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freesexmoves-haodiaocao这里只有精品视频-欧美性受黑人性爽-欧美性受xxxxxx黑人xyx性爽|www.jsyyzsb.com

關于我們
新書資訊
新書推薦

統計學原理(第2版)

統計學原理(第2版)

定     價:¥29

中 教 價:¥22.33  (7.7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類立體化教材·基礎課系列

  • 作者:鄧力
  • 出版時間:2016/2/1
  • ISBN:9787302415787
  •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C8 
  • 頁碼:252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開
  • 商品庫位:
9
7
4
8
1
7
5
3
7
0
8
2
7
購買數量:     
什么是統計學→數據從哪里來→數據怎么整理→數據在說什么→數據要怎么說,本書以提問的形式,開啟各章節的內容。進入第1章,你會看到用一個實例就搞定了一串最基本的統計概念。漫游各章,你會看到作者原創的統計隨筆寫意在“統計實錄”里。“真題上市”是每章必有的園地,這里有考研、考證、考公務員的統計題競相綻放,也有作者自編的生活類題目獨樹一幟。靜態三數法和動態三數法,包攬了統計方法的大好風光。零距離與Excel接觸,跟數據打交道就是小菜一碟。有知識,有趣味,有哲理,有新意,又實用,又好玩,但愿這本統計入門教材朝這方面做了一點努力。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統計學愛好者的參考讀物。

學  號

姓  名

性  別

年  齡

愛  好

1

陳帥

19

計算機

2

李美

18

畫畫

 

 

 

 

 

↓匯總

表1-2  總體數據表

性  別

人數(人)

各組人數所占比例(%)

平均年齡(歲)

15

 50

18

15

 50

18

合計

30

100

18

                      ↑                  ↑                   ↑

                    總量數                相對數                  平均數

 

由以上兩個清單,可得到該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如表1-3所示。

表1-3  某班學生的基本情況

認識

目的

個體

個體數據(標志):說明個體

總體

總體數據(統計指標):
說明總體

品質標志
(文本型數據)

數量標志
(數值型數據)

數量
指標

質量指標

名稱

表現

名稱

表現

總量數

相對數

平均數

學生

情況

每個

學生

學號

性別

愛好

1,2……

男、女

計算機、畫畫……

年齡

19歲、
18歲……

全部

學生

總人數

30人

男女各占50%

平均年齡18歲


例子在上,以下各統計術語之意,請對號入座。

1. 個體和個體數據

個體是指構成總體的單位,又叫總體單位。個體由個體名稱和個體表現構成。在例 1-1中,每一個學生是個體,都是這個班集體中的一員。姓名是個體的名稱,“陳帥”等是個體名稱的表現。

個體數據是指說明個體的數據,又叫標志。標志由標志名稱和標志表現構成。標志按說明個體特征的不同,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

品質標志是指說明個體的屬性特征。品質標志的取值就是品質標志表現。在例 1-1中,每個學生的性別是品質標志的名稱,男、女是品質標志的表現。

數量標志是指說明個體的量化特征,數量標志的取值叫標志值。在例 1-1中,年齡是數量標志的名稱,19歲是數量標志的取值,陳帥19歲,19歲就是標志值。

請注意,品質標志又叫文本型數據,數量標志又叫數值型數據。

文本型數據是指不能相加,或加起來沒意義的數據,常用文字、序號等表示。在例 1-1中,每個學生的學號、性別、愛好,這些品質標志的表現是不能相加的。

數值型數據是指可以計算、計算結果有意義的數據,用數值表示。在例 1-1中,由全班每個學生的年齡,可以算出全班學生的平均年齡。

2. 總體和總體數據

總體是由許多具有共同性質的個體所構成的。總體又叫統計總體。總體的形成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主要有3條。其一,客觀性,即總體和個體必須是客觀存在的,可以實際觀察和計量的;其二,同質性,即組成總體的所有個體必須在某些性質上是相同的;其三,差異性,即組成總體的每個個體在某些方面是有差異的。成語“求同存異”,有助于理解和記憶總體的三性。

在例1-1中,總體是全班學生,全班學生是由每一個學生所組成的集體。每一個學生,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共性表現在他們都是同一年級、同一專業的,這些共同點使他們有緣成為同班同學。而每一個學生又有個性,又存在個體差異,如果每個學生各方面都一模一樣,那就不需要統計了。同時,要了解全班的特點,只用兩三個學生的情況來說明顯然是不夠的。

總體數據是指說明總體的數據,術語叫統計指標,又叫統計數據。統計的語言是統計指標。統計指標的表現形式有3種,即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總量指標表示總體的總量規模,相對指標表示總體的對比程度,平均指標表示總體的一般水平。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分別又稱總量數、相對數和平均數。總量數、相對數和平均數,簡稱“三數”。在例1-1中,說明全班學生這個總體的“三數”有總人數30人(即總量數)、男女各占50%(即相對數)、平均年齡18歲(即平均數)。

