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圍繞高職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介紹了18個稅(費)種及稅收征管方面的法律法規,作為初學者應該掌握的稅法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為學生今后實際工作奠定深厚的基礎。
《稅法》的特點:1.《稅法》采用二維碼技術,正文中穿插的二維碼內容有拓展知識、練習題和答案解析;表格后的二維碼是填表說明和相關的其他表格,供讀者參考。2.根據新修訂的《資源稅法》、《消費法》、《企業所得稅法》以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等稅收法律法規進行編寫。3.與助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內容緊密結合,試題豐富,幫助讀者順利考證過關。4.內容實用、豐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每個項目首尾都配“引導案例”及“案例分析”、“知識鏈接”、“知識拓展”既增加了本書的新穎性、可讀性與實用性,又可以豐富學習者的課外知識。5.本書課后習題均有參考答案,方便讀者學習。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應用型、技能型財稅人員崗前培訓教材,本書還可作為社會從業人士的業務參考書。
1.采用二維碼技術,方便讀者拓寬知識,增加了題量(一掃二維碼能看見大量的練習題和答案解析)。
2.課后習題均有參考答案,方便讀者。
為了適應我國稅收法律、法規改革與調整的需要,在充分借鑒和吸收相關教學單位和廣大讀者意見的基礎上,編寫了《稅法》一書,以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要,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新穎性。本書根據新修訂的《資源稅法》《消費法》《企業所得稅法》以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等稅收法律法規,對教材內容進行組織編寫。教材內容涵蓋了17個稅(費)種及稅收征管方面的法規,內容豐富,具有較強的完整性。
2.稅收法律、法規與規章應用的規范性和統一性。本書將企業所涉及的有關稅種通過稅收法規概述、應納稅額的計算、納稅申報與繳納等環節,把稅收實體法律、法規和規章近幾年的調整精神準確表達出來,特別強調了在具體崗位上如何將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統一起來,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3.編寫體例的新穎性和實用性。本書在體例設計上,本著“必需夠用、精講多練”的原則,兼顧不同企業和不同稅種,突出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核心內容,通過大量的案例處理將理論知識消化運用在實踐之中。在編寫體例上,教材編寫分項目組織教學內容,每個項目下設計相應的工作任務進行編寫,融教、學、做一體化。每一項目分“知識目標”“技能目標”“ 學習思路圖”“引導案例”“ 案例分析”“項目小結”“知識訓練”等內容組織安排教材內容,大大增強了教材的新穎性、可讀性與實用性。
4.學習方法的引導性和學習結果的檢測性。本書各項目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突出,知識歸納和總結精煉,配備了與教材內容高度吻合的《稅法技能實訓》,以使學生能夠及時進行各種類型的應用和練習,使其在學中練、在練中學,這樣不僅能有效地評估和檢測教學效果和學習狀況,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5.與會計職稱考試內容緊密融合。把初級會計實務職稱考試內容《經濟法基礎》及會計職業資格考證內容融合于教材,不僅教材中有相關題例,而且運用二維碼技術把《經濟法基礎》及會計職業資格考證題隱于書中,迎合了學生用手機上網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服務學生為宗旨,緊密圍繞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做到難度適中,深入淺出,適應專業教學的要求。以就業為導向,以應用為主旨構建課程內容體系,做到基礎知識描述充分,理論闡述精簡夠用,應用技能詳盡具體,使教材內容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要求。
本教材由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楊應杰、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張旭、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張俊霞擔任主編,焦作大學苗娟、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易穎俐、楊久慧、王競擔任副主編,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尚慧、冷雪蕊、閆妍、李真參與編寫。項目一由閆妍和李真執筆;項目二由楊應杰執筆;項目三由尚慧和冷雪蕊執筆;項目四、項目八由苗娟執筆;項目五由張俊霞執筆;項目六由張旭執筆;項目七由楊久慧執筆;項目九由王競執筆;項目十由易穎俐執筆。本教材由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姚愛科審稿。后,由主編對全書作了修改和完善。
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5月
楊應杰, 1990年7月畢業至今在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金融學院任教,教授(雙師資格證:注冊稅務師、會計師、企業法律顧問),主要講授稅法、納稅籌劃、納稅會計、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多門課程;先后在經濟經緯、財會通訊等刊物發表文章46篇;主編及參編基礎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稅費核算與申報、會計報表分析等十余部教材;主持和參與河南省發展研究中心、科技廳等省級科研十余項。
