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例,按會計報表的要素介紹審計實務。本書共分為三篇:第一篇是審計基礎理論;第二篇是審計基本方法;第三篇是審計實務。在編寫中穿插一些知識鏈接和審計實務案例,目的是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幫助學生加深對審計的理解與掌握。本書理論以夠用為準,教材中既照顧了學科的完整性,又對其部分內容進行了新的組合;實務以實用為度,在實務部分大量地運用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底稿,突出體現新《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基本精神,并附有*新的小型企業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
本書適合普通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成人教育本科層次的會計及相關專業教學使用,對從事審計實務的人員也是實用的參考讀物。
審計實務作為會計專業的必修課,在多年的高校教學中始終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究其原因:由于它是建立在會計等其他學科基礎上的一門較高層次的專業課,對初學者來講有一定的難度。本書作者經過幾年的準備,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在大量借鑒了其他專家、學者審計理論與實務的前提下,形成了這本教材。
本教材的特點有三:第*,理論以夠用為準。教材中既照顧了學科的完整性,又對其部分內容進行了新的組合。全書的編排突出了“三基”要求,即: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二,實務以實用為度。在實務部分大量地運用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底稿,突出了體現新《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基本精神,并附有*新的審計工作底稿。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在實務部分,還是按照財務報表的要素來寫的。第三,內容以靈活為本。在編寫中嘗試了一種新的寫法,強調了豐富多彩和靈活多樣,主要是考慮教學對象的需求和可理解性。
第一篇審計基礎理論
第一章總論3
第一節審計的產生和發展3
一、 西方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產生與發展3
二、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產生與發展5
三、 審計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基礎6
第二節審計的含義及分類7
一、 審計的定義7
二、 審計的分類7
第三節審計的對象和職能10
一、 審計的對象10
二、 審計的職能11
第四節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12
一、 國家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12
二、 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13
三、 民間審計組織及注冊會計師13
四、 后續教育16
本章綜合案例17
本章習題18
第二章審計準則與職業規范22
第一節審計準則22
一、 審計準則的體系構成22
二、 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簡介25
三、 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26
第二節審計職業道德規范29
一、 誠信29
二、 客觀和公正29
三、 獨立性30
四、 專業勝任能力與應有的關注31
五、 保密33
六、 良好職業行為33
第三節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34
一、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34
二、 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35
三、 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法律訴訟35
本章綜合案例37
本章習題38
第三章審計目標與審計計劃42
第一節審計目標42
一、 審計總目標42
二、 審計的具體目標44
第二節審計計劃47
一、 審計業務約定書47
二、 審計計劃的作用53
三、 審計計劃的內容54
四、 審計計劃的記錄55
第三節重要性58
一、 重要性的含義58
二、 重要性的標準59
三、 重要性在審計過程中的應用61
第四節審計風險64
一、 審計風險的含義64
二、 審計風險模型64
三、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68
本章綜合案例68
本章習題73
第二篇審計基本方法
第四章審計程序與審計抽樣83
第一節審計程序83
一、 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程序83
二、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審計程序84
第二節審計抽樣87
一、 審計抽樣概述87
二、 屬性抽樣89
三、 變量抽樣97
本章綜合案例98
本章習題100
第五章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105
第一節審計證據105
一、 審計證據的概念與種類105
二、 審計證據的獲取與整理112
第二節審計工作底稿120
一、 審計工作底稿的含義與分類120
二、 審計工作底稿的結構與內容122
三、 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與管理126
本章綜合案例129
本章習題130
第六章內部控制及其測試136
第一節內部控制的內容136
一、 內部控制的含義136
二、 內部控制的要素136
三、 內部控制的內容139
第二節了解與初步評價內部控制143
一、 了解內部控制143
二、 描述內部控制145
