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風起云涌,目前其突破口在于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它將變革施行了100多年的傳統教學模式,因此作為信息技術時代的教師有必要探究翻轉課堂,有必要學習制作微課。
本書詳細介紹了翻轉課堂的概念及其實施方法,微課制作的理論基礎知識、制作技術及技巧。全書圖文并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微課制作的教材,還可作為各級教育部門針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培訓用書,同時也可用于高等師范院校學生進入教師崗位前的自學教材。
● 內容實用:本書所有實例均選自現行中小學教材,涉及中小學主要學科,內容編排結構合理。每個實例都通過跟我學來實現輕松學習和掌握,其中包括多個階段框,將任務進一步細化成若干個小任務,降低了閱讀和理解的難度! 圖文并茂:在介紹具體操作步驟的過程中,語言簡潔,基本上每一個步驟都配有對應的插圖,用圖文來分解復雜的步驟。路徑式圖示引導,便于在翻閱圖書的同時上機操作。● 提示技巧:本書對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疑問以小貼士和知識庫的形式進行了說明,以免讀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走彎路! 書盤結合:光盤配有本書中所有實例微課。另外,光盤還配有所需素材和練習題答案等內容,與書中知識緊密結合又相互補充,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前 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各個領域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信息化和大數據已經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和交流方式,改變了商業運營模式,改變了知識生產方式等。教育成了最后一塊待開墾的領地。不能忘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讓孩子適應當今和未來生活的要求,能在社會競爭中立足和生存。在信息化的時代,培養孩子的信息技術素養,在繁雜的信息中有效選擇信息、分析信息和應用信息,本身就是教育的應用。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是主動順應發展、迎接變革,進而引領變革;還是消極等待,被形勢所改變,這是不同的教育工作者的不同的價值選擇?梢韵胂,任何有時代敏感度和社會責任感的老師,都會選擇前者。在傳統課堂教學結構中,學生學習知識主要是在課堂,內化知識主要在家中。翻轉課堂卻正好相反,學生學習知識主要是在家里,內化知識則主要在課堂。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一次或多次,產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獲得學習的需求,教師上課時有針對性地幫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顯然會大大提升教學效率。微課開發的范圍較廣,可以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某一堂課開發,也可以針對某一個單元、教材上某一章(節)開發,還可以針對某一個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開發。微課除了制作的微視頻之外,還包括與微視頻配套的教學設計、視頻制作腳本、評價檢測題、相關學習資源等。微課制作已經逐步成為新型中小學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為此我們組織有豐富微課制作經驗的一線教師、教研員編寫本書,以更好地幫助中小學教師將信息技術工具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翻轉課堂與微課的應用是機遇,更是挑戰。通過閱讀本書,您可以全面了解什么是翻轉課堂,以及翻轉課堂的組織實施。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微課的設計、拍攝、制作及使用等方面的知識,使讀者能夠輕松地制作出可應用于實際教學的微課。因此,本書定位于所有想使用、制作微課的教師,在編寫時努力體現如下特色。● 內容實用:本書所有實例均選自現行中小學教材,涉及中小學主要學科,內容編排結構合理。