項目一 稅法概論1
【知識目標】 1
【技能目標】 1
【學習思路圖】 1
【引導案例】 2
任務一 認知稅法 2
一、認知稅收 3
二、稅法的概念 7
三、稅收法律關系 7
四、稅法的構成要素 10
任務二 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13
一、我國現行稅法體系的內容 14
二、我國稅法的制定與實施 15
任務三 稅收管理體制 17
一、稅收立法權的劃分 18
二、稅收執法權的劃分 19
三、稅務機構的設置 20
【案例分析】 21
【項目小結】 21
【知識訓練】 22
項目二 增值稅法23
【知識目標】 23
【技能目標】 23
【學習思路圖】 23
【引導案例】 24
任務一 增值稅認知 24
一、增值稅概述 24
二、增值稅納稅人 25
三、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26
四、增值稅稅率和征收率 28
任務二 增值稅稅額的計算 29
一、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29
二、簡易計稅方法下應納增值稅的計算 35
三、進口貨物應納增值稅額的計算 36
任務三 增值稅的納稅申報 37
一、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38
二、增值稅的納稅期限 38
三、增值稅的納稅地點 39
四、增值稅的納稅申報 39
五、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43
任務四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 46
一、納稅人 46
二、征稅范圍 47
三、稅目 49
四、稅率 50
五、應納稅額的計算 50
六、征收管理 63
七、稅收優惠 66
【案例分析】 70
【項目小結】 70
【知識訓練】 71
【技能實訓】 74
項目三 消費稅法75
【知識目標】 75
【技能目標】 75
【學習思路圖】 75
【引導案例】 76
任務一 消費稅認知 76
一、消費稅法的概念 76
二、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 76
三、消費稅的征稅范圍 77
四、消費稅稅目 78
五、消費稅稅率 81
任務二 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84
一、銷售額的確定 84
二、應納消費稅稅額的計算 86
三、已納消費稅扣除的計算 90
四、出口應稅消費品退稅計算 91
任務三 消費稅的申報與繳納 92
一、消費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93
二、消費稅納稅期限 93
三、消費稅申報地點 93
四、消費稅納稅申報 94
【案例分析】 97
【項目小結】 97
【知識訓練】 98
【技能實訓】 99
項目四 關稅法101
【知識目標】 101
【技能目標】 101
【學習思路圖】 101
【引導案例】 102
任務一 關稅認知 102
一、關稅的概念與分類 102
二、關稅的征稅對象 103
三、關稅的納稅義務人 103
四、關稅稅則、稅目 104
五、關稅稅率 105
任務二 關稅稅額計算 108
一、關稅的計稅依據 108
二、關稅的計征方法 110
三、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11
任務三 關稅征收管理 113
一、關稅稅收優惠 114
二、關稅申報與繳納 114
三、關稅強制執行 115
四、關稅退還 115
五、關稅的補征和追征 115
【案例分析】 116
【項目小結】 116
【知識訓練】 117
【技能實訓】 119
項目五 企業所得稅法120
【知識目標】 120
【技能目標】 120
【學習思路圖】 120
【引導案例】 121
任務一 企業所得稅認知 121
一、企業所得稅法的概念 121
二、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121
三、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123
四、企業所得稅稅率 123
任務二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 124
子任務一 查賬征收方式下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25
一、收入總額 125
二、不征稅收入 127
三、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及扣除標準 127
四、不得扣除的項目 132
五、虧損彌補 133
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33
七、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 133
子任務二 其他應納稅額的計算 134
一、居民企業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134
二、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135
三、源泉扣繳 136
四、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 137
任務三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申報 140
子任務一 企業所得稅納稅期限 140
子任務二 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 140
一、居民企業的納稅地點 140
二、非居民的企業納稅地點 141
子任務三 企業所得稅的申報繳納 141
一、查賬核定征收方式下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申報 141