統計指標由八要素構成,這八要素缺一不可,模糊一個也不行。舉例說明如下:


2008年,中國  奧運健兒 獲金牌數量 達51       枚。(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提供)

  ↓   ↓      ↓    ↓      ↓         ↓             ↓

時間   空間   總體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資料來源

讀寫數據文章,任何一條總體數據,都要分清楚總體與個體、總體數據與個體數據的關系。記住總體數據的基本結構都必須具備八要素:時間、空間、總體、指標名稱、指標數值、計算方法、計量單位、資料來源。

統計指標八要素中,時間空間這兩個要素是最基本的,獲得數據的時間必須挑明,調查范圍必須講清,這說明統計的數據都是實在的,不是虛空的假設。同時,說明的對象是誰,即總體要明確。指標名稱這個要素,它所代表概念的含義必須界定清楚,定義不同,取得的結果就不一樣。根據指標的概念,指標數值可按相應計算方法得到,這些指標數值是具體的,當然都有相應的計量單位來表示。也有這樣的情況,同是權威機構發布的同樣的指標,結果卻不一樣,這時,與其盲目起哄,還不如關注一下它們對指標的定義是否相同,調查方法是否一樣。資料來源必須寫明,數據的來源是否權威,可不可信,讀者都很在乎。

如果一個統計指標中的八要素缺少了一個,就可以一票否決,對它不予理睬。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一個統計指標只能說明總體的一個方面,要全面認識總體,就要用多個相聯系的指標來說明。

3. 統計指標體系

統計指標體系是指由若干相互聯系的統計指標構成的有機整體。設計統計指標體系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 總則

依據哲學、經濟學等學科知識,深入分析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結合統計調研目的,將其中的重要特征量化為指標,再從整體上搭建完整的統計指標體系,以全面反映現象的數量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2) 細則

其一,整體性。即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是從整體出發,把調查總體與相關總體視為一個大的系統,通過若干指標全方位反映總體的各層次結構。在指標體系中,要有中心指標,注意各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與主次關系,要盡力避免簡單、孤立地羅列指標。

其二,可比性。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內容,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這是因為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一方面受人們認識的限制,需要不斷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受現象本身變化特點的制約,需要不斷調整和改進。當然,在調整中,要注意保持統計指標體系中前后資料的銜接與可比。不管什么地區、國家、時期、群體,選擇的指標性質要相同,并且指標口徑要統一,以便和國內外相同指標進行橫向或縱向對比。

其三,協調性。統計指標體系中所需要的資料,有不少是來源于會計核算和業務技術核算等。例如:有關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等資料,大部分來源于會計核算;有關設備和技術經濟、教育、科技、文化、藝術等資料,大部分來源于業務核算。因此,在設計統計指標體系時,要注意本部門內部與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關系。

其四,可操作性。要求大多數指標可從統計部門直接或間接獲取。依據社會的發展可以推出一些新指標,但計算盡可能簡單易行。

值得一提的是,變量這個概念來自數學領域。變量為統計所用之后,用得很亂。變量是指什么?目前流行三派意見:一派認為變量是指個體數據;一派認為變量是指總體數據;一派認為變量既指個體數據,又指總體數據。每一派都攤出一堆理由。我們覺得,統計已有了自己的術語,外面來的,歡迎。對于變量,不妨采取包容之心,讓它代表個體數據和總體數據。在運用變量時,只要對個體和總體、個體數據和總體數據的關系進行留意就好了。

與統計術語過招,還行吧。行不行,練一下就知道了。

【例1-2】選擇題。

(1)   構成統計總體的每一個事物稱為(     )。

A. 標志          B. 標志值           C. 調查單位        D. 總體單位(個體)

(2)   以某單位全體職工為總體,每個職工為總體單位,則下列選項中屬于統計指標的是(     )。

A. 職工總人數                           B. 職工性別                     C. 職工工齡  

D. 職工平均工資                        E. 男女職工人數比例

(資料來源:全國統計師考試真題)

答案:

(1)   D。知識點:總體與個體的關系。

說明:總體是由個體構成的,總體數據是由個體數據匯總而成的。標志說明個體的特征,標志值是指數量標志的取值。

(2)   ADE。知識點:標志和統計指標的關系。

說明:標志和統計指標的區別有兩點。一是說明的對象不同,標志說明個體,統計指標說明總體;二是表現的形式不同,標志可用文字和數值表示,統計指標一般只用數值表示。兩者的聯系在于,總體數據來源于個體數據。

本題中,A、D、E選項,分別表示職工總人數、職工平均工資、男女職工人數比例,這3項都是說明總體的,都是統計指標,從統計指標的表現形式來看,這3項分別是總量指標、平均指標、相對指標。而B、C兩項都是說明個體的,職工性別屬于品質標志,職工工齡屬于數量標志。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