每個實例都通過跟我學來實現輕松學習和掌握,其中包括多個階段框,將任務進一步細化成若干個小任務,降低了閱讀和理解的難度。● 圖文并茂:在介紹具體操作步驟的過程中,語言簡潔,基本上每一個步驟都配有對應的插圖,用圖文來分解復雜的步驟。路徑式圖示引導,便于在翻閱圖書的同時上機操作。● 提示技巧:本書對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疑問以小貼士和知識庫的形式進行了說明,以免讀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走彎路! 書盤結合:光盤配有本書中所有實例微課。另外,光盤還配有所需素材和練習題答案等內容,與書中知識緊密結合又相互補充,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參與本書編寫的作者有省級教研人員,以及微課制作獲獎教師,他們不僅具有微課制作方面的研究,還具有較為豐富的計算機圖書編寫經驗。本書由方其桂主編、統稿,梁祥、張駿副主編策劃,由殷小慶(第1章)、梁祥(第2章)、蘇婷(第3章)、馮士海(第4章)、方其桂和梁祥(第5章)、張駿(第6章)、黎恒(第7章)、黃金華(第8章)等編寫,隨書光盤由方其桂整理制作。參加本書編寫的還有夏蘭、汪華、江浩、陳曉虎、孫濤、周木祥、趙家春、張曉麗、趙青松、陳金龍、王麗娟、王海俠等。此外,感謝提供課件、微課的作者:劉蓓、陳靜、姚祚鳳等。隨書光盤包括本書涉及的所有素材,方便讀者使用;同時,收集到部分優秀的獲獎微課以饗讀者,供制作微課時參考。雖然我們有著十多年撰寫計算機圖書(已累計編寫、出版近百本)的經驗,并盡力認真構思驗證和反復審核修改,但仍難免有一些瑕疵。我們深知一本圖書的好壞,需要廣大讀者去檢驗評說,在此我們衷心希望您對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讀者在學習使用過程中,對同樣實例的制作,可能會有更好的制作方法,也可能會對書中某些實例的制作方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提出質疑,敬請讀者批評指導。我們的電子郵箱為ahjks2010@163.com,我們的網站為http://www.ahjks.cn/,圖書服務電子郵箱為wkservice@vip.163.com。
方其桂2016年春
目 錄
第1章 走進翻轉課堂 1
1.1 什么是翻轉課堂 2
1.1.1
翻轉課堂的定義 2
1.1.2
翻轉課堂的起因 3
1.1.3
翻轉課堂的發展 7
1.2 翻轉課堂的主要任務 10
1.2.1
翻轉課堂中教師的角色 10
1.2.2
翻轉課堂的教學要求 11
1.2.3
翻轉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 13
1.3 翻轉課堂的特征和價值 15
1.3.1
翻轉課堂的特征 15
1.3.2
翻轉課堂的價值 18
1.4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20
1.4.1
課前翻轉 20
1.4.2
課中翻轉 22
1.4.3
美國翻轉課堂的主要模式 25
1.4.4
國內翻轉課堂的主要模式 28
1.5 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和教育理念 31
1.5.1
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 31
1.5.2
翻轉課堂的教育理念 33
第2章 組織翻轉課堂 35
2.1 翻轉課堂的教學定位 36
2.1.1
翻轉課堂的關鍵 36
2.1.2
翻轉課堂的目標 38
2.1.3
翻轉課堂的追求 39
2.2 翻轉課堂的教學工具 41
2.2.1
翻轉課堂的網絡平臺 41
2.2.2
翻轉課堂的教學資源 47
2.2.3
翻轉課堂的學習終端 55
2.3 翻轉課堂組織與實施 57
2.3.1
翻轉課堂中教師的作用 57
2.3.2
翻轉課堂的課前準備 60
2.3.3
翻轉課堂的實施 62
2.4 翻轉課堂學生的培養 68
2.4.1
學生應具備的信息技術素養 68
2.4.2
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71
2.5 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 73
2.5.1
翻轉課堂教學評價的定位 73
2.5.2
翻轉課堂教學評價的分類 74
2.5.3
翻轉課堂教學評價的指標 76
第3章 了解微課基礎知識 81
3.1 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82
3.1.1
微課的基本概念 82
3.1.2
微課的主要特點 84
3.1.3
微課的常見類型 86
3.2 微課的優勢與功用 89