二、核定征收方式下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申報 153
子任務四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政策 154
一、免稅收入 154
二、減、免稅所得 155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減免稅 156
四、加計扣除 156
五、應納稅所得額抵扣 156
六、加速折舊 156
七、減計收入 157
八、應納稅額抵免 157
九、西部地區的減免稅 157
【案例分析】 158
【項目小結】 159
【知識訓練】 159
【技能實訓】 161
項目六 個人所得稅法163
【知識目標】 163
【技能目標】 163
【學習思路圖】 163
【引導案例】 164
任務一 個人所得稅認知 164
一、個人所得稅法的概念 164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164
三、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166
四、個人所得稅稅目 166
五、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和稅率 174
六、減、免稅優惠 175
任務二 個人所得稅稅額計算 178
一、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 178
二、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84
任務三 申報及繳納個人所得稅 189
一、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 190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期限 190
三、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地點 191
【案例分析】 193
【項目小結】 193
【知識訓練】 193
【技能實訓】 195
項目七 資源類稅法197
【知識目標】 197
【技能目標】 197
【學習思路圖】 197
【引導案例】 198
任務一 資源稅法 198
一、資源稅認知 198
二、資源稅的計算 201
三、資源稅的征收管理 203
任務二 土地增值稅法 206
一、土地增值稅認知 206
二、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 209
三、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11
四、土地增值稅征收管理 213
任務三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215
一、城鎮土地使用稅認知 216
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算 218
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申報 219
任務四 耕地占用稅法 220
一、耕地占用稅認知 220
二、耕地占用稅的計算 222
三、耕地占用稅的征收管理 222
【案例分析】 223
【項目小結】 223
【知識訓練】 224
【技能實訓】 226
項目八 財產稅類稅法227
【知識目標】 227
【技能目標】 227
【學習思路圖】 227
【引導案例】 227
任務一 房產稅法 228
一、房產稅認知 228
二、房產稅的計算 229
三、房產稅的納稅申報 231
任務二 車船稅法 233
一、車船稅認知 233
二、車船稅的計算 236
三、車船稅的征收管理 237
任務三 契稅法 240
一、契稅法概念 240
二、契稅認知 240
三、契稅的計算 242
四、契稅的納稅申報 243
【案例分析】 244
【項目小結】 245
【知識訓練】 245
【技能實訓】 246
項目九 其他稅種稅法247
【知識目標】 247
【技能目標】 247
【學習思路圖】 247
【引導案例】 248
任務一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248
一、城建稅認知 248
二、城建稅的計算 249
三、城建稅的征收管理 250
任務二 教育費附加法 251
一、教育費附加認知 251
二、教育費附加的計算 252
三、教育費附加的納稅申報 252
任務三 印花稅法 253
一、印花稅認知 253
二、印花稅的計算 260
三、印花稅的納稅申報 261
任務四 車輛購置稅法 264
一、車輛購置稅認知 264
二、車輛購置稅的計算 265
三、車輛購置稅的征收管理 266
任務五 煙葉稅法 267
一、煙葉稅認知 268
二、煙葉稅的計算 268
三、煙葉稅的征收管理 268
任務六 船舶噸稅法 269
一、船舶噸稅認知 269
二、船舶噸稅的計算 270
三、船舶噸稅的征收管理 270
【案例分析】 271
【項目小結】 271
【知識訓練】 271
【技能實訓】 272
項目十 稅收征收管理法273
【知識目標】 273
【技能目標】 273
【學習思路圖】 273
【引導案例】 274
任務一 稅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274
一、初識稅收征收管理法 274
二、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適用范圍 275
任務二 稅務管理 275
一、稅務管理的概念 276
二、稅務登記管理 276
三、賬簿和憑證管理 282
四、發票管理 283
五、納稅申報 288
任務三 稅款征收與稅務檢查 289
一、稅款征收 290
二、稅務檢查 294
任務四 稅收法律責任 297
一、稅收法律責任概述 297
二、征納雙方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297
【案例分析】 300
【項目小結】 300
【知識訓練】 301
【技能實訓】 303
參考文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