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按照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最新修訂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作者的多年教學經驗編寫而成。全書共分七章,主要講述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成原理、工作狀態的分析以及放大電路的參數計算,差動放大電路和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分析和計算,負反饋放大電路,波形產生與變換電路,功率放大電路和直流電源。
適讀人群 :本書力求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體,可以作為高職高專環境類專業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化工類、輕工類、冶金類和醫藥類等相關專業環境保護公修課用,還可作為環境保護工作者閱讀的參考資料以及關心環境問題的讀者的科普讀物。
1.環境保護概論第三版為“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2.環境保護概論第三版配有光盤,內有大量的閱讀素材,十分便于教學。
3.環境保護概論第三版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體。
第一章環境與環境科學
第一節環境
一、環境的概念
二、城市環境
第二節環境科學
一、環境問題
二、環境科學概述
第三節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
一、人與環境
二、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影響
三、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第四節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一、環境保護的概念
二、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的四個路標
三、中國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生態學基本知識
第一節概述
一、生態學
二、生態系統
第二節生態平衡
一、生態平衡的概念
二、生態平衡的特點
三、生態平衡破壞的原因
四、改善生態平衡的主要對策
第三節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一、環境質量的生物監測與評價
二、環境污染的生物凈化與治理
三、病蟲害的生態防治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減少與保護
一、生物多樣性概念及其內容
二、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害
四、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資源與環境
第一節世界與中國資源的現狀及特點
一、自然資源及其屬性
二、世界資源現狀及特點
三、中國資源現狀及特點
第二節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一、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二、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
三、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四、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
五、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三節能源與環境
一、能源的概念
二、能源與環境問題
三、中國能源的利用與保護
四、新能源簡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節概述
一、大氣的組成
二、大氣的重要性
三、大氣污染的概念
第二節大氣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發生機制
一、大氣污染源
二、大氣主要污染物
三、大氣污染物的轉歸
第三節大氣污染的危害
一、大氣污染侵入人體的主要渠道
二、主要危害
三、全球大氣環境問題
第四節影響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因素
一、影響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因素
二、地理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節大氣污染物的綜合防治與技術
一、綜合防治的必要性
二、綜合防治原則
三、消煙除塵技術
四、排煙脫硫
五、排煙脫硝(氮)
六、典型廢氣的治理技術實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水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節概述
一、水體的概念
二、天然水中的主要物質
第二節水體的污染
一、定義
二、水體污染源
三、水體中主要污染物
四、水體污染的危害
第三節水體的自凈作用
一、定義
二、凈化機制
三、水體自凈過程中污染物的轉歸
四、水體中BOD和DO的關系
第四節污水防治技術
一、概述
二、污水處理技術概論
三、物理處理法
四、化學處理法
五、生物處理法
第五節典型污水處理流程
一、城市污水的處理流程
二、食品行業廢水的處理流程
三、維尼綸廠生產廢水的處理流程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固體廢物的處置與利用
第一節固體廢物的分類及危害
一、固體廢物的概念
二、固體廢物的分類
三、固體廢物的污染途徑
四、固體廢物的危害
第二節固體廢物污染的控制及其技術政策
一、控制固體廢物污染的途徑
二、控制固體廢物污染的技術政策
第三節常見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一、焚燒法
二、化學法
三、分選法
四、固化法
五、生物法
第四節典型固體廢物的處置
一、污泥的處置
二、城市垃圾的利用與處置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其他環境污染及防治
第一節噪聲污染及防治
一、概述
二、聲性質和度量中的基本概念
三、環境噪聲評價標準
四、噪聲控制的基本途徑
五、城市噪聲的綜合防治
第二節放射性污染及防治
一、放射性污染來源
二、放射性物質的危害
三、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第三節電磁污染
一、電磁波來源
二、電磁污染的傳播途徑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四、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
第四節其他污染類型及其防治
一、廢熱污染
二、光污染
三、太空污染
四、居住環境與裝修污染
五、生物污染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環境管理與環境法規
第一節環境管理
一、環境管理的含義及內容
二、環境管理的基本職能
三、中國環境管理制度
第二節環境保護法規
一、環境保護法的基本概念
二、中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三、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四、環境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環境標準
一、環境標準及其作用
二、環境標準體系
三、制定環境標準的原則
四、環境標準的監督實施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環境監測與評價
第一節環境監測
一、環境監測概述
二、環境監測程序與方法
三、環境監測質量保證
四、環境監測新技術概要
第二節環境質量評價
一、環境質量評價概念
二、環境質量評價程序
三、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
四、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五、污染源調查與評價
六、中國城市空氣質量評價
第三節環境影響評價
一、環境影響評價概述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
三、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內容
五、環境影響評價的新進展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一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可持續發展的由來
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
三、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四、《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
第二節中國21世紀議程
一、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議程》
二、《中國21世紀議程》
第三節清潔生產
一、清潔生產的定義
二、清潔生產的目的和內容
三、實現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
四、中國實施清潔生產情況
五、清潔生產與ISO 14000
第四節綠色技術概述
一、發展綠色技術的意義
二、綠色技術內容和特征
三、典型綠色技術——綠色化學
第五節綠色產品與綠色生活
一、綠色產品的概念及意義
二、中國綠色產品基本類別
三、綠色食品及有機(天然)食品
四、綠色汽車
五、綠色材料
六、綠色建筑
七、生態旅游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