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課程是財經類院校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作為教材編寫主要依據之一的稅收法律制度,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而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本書根據*新的稅收法律法規編寫,結合財經類人才培養要求和稅法課程的特點,編寫中適度壓縮了理論性的敘述,增加了實用性強的內容。全書共14章,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稅法基礎理論,包括第1章,是學習稅法的基礎;第二部分是稅收實體法,包括第2章至第13章,這部分是按照稅法要素介紹了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和行為目的稅的具體法律規定;第三部分是稅收征收程序法,包括第14章。
本書主線清晰、內容完整,適用于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亦可用作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其他專業的教學用書,同時還可供在職的財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自學或參考使用。
本書對應的電子課件和習題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網站下載。
(1)知識體系完整、內容緊密結合稅收法律制度的*新變化。本書按照學習稅法的基本要求構建知識體系,同時注意吸收*新的理論知識和稅收法規內容,體現了我國*近時期的稅制改革的*新動態。
(2)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稅法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教學所要解決的是培養學生解決經濟活動中涉及的稅收問題的能力。編者在編寫中適度壓縮了理論性的敘述,做到“適度、夠用”即可,增加了實用性強的內容。在正文以及課后習題內容的選取上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中心。
(3)編寫體例有所創新。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本書在每章章首都設有“學習要點”,使讀者能夠快速了解本章的教學內容與要求;每章正文中針對重點和難點均安排了例題與講解,提高了教學質量;每章章末均設有“課后習題”,為學生的課后拓展創造了條件。
稅法課程是財經類院校財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經管類專業的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稅收法律制度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2007年以來,我國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稅制改革,稅收法律制度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給稅法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很難為學生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為此編者憑借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及時捕捉法律制度變化的內在機制,并結合財經類院校人才培養要求,編寫了本書。
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力求吸收稅法研究的前沿成果、已出版優秀教材中的精華內容和現行稅法的最新變化,及時汲取消費稅、“營改增”、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以及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最新內容,力爭將教材內容在出版前做到“最近、最新”。本書依稅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的邏輯架構,重點闡述了稅法的基礎理論、實體稅法和程序制度,力求觀點準確鮮明、體系清晰完整、文字表述簡明扼要。本書在編寫中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知識體系完整、內容緊密結合稅收法律制度的最新變化。本書按照學習稅法的基本要求構建知識體系,同時注意吸收最新的理論知識和稅收法規內容,體現了我國最近時期的稅制改革的最新動態。
(2)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稅法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教學所要解決的是培養學生解決經濟活動中涉及的稅收問題的能力。編者在編寫中適度壓縮了理論性的敘述,做到“適度、夠用”即可,增加了實用性強的內容。在正文以及課后習題內容的選取上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中心。
(3)編寫體例有所創新。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本書在每章章首都設有“學習要點”,使讀者能夠快速了解本章的教學內容與要求;每章正文中針對重點和難點均安排了例題與講解,提高了教學質量;每章章末均設有“課后習題”,為學生的課后拓展創造了條件。
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亦可用作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其他專業的教學用書,同時還可供在職的財務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自學或參考使用。
本書由哈爾濱金融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寧夏大學和黑龍江工商學院等院校的老師共同編寫,具體編寫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三章和第五章習題由哈爾濱理工大學單瑩編寫;第八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由寧夏大學李艷編寫;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由黑龍江工商學院李華編寫;第二章、第四章和第十四章由哈爾濱金融學院張乃強編寫;第五章和第六章由哈爾濱金融學院徐麗編寫,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哈爾濱金融學院的韓勁松、韓穎梅、林琳、劉巍巍、劉艷平、鄧齊濱、陳麗莉、李欣銘、李濱晶,分別負責整理目錄、編寫習題答案和課件制作等工作。全書由徐麗統稿。
編者
2016年5月
第一章 稅法總論 1
第一節 稅法的概念 1
一、稅收概述 1
二、稅法的概念 2
三、稅收法律關系 3
第二節 稅法的原則 4
一、稅法基本原則 4
二、稅法的適用原則 5
第三節 稅法的構成要素 6
一、總則 6
二、納稅義務人 7
三、征稅對象 7
四、稅目 7
五、稅率 8
六、納稅環節 9
七、納稅期限 9
八、納稅地點 10
九、減稅免稅 10
十、罰則 10
十一、附則 10
第四節 稅法的制定與實施 10
一、稅收立法 10
二、稅法的實施 13
第五節 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13
一、稅法體系概述 13
二、稅法的分類 14
三、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15
課后習題 16
第二章 增值稅法 18
第一節 增值稅概述 18
一、增值稅的概念 18
二、增值稅的類型 19
三、我國增值稅的特點 19
第二節 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20
一、增值稅征稅范圍 20
二、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和扣繳義務人 23
第三節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
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23
一、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23
二、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 24
第四節 稅率與征收率 25
一、我國增值稅稅率的一般規定 25
二、我國增值稅適用稅率的特殊規定 26
第五節 一般計稅方法應納稅額的計算 27
一、銷項稅額的計算 27
二、進項稅額的計算 31
三、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33
第六節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35
第七節 進口貨物征稅 36
一、進口貨物的征稅范圍及納稅人 36
二、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37
三、進口貨物的稅收管理 37
第八節 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38
一、《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免稅項目 38
二、增值稅起征點的規定 38
三、其他有關減免稅規定 39
第九節 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39
一、增值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39
二、納稅期限 40
三、納稅地點 40
第十節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及管理 41
一、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含義 41
二、專用發票的聯次 41
三、專用發票的開票限額 41
四、專用發票的領購 41
五、專用發票開具范圍 42
