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也是湖北省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物流系統工程”的建設成果。本書以基礎性、實用性為原則,具體內容涵蓋了物流與物流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統工程方法論與常用技術、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系統預測、物流系統建模、物流系統仿真、物流系統規劃、物流系統評價,以及物流系統決策共9章。在介紹基本原則與方法的同時,結合相應的實證與案例分析,幫助讀者學習并運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解決物流中的實際問題。每章均有導讀和一定數量的復習思考題,并配有免費課件及MOOC課程,讀者可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下載使用。
張慶英,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工程專業教授;全國高校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研究會理事;全國高校現代精度設計與控制技術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第1章 物流系統工程概述1
1.1 物流的基本概念1
1.1.1 物流的含義1
1.1.2 物流的功能1
1.1.3 物流的地位和作用4
1.1.4 國內外物流業的發展及現狀5
1.1.5 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10
1.2 系統與系統思想14
1.2.1 系統的定義14
1.2.2 系統的基本特征16
1.2.3 系統的一般形態17
1.2.4 系統觀念的歷史發展19
1.3 物流系統及其特點與目標20
1.3.1 物流系統的組成及特點20
1.3.2 物流系統的目標21
1.3.3 物流系統的要素分類23
1.3.4 物流的子系統與要素集成24
1.3.5 物流系統中的效益背反25
1.4 物流系統工程的概念與內容27
1.5 案例分析:沃爾瑪成功的
三大“利器”28
思考題與習題31
第2章 系統工程方法論與常用技術32
2.1 系統工程的基本內容32
2.1.1 系統工程的定義和特點32
2.1.2 系統工程的核心內容32
2.1.3 系統工程的學科內容34
2.1.4 系統工程溯源36
2.1.5 系統工程的應用36
2.2 系統工程方法論38
2.2.1 系統工程方法論的基本原則38
2.2.2 系統工程方法論的特點39
2.2.3 三維結構方法論40
2.3 軟系統方法論47
2.3.1 系統工程面臨的新問題47
2.3.2 切克蘭德和軟系統方法論48
2.3.3 軟系統方法論的七個階段48
2.3.4 軟系統方法論的特點49
2.3.5 兩種方法論的比較50
2.4 物流系統管理的方法50
2.4.1 總成本法50
2.4.2 避免次優化51
2.4.3 得失比較分析法51
2.5 物流系統工程的程序52
2.5.1 物流系統工程的程序52
2.5.2 系統的目標分解53
2.6 物流系統工程的常用技術53
2.6.1 仿真技術53
2.6.2 系統**化技術54
2.6.3 網絡技術55
2.6.4 分解協調技術56
2.7 案例分析:馬蘭的物流系統與
管理模式56
思考題與習題58
第3章 物流系統分析59
3.1 系統分析概述59
3.1.1 系統分析的概念59
3.1.2 系統分析方法的起源60
3.1.3 系統分析的原則60
3.2 系統分析的要素61
3.2.1 系統目標61
3.2.2 系統備選方案62
3.2.3 費用和效益63
3.2.4 系統的模型64
3.2.5 系統的評價標準64
3.2.6 系統分析結論64
3.3 幾種常用的系統分析方法65
3.3.1 頭腦風暴法65
3.3.2 反頭腦風暴法66
3.3.3 K.J.法66
3.3.4 概要記述法67
3.3.5 5W1H法68
3.4 系統分析的思路和要點69
3.4.1 系統分析的思路69
3.4.2 系統分析的要點70
3.4.3 系統分析的步驟71
3.5 物流系統分析常用的理論及
方法73
3.5.1 數學規劃法73
3.5.2 統籌法73
3.5.3 系統優化法73
3.5.4 系統仿真73
3.6 物流系統分析的基本內容74
3.6.1 物流系統目的的分析74
3.6.2 物流系統結構的分析76
3.6.3 系統細節的分析79
3.7 物流子系統分析80
3.7.1 子系統分析的意義80
3.7.2 倉儲系統的分析80
3.7.3 運輸系統的分析81
3.7.4 生產物流系統的分析86
3.8 案例分析:神龍公司EDI和
Internet的信息組織模式分析88
思考題與習題90
第4章 物流系統預測91
