鉛筆
1.3 幾何作圖
1.3.1 等分圓周及正多邊形畫法
1.3.2 斜度和錐度
1.3.3 圓弧連接
1.3.4 橢圓的近似畫法
1.4 平面圖形的畫法
1.4.1 尺寸分析
1.4.2 線段分析
1.4.3 畫圖步驟
1.5 繪圖的方法和步驟
1.5.1 儀器繪圖的方法和步驟
1.5.2 徒手繪圖的一般方法
本章小結
第2章 點、直線和平面
2.1 投影法的基礎知識
2.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1.2 投影法的分類
2.1.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1.4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
2.2 點的投影
2.2.1 點的投影
2.2.2 點在三投影面體系中的投影
2.2.3 兩點的相對位置與重影點
2.3 直線的投影
2.3.1 直線的投影圖
2.3.2 直線的投影特性
2.3.3 求一般位置直線的實長和傾角
2.3.4 直線上點的投影
2.3.5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2.3.6 垂直兩直線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2.4.1 平面的表示法
2.4.2 平面的投影特性
2.4.3 平面上的直線和點
2.5 換面法
2.5.1 換面法的基本原理與作圖方法
2.5.2 換面法中的幾種基本變換
本章小結
第3章 立體
3.1 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律
3.1.1 三視圖的形成
3.1.2 三視圖的投影規律
3.2 平面立體
3.2.1 棱柱
3.2.2 棱錐
3.3 回轉體
3.3.1 圓柱
3.3.2 圓錐
3.3.3 圓球
3.3.4 圓環
3.3.5 組合回轉體
本章小結
第4章 立體表面的交線
4.1 平面與立體表面相交
4.1.1 截交線的一般性質
4.1.2 截交線的作圖方法
4.2 兩回轉體表面相交
4.2.1 相貫線的性質
4.2.2 求相貫線的步驟
……
第5章 軸測圖
第6章 組合體
第7章 機件的圖樣畫法
第8章 標準件和常用件
第9章 零件圖
第10章 裝配圖
第11章 零部件測繪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