三、 初步評價內部控制145
第三節內部控制測試與評價147
一、 控制測試的含義和要求148
二、 控制測試的性質148
三、 控制測試的時間149
四、 控制測試的范圍151
五、 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152
第四節管理建議書152
一、 管理建議書的含義與作用152
二、 管理建議書的基本內容153
三、 管理建議書與審計報告的區別153
本章綜合案例154
本章習題157
第七章審計報告162
第一節審計終結162
一、 審計差異調整和試算平衡162
二、 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和財務報表165
三、 獲取書面聲明169
四、 其他事項171
第二節審計報告的作用與種類171
一、 審計報告的作用171
二、 審計報告的種類172
第三節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與類型173
一、 審計報告的內容173
二、 審計報告的類型174
第四節審計報告的編制174
一、 標準審計報告175
二、 非標準審計報告176
三、 帶強調事項段的審計報告181
本章綜合案例182
本章習題185
第三篇審 計 實 務
第八章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195
第一節銷售與收款循環的特點、內部控制及控制測試196
一、 銷售與收款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憑證和會計記錄196
二、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控制目標、關鍵內控和控制測試196
第二節主營業務收入審計的實質性程序198
一、 主營業務收入的審計目標199
二、 主營業務收入審計常見的會計錯弊199
三、 主營業務收入的實質性程序200
第三節應收賬款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09
一、 應收賬款的審計目標209
二、 應收賬款審計中常見的會計錯弊210
三、 應收賬款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10
四、 壞賬準備的實質性程序225
本章綜合案例227
本章習題230
第九章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241
第一節采購與付款循環的特點、內部控制及控制測試241
一、 采購與付款循環中涉及的主要的業務活動、憑證和記錄241
二、 采購交易的控制目標、關鍵控制和控制測試241
三、 付款交易的控制測試242
四、 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243
第二節應付賬款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44
一、 應付賬款的審計目標244
二、 應付賬款審計中常見的會計錯弊245
三、 應付賬款的實質性程序245
第三節固定資產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49
一、 固定資產的審計目標250
二、 固定資產審計中常見的錯弊250
三、 固定資產的實質性程序250
四、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實質性程序257
五、 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程序260
本章綜合案例260
本章習題262
第十章生產與服務循環審計269
第一節生產與服務循環的特性、內部控制及控制測試269
一、 生產與服務中的主要業務活動、憑證和記錄269
二、 生產與服務循環的控制目標、關鍵內控和控制測試269
第二節存貨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72
一、 存貨審計的審計目標273
二、 存貨審計常見的會計錯弊273
三、 存貨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74
第三節營業成本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89
一、 營業成本的審計目標289
二、 營業成本審計常見的會計錯弊289
三、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的實質性審計程序289
四、 營業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的實質性程序290
第四節應付職工薪酬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91
一、 審計目標291
二、 應付職工薪酬審計中常見的錯弊292
三、 應付職工薪酬審計的實質性程序292
本章綜合案例293
本章習題293
第十一章投資和籌資循環審計299
第一節籌資與投資循環的特性、內部控制及控制測試299
一、 投資與籌資循環的特征299
二、 投資與籌資循環涉及的主要憑證與會計記錄299
三、 投資與籌資循環所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300
四、 投資與籌資循環的控制目標、關鍵內控和控制測試302
第二節投資交易審計的實質性程序304
一、 投資交易的審計目標304
二、 投資審計常見的會計錯弊304
三、 長期股權投資實質性程序305
四、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的實質性程序306
五、 投資收益審計306
第三節籌資交易審計的實質性程序307
一、 借款的實質性程序307
二、 所有者權益的實質性程序309
本章綜合案例313
本章習題315
第十二章貨幣資金審計321
第一節貨幣資金概述321
一、 涉及的主要憑證與會計記錄321
二、 貨幣資金審計同交易循環測試之間的關系321
三、 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及其測試321
第二節貨幣資金審計的實質性程序323
一、 貨幣資金的審計目標323
二、 貨幣資金審計常見的會計錯弊324
三、 庫存現金的實質性程序324
四、 銀行存款余額的實質性程序325
本章綜合案例336
本章習題338
參考答案及解析344
參考文獻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