4.1 系統預測概述91
4.1.1 系統預測的概念及其實質91
4.1.2 系統預測的基本原理91
4.1.3 物流系統預測的影響因素92
4.1.4 預測的發展92
4.1.5 物流系統預測的作用93
4.2 預測方法分類94
4.2.1 按時間長短分類94
4.2.2 按方法分類95
4.3 預測的程序96
4.3.1 預測的一般程序96
4.3.2 預測的相關問題98
4.4 預測中的專家評估法99
4.4.1 專家會議法99
4.4.2 德爾菲法99
4.5 物流系統的預測分析101
4.5.1 物流系統的需求特征分析101
4.5.2 指數平滑與回歸分析103
4.5.3 灰色系統預測111
4.5.4 某航空物流園區航空貨運量
預測實例119
4.6 案例分析:太古集團的系統
預測121
思考題與習題123
第5章 物流系統建模125
5.1 系統模型概述125
5.1.1 系統模型的定義與特征125
5.1.2 系統模型的分類126
5.2 系統模型的基本要求128
5.3 模型構建的基本方法128
5.3.1 建模過程的信息源128
5.3.2 建模方法129
5.3.3 建模過程129
5.4 物流系統建模方法129
5.4.1 物流系統模型化的意義130
5.4.2 物流系統的建模原則130
5.4.3 物流系統的建模思路130
5.4.4 物流系統數學建模的基本
方法132
5.4.5 物流系統建模的步驟133
5.4.6 物流系統建模時應注意的
問題134
5.4.7 四類建模變量134
5.5 常見的物流系統模型135
5.5.1 **模型135
5.5.2 仿真模型136
5.5.3 啟發式模型136
5.5.4 幾種典型的物流系統模型137
5.6 系統建模實例140
5.7 案例分析:冷藏食品運輸線路
優化模型建立141
思考題與習題143
第6章 物流系統仿真144
6.1 系統仿真概述144
6.1.1 系統仿真的概念與起源144
6.1.2 系統仿真的發展階段145
6.1.3 系統仿真的定義145
6.1.4 系統仿真的實質145
6.1.5 系統仿真的特點和作用146
6.2 系統仿真的要素與類型146
6.2.1 系統仿真的三項基本活動146
6.2.2 系統仿真模型的基本要素147
6.2.3 系統仿真的類型147
6.2.4 系統仿真的一般步驟148
6.3 計算機仿真149
6.3.1 計算機仿真的概念149
6.3.2 計算機仿真的局限性150
6.3.3 計算機仿真語言及特點150
6.4 物流系統仿真151
6.4.1 仿真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151
6.4.2 物流系統仿真的特點151
6.4.3 物流系統仿真常用的方法151
6.4.4 物流系統仿真的步驟153
6.5 物流系統仿真應用157
6.5.1 排隊系統仿真157
6.5.2 庫存系統仿真161
6.5.3 港口碼頭仿真164
6.6 案例分析:配送中心仿真與
分析169
思考題與習題172
第7章 物流系統規劃174
7.1 物流系統規劃的基本內容174
7.1.1 物流系統規劃的必要性174
7.1.2 物流規劃的系統要素174
7.1.3 物流系統規劃的層次及
內容176
7.1.4 物流系統規劃的步驟178
7.2 物流規劃的系統分析方法178
7.2.1 物流系統規劃的基本方法178
7.2.2 物流系統規劃的三維結構179
7.2.3 物流系統規劃的總體模型180
7.3 物流網絡的規劃180
7.3.1 物流網絡及其規劃特點180
7.3.2 物流網絡規劃所需的數據183
7.3.3 物流網絡規劃的步驟184
7.3.4 物流網絡的優化184
7.3.5 物流網絡規劃中的設施選址188
7.3.6 物流中心建設方案成本分析191
7.3.7 重心法設施選址實例193
7.3.8 基礎設施規劃與設計的原則196
7.4 物流資源整合196
7.4.1 物流資源整合的定義196
7.4.2 物流資源的現狀197
7.4.3 物流資源整合的特點197
7.4.4 物流資源整合的目標197
7.4.5 物流資源整合的原則198
7.4.6 實現物流資源整合的途徑199
7.5 案例分析:新華書店圖書物流
中心的規劃199
思考題與習題201
第8章 物流系統評價202
8.1 系統評價的基本概念202
8.1.1 評價與系統評價202
8.1.2 系統評價的要點203
8.1.3 系統評價的原則和步驟204
8.1.4 硬評價方法與軟評價方法206
8.2 物流系統評價的基本概念207
8.2.1 物流系統評價的重要性208
8.2.2 物流系統主要的特征值208
8.2.3 物流系統評價的關鍵步驟209
8.3 物流系統評價指標體系210
8.3.1 評價指標及評價指標體系210
8.3.2 物流系統評價的指標類別211
8.3.3 評價指標的數量化方法213
8.3.4 評價指標綜合的主要方法215
8.4 常用的物流系統評價方法217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