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研究力的教育者》根據每篇文章主題的不同,全書內容共分為八部分,即“第一篇:力量內省、自我研究;第二篇:親歷實踐、敘事研究;第三篇:聚焦課堂、課例研究;第四篇:針對現象、調查研究;第五篇:關注評價、考試研究;第六篇:篩選問題、課題研究;第七篇:精讀細品,教材研究;第八篇:問題解決、解題研究”。每篇文章均注明了原載出處。期待《做一個有研究力的教育者》的問世,能給教師帶來思考和觸動,在專業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
《做一個有研究力的教育者》的作者胡同祥一直奉行“立足課堂實踐,盤點教育積淀,梳理教育思想,凝結教學主張”的研修路徑,在“教學也是一種學術活動”的專業態度引領下,始終踐行“將教學當學術活動來做”的研修理念。正是帶著研究在工作,作者把近年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寫成文稿近30萬字,先后在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初中數學教與學》、《教學與管理》、《中學數學》、《教育科學論壇》、《四川教育》、《中小學教學研究》、《教育導報》等國家、省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稿40余篇,輯集成冊為本書《做一個有研究力的教育者》,以期為教師教學研究與職業成長帶來啟示和幫助。
胡同祥,四川樂山人,大學本科學歷,四川省樂山市實驗中學中學高級教師,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骨干教師,四川省教育學會中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四川省民族地區初中教師教學技能競賽活動評委專家,四川省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培訓專家,四川省中小學教育科研專家庫成員,樂山師范學院客座教授,樂山市學術技術帶頭人,樂山市教育名師培養對象,樂山市初中數學胡同祥工作室主持人. 2012年《四川教育》(下半月)第6期和2014年《中學數學》(初中版)第6期封面人物,先后在《教學與管理》、《教育探索》、《現代中小學教育》、《江西教育科研》、《初中數學教與學》、《中小學數學》、《中學數學》、《教育科學論壇》、《教育導報》等30余家公開教育刊物上發表論文、經驗文章200余篇,出版的個人專著《做一個有思想力的教育者》一書獲四川省第十六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及樂山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先后主持或主研省級課題三項,現有40項教育科研成果榮獲省市級獎勵。
第一篇 力量內省 自我研究
將教學當作學術活動來做——我的故事我來講
名師成長四路徑
名師成長六堅持
名師成長“八角色”
第二篇 親歷實踐 敘事研究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研論文寫作“七心”談
成長·長成——樂山市初中數學胡同祥工作室工作研究紀事
讓學生在“經歷”中成長
送教下鄉八送到
凸顯教研組張力 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微課制作重在課程而非技術
“自主探究性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指導實習生“三部曲”
教研組長:學校教研的引路人
第三篇 聚焦課堂 課例研究
有效備課四策略——一次集體備課中自己當主備人的思考
磨課中的八“磨”八“度”——以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第25章第2節“銳角三角函數(第一課時)”為例
課堂展示六模式
問課五“問”
評課活動六點評
教師專業寫作從“寫課”開始
“讓·導”教學,生成靈動課堂——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教學實錄與賞析
“銳角三角函數”教學設計與賞析
體驗模型思想 建立符號意識——“用字母表示數”課堂實錄與點評
知識與方法在數學思考中流淌 思想與觀念在數學活動中感悟——“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課堂實錄與評析
基于“問題串·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與反思——“三角形中位線”教學設計與評析
舊酒瓶裝新酒 老唱片唱新歌——“有理數乘除法小結課”教學設計與反思
將追問進行到底——“勾股定理”公開示范課的課堂教學實錄與點評
在單元復習課中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四個著力點——“一元二次方程單元小結課”實錄與反思
“兩數和乘以這兩數的差”教學實錄與反思
因勢利導 自然生成——“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課堂實錄與反思
第四篇 針對現象 調查研究
樂山市農村初中教師專業化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狀況調查
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調查報告
第五篇 關注評價 考試研究
改革現行教學考試模式的幾種方法
策略好 得高分
應試策略之我見
2013年樂山市中考數學試卷解讀報告
立足基礎 關注過程 突出能力 著眼發展——201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數學試卷解讀
設計簡約 內蘊深厚——評年樂山市中考數學試卷的壓軸題
2015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數學試卷分析報告
第六篇 篩選問題 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四理由
初中數學教師實踐共同體建設校本生態教研實踐研究
校本課程《跨越》在中小學數學銜接策略的實踐性研究
中小學數學銜接策略教學個案分析
第七篇 精讀細品 教材研究
現行“華師版”和“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歸類比較
華師版課標教材“閱讀材料”的分布與教學建議
第八篇 問題解決 解題研究
審題三審
初中數學解題教學有效性三策略
一道競賽題的解法七路徑
透析中考數學選擇題的迷惑性
中考數學填空題的解題方法
中考數學常見失分原因透析
查看全部↓
《做一個有研究力的教育者》:
教研組長:學科教研的領路人
教學理念在不斷變化,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適應變化的形式,我們需要團隊的支持,這樣的團隊就是學科教研組。教學需要教研組的支持,學科教研組長是教研組的核心,應該具有教學研究的興趣、合作共研的意識、協調組織的智慧。教研組長,除了做好教學工作,還承擔著一個組織或團體的共同發展、共同提升的工作。對教研組長這4個字詮釋應該是:教——教學能手,知道教什么;研——研究的專家,知道怎樣才能教得更好,怎樣才能符合教學的規律,怎樣才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組——組織,就是要搭建平臺,思維碰撞,交流提高;長一——牽頭人,因此,教研組長應該是本校的學科領頭人、教學業務的專家、課堂教學的潛心研究者、不斷學習的價值取向引領者,加強教研組長自身建設是提升教研組工作效率的重要工程。
一、要有促進能力提升的意識
首先,教研組長要有大局意識,教研組長不是學校的領導,而是老師,但又不是一般的老師,他是學科教學的風向標,也是學科的帶頭人,也是領頭羊。因此,在活動中要顧全大局,以學科的發展為總領,體現教研組的基本功能,其次,要有奉獻意識,做到以身作則、敢為人先。第三,要有問題意識,教研組長是學術帶頭人,要引領老師們在教學研究上走科學之路,就必須有問題的敏銳性,把握該學科的動態和研究進展,第四,要有溝通協作意識。教研組長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團結該組老師共同研究、共同發展,因此,協作意識的樹立對統籌安排老師們至關重要,同時,也架起老師與學校領導之間的橋梁。在向領導反映問題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同時要善于保護老師們的利益,多在領導面前講同事的優點,第五,要有學習意識。加強學習,才能保證自己在學術上處于同行領先地位,做到“手中有書,眼中有人”,也就是平時在工作中向書本學習,向同事學習,這樣才會受到老師們的認可和對教研工作的支持,第六,要有提煉總結意識,寫作是可以將零散的思想明晰化、系統化、專題化的一種好方法。曾經有學者說過,“上課是教師重要的生存方式,聽課是教師另一重要的生存方式,評課與反思則是提升教師生存質量的重要方式,寫作是綜合以上種種至高至善的生命形態。”因此,在工作之余,教研組長要提煉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和成果,一方面可以積淀自己的教學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引領老師們反思體味,讓教研組的團隊力量更顯張力。
二、抓好教研組的建設
在學校教學管理中,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教學管理的方式,越來越顯示出優越性,要抓好教學工作,教研組建設尤為重要,加強教研組長的自身建設更是重中之重。那么,教研組長應在教學管理中扮演好哪些角色呢?首先,教研組長應該是一名教學的好手,教研組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學校在該學科的代言人,是該學科的“風向標”。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決定了教研組長應該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教學水平。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