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化學實驗》 共編寫收錄了27個實驗項目,分為理科綜合實驗和工科綜合實驗兩部分。實驗內容大都由作者成熟的科研成果和開放性實驗項目轉化而來,包含了產品制備、純化、表征和應用等幾個方面,強調了相關學科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在實驗中的應用,涉及無機新材料、藥物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藥物制劑及材料加工等,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實用性!毒C合化學實驗》適合于高等院;瘜W、化工、制藥、材料、環境、生物等專業的綜合實驗課程教學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實驗教學參考用書。
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知識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自2004年開始,我院在化學教育和應用化學兩個專業開設了綜合化學實驗課程。2012年按照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要求,結合學校和學院實際情況,我們系統地規劃和設計了三模塊、三層次、一平臺的實驗教學體系,將實驗課程劃分為基礎化學實驗、中級(專業)化學實驗和綜合化學實驗三個層次,并將綜合化學實驗從理科專業拓展到工科專業。綜合化學實驗內容基本包含了兩個或兩個以上二級學科知識,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等實際工作的能力。本教材綜合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高分子化學和制藥工程、材料加工等分支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和重要實驗方法與技術。全書共編寫了27個實驗項目,分為理科綜合實驗和工科綜合實驗兩部分,其中部分實驗項目為設計性綜合實驗。項目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成熟的科研成果、學生開放實驗項目等。每個實驗項目基本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與試劑、實驗步驟、注意事項、思考題等欄目。本教材由王園朝教授主編,李世軍教授、宋艷江博士為副主編,劉訓高副教授、徐偉明副教授、程和勇副教授、羊海棠博士和祝根平博士等參加編寫。本教材于2015年完成初稿,2016年底完成統稿。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不少國內外有關化學實驗教材和文獻資料,在此對相關作者表示衷心感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教材中的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師生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參考。編者2017年1月于杭州師范大學
王園朝,杭州師范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1965年出生,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杭州市131第三層次。1986年畢業于湖北師范學院獲理學學士,1993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化學系獲理學碩士。1999年入選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干、湖北省青年科學人才庫人才。1996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1年晉升教授。主要從事藥物、環境、生物等方面的分子光譜、高效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和毛細管電色譜分析方法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浙江省科技廳計劃項目2項,浙江省分析測試基金1項;湖北省青年自然科學基金1項和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以及其它橫向課題3項。
第一部分理科綜合實驗
實驗一模板法合成銅(Ⅱ)大環配合物及表征2
實驗二柔性二(三氮唑)丁烷配體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5
實驗三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的制備、性能測試及其在大米中痕量鎘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的應用8
實驗四玉米中玉米黃素的提取、分離與鑒定15
實驗五甘油三酯皂化反應速率常數及皂化產物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18
實驗六有序介孔酚醛樹脂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殘留甲醛的測定23
實驗七苯妥英鈉的合成26
實驗八苯佐卡因的合成30
實驗九硝苯地平的合成33
實驗十設計實驗:非洛地平的合成35
實驗十一設計實驗:(1R,2S)-1-氨基-2-茚醇的合成38
實驗十二設計實驗:丙戊酸鈉的合成與表征40
實驗十三設計實驗:柱[5]芳烴的合成及主客體識別43
第二部分工科綜合實驗
Ⅰ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47
實驗十四苯乙烯的陰離子聚合及表征47
實驗十五橡膠材料的加工與測試天然橡膠的補強54
實驗十六熱塑性塑料的加工與測試PA66的增韌60
實驗十七木塑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測定68
Ⅱ制藥工程專業74
實驗十八對氯苯甲酰苯甲酸的制備74
實驗十九撲炎痛的合成76
實驗二十葡萄糖酸鋅的制備及含量測定79
實驗二十一片劑的制備81
實驗二十二阿司匹林片崩解時限的測定86
實驗二十三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測定89
實驗二十四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的處方考察與制備91
實驗二十五硬膠囊的制備98
實驗二十六Synthesis of 5,5-diphenylhydantoin(Phenytoin)100
實驗二十七Preparation of Nitrazepam102
附錄
附錄Ⅰ儀器操作規程106
一、DOS-11A型電導率儀操作規程106
二、Nicolet iS5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操作規程106
三、PE Lambda 25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操作規程108
四、Bruker Advance D8 X射線衍射儀操作規程109
五、MK-Ⅲ型光纖壓力自控密閉微波溶樣系統操作規程110
六、vario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操作規程112
七、BJ-2型崩解儀操作規程113
八、開煉機安全操作規程114
九、平板硫化機安全操作規程115
十、高速混合機安全操作規程115
十一、擠出機安全操作規程116
十二、注射機操作安全規程116
十三、沖擊試驗機安全操作規程117
十四、萬能材料試驗機安全操作規程118
附錄Ⅱ實驗報告格式119
格式一:論文格式119
格式二:文獻報告格式121
格式三:合成實驗記錄格式124
參考文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