3.2.1
微課的優勢 89
3.2.2
微課的功能 92
3.2.3
微課的應用 94
3.3 微課的組成結構 96
3.3.1
自主學習任務單 97
3.3.2
配套學習資源 100
3.3.3
課堂教學方式創新 100
3.4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基礎
103
3.4.1
微課的設計思路 103
3.4.2
微課的設計原則 106
3.4.3
微課的制作方法 108
3.4.4
微課的制作過程 110
3.5 微課制作前的準備工作
114
3.5.1
規劃微課制作思路 114
3.5.2
選擇微課制作方式 117
3.6 微課拍攝器材與環境 119
3.6.1
拍攝器材 119
3.6.2
拍攝環境 121
第4章 規劃微課設計
127
4.1 微課的規劃設計 128
4.1.1
微課的選題 128
4.1.2
微課的規劃 128
4.1.3
微課的設計 129
4.2 微課的教學設計 133
4.2.1
微課導入設計 133
4.2.2
微課內容設計 134
4.2.3
微課小結設計 136
4.3 微課的課件設計 138
4.3.1
課件主題的設計 138
4.3.2
課件風格的設計 139
4.3.3
課件模板的設計 140
4.4 微課的知識地圖設計 141
4.4.1
知識地圖的作用 142
4.4.2
知識地圖的呈現形式 142
4.4.3
知識地圖的編制 145
4.5 微課的自主學習單設計
146
4.5.1
自主學習單的作用 146
4.5.2
學習指南的設計 148
4.5.3
學習任務的設計 149
4.6 微課的進階練習設計 151
4.6.1
進階作業的設計 151
4.6.2
診斷性測驗的編制 153
4.6.3
測驗結果的反饋與利用 154
第5章 拍攝制作微課 157
5.1 使用手機拍攝微課 158
5.1.1
拍攝準備 158
5.1.2
拍攝步驟 159
5.1.3
注意事項 160
5.2 使用數碼相機拍攝微課
161
5.2.1
拍攝準備 161
5.2.2
拍攝步驟 162
5.3 使用平板電腦拍攝微課
165
5.3.1
拍攝準備 165
5.3.2
拍攝操作 166
5.4 使用攝像頭拍攝微課 169
5.4.1
拍攝準備 169
5.4.2
拍攝分析 170
5.4.3
拍攝步驟 172
5.5 使用攝像機拍攝微課 173
5.5.1
攝像機拍攝基礎 173
5.5.2
單機位拍攝微課 178
5.5.3
多機位拍攝微課 187
第6章 錄屏制作微課 193
6.1 使用PowerPoint制作微課 194
6.1.1
添加旁白 194
6.1.2
轉換視頻 196
6.1.3
裁剪視頻 199
6.2 使用屏幕錄像專家制作微課
200
6.2.1
準備硬件軟件 201
6.2.2
調試錄屏參數 202
6.2.3
錄制生成微課 204
6.2.4
修改完善微課 206
6.3 使用Camtasia
Studio制作微課 208
6.3.1
調試錄制環境 208
6.3.2
錄制和剪輯視頻 215
6.3.3
添加變焦標注 219
6.3.4
處理微課聲音 224
6.3.5
生成分享微課 228
6.4 使用電子白板制作微課
231
6.4.1
調試白板錄制環境 231
6.4.2
利用白板工具錄制 235
6.4.3
編輯完善發布微課 236
第7章 編輯加工微課 241
7.1 導入視頻素材 242
7.1.1
從DV攝像機中捕獲視頻 242
7.1.2
從攝像頭中捕獲視頻 244
7.1.3
從移動設備中導入視頻 245
7.1.4 從手機中導入視頻 248
7.2 添加微課素材 250
7.2.1
添加視頻素材 250
7.2.2
添加圖像素材 252
7.2.3
添加動畫素材 253
7.3 剪輯視頻素材 254
7.3.1
剪取視頻片段 254
7.3.2
合并視頻素材 256
7.3.3
替換視頻素材 258
7.4 調整視頻素材 259
7.4.1
改變播放順序 259
7.4.2
調整播放速度 260
7.4.3
調整視頻色彩 262
7.4.4
調整視頻音量 263
第8章 美化完善微課 265
8.1 添加微課字幕 266
8.1.1
添加靜態文字 266
8.1.2
添加動態文字 270
8.2 設置轉場特效 274
8.2.1
使用Camtasia Studio轉場 274
8.2.2
使用PowerPoint轉場 277
8.3 添加畫中畫和畫外畫效果
279
8.3.1
添加畫中畫效果 279
8.3.2
添加畫外畫效果 282
8.4 添加微課視頻特效 287
8.4.1
添加聚焦放大效果 287
8.4.2
添加鼠標特效 290
8.4.3
添加屏幕畫特效
293
8.5 添加微課聲音特效 295
8.5.1
降低噪聲 295
8.5.2
添加配音 297
8.5.3
添加背景音樂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