六、專用發票與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規定 43
課后習題 44
第三章 消費稅法 47
第一節 消費稅概述 47
一、消費稅的含義 47
二、消費稅的特點 47
第二節 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和征稅范圍 48
一、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 48
二、消費稅的征稅范圍 48
第三節 消費稅的稅目與稅率 49
一、消費稅的稅目 49
二、消費稅的稅率 51
第四節 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53
一、從價定率應納稅額的計算 53
二、從量定額應納稅額的計算 54
三、復合計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54
四、消費稅應納稅額計算的特殊規定 54
第五節 消費稅的征收管理 60
一、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60
二、消費稅的納稅期限 60
三、消費稅的納稅地點 60
課后習題 61
第四章 關稅法 63
第一節 關稅概述 63
一、關稅的概念 63
二、關稅的特點 64
第二節 征收對象與納稅義務人 64
一、征稅對象 64
二、納稅義務人 64
第三節 進出口稅則和稅率 65
一、進出口稅則概況 65
二、稅率 65
第四節 完稅價格與應納稅額的計算 67
一、原產地規定 67
二、關稅完稅價格 67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71
第五節 稅收優惠 72
一、法定減免稅 72
二、特定減免稅 72
三、臨時減免稅 72
第六節 征收管理 73
一、關稅的繳納 73
二、關稅的強制執行 73
三、關稅退還 73
四、關稅補征和追征 74
五、關稅納稅爭議 74
課后習題 74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法 77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概述 77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77
二、企業所得稅的特點 78
第二節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與稅率 78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78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79
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 80
第三節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80
一、收入總額 80
二、不征稅收入 84
三、免稅收入 84
四、準予扣除項目 85
五、不得扣除的項目 92
六、虧損彌補 92
第四節 資產的稅務處理 93
一、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 93
二、生物資產的稅務處理 94
三、無形資產的稅務處理 95
四、長期待攤費用的稅務處理 96
五、存貨的稅務處理 96
六、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 97
第五節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97
一、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97
二、境外所得抵扣稅額的計算 99
三、居民企業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 100
四、非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 102
第六節 稅收優惠 103
一、免征與減征優惠 103
二、高新技術企業優惠 104
三、小型微利企業優惠 105
四、加計扣除優惠 105
五、創投企業優惠 106
六、加速折舊優惠 106
七、減計收入優惠 106
八、稅額抵免優惠 106
九、民族自治地方的優惠 107
十、非居民企業優惠 107
十一、特殊行業優惠 108
十二、其他優惠 108
第七節 關聯企業特別納稅調整 109
一、調整范圍 109
二、調整方法 111
三、核定征收 111
四、加收利息 111
第八節 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112
一、納稅期限 112
二、納稅地點 112
三、納稅申報 113
課后習題 113
第六章 個人所得稅法 115
第一節 個人所得稅概述 115
一、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115
二、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115
三、個人所得稅的產生和發展 116
第二節 納稅義務人與所得來源地 117
一、納稅義務人 117
二、所得來源地 117
第三節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與范圍 118
一、工資、薪金所得 118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119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119
四、勞務報酬所得 120
五、稿酬所得 121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121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121
八、財產租賃所得 121
九、財產轉讓所得 122
十、偶然所得 122
十一、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122
第四節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122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稅率 123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稅率 123
三、稿酬所得適用稅率 124
四、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稅率 124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
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稅率 124
第五節 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
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125
一、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 125
二、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
計算 125
三、應納稅額計算中的特殊
問題 133
第六節 個人所得稅的稅收
優惠 137
一、個人所得稅的免稅優惠 137
二、個人所得稅的減征優惠 138
三、個人所得稅的暫免征收 138
第七節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
申報 138
一、自行申報納稅 139
二、源泉扣繳納稅 141
三、扣繳義務人的扣繳期限 141
課后習題 142
第七章 資源稅法 144
第一節 資源稅法概述 144
一、資源稅的概念 144
二、資源稅的特點 144
第二節 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和稅率 145
一、資源稅的納稅義務人 145
二、資源稅的征稅對象 145
三、資源稅的稅率 146
第三節 資源稅的計稅依據和
應納稅額的計算 147
一、資源稅的計稅依據 147
二、資源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48
第四節 資源稅的稅收優惠和
征收管理 148
一、資源稅的稅收優惠 148
二、資源稅的征收管理 149
課后習題 150
第八章 土地增值稅法 151
第一節 土地增值稅概述 151
一、土地增值稅概念 151
二、土地增值稅的特點 151
第二節 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納稅人和稅率 152
一、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152
二、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 154
三、土地增值稅的稅率 154
第三節 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和
應納稅額的計算 154
一、土地增值稅的計稅依據 154
二、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的
計算 158
第四節 土地增值稅稅收優惠和
征收管理 159
一、土地增值稅稅收優惠 159
二、土地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160
課后習題 160
第九章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和耕地
占用稅法 162
第一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162
一、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義務人
與征稅范圍 163
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率、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163
三、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收
優惠 165
四、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