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物學實驗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微生物學實驗教程系列》涵蓋了34個微生物學基礎實驗,包括常用的顯微鏡使用技術,多種代表性微生物細胞的形態描述及結構染色技術,實驗室常用培養基的配制及滅菌技術,微生物生長及群體生長的測定方法,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應,噬菌體效價測定,微生物遺傳育種技術,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和檢測方法,菌種保藏措施等內容。本書涉及的微生物種類各異,設計的培養技術和接種方法多樣,提供的檢測手段簡明而規范,書后還附有常用培養基及染色劑等的配制方法,并附彩圖展示部分重要的實驗結果。
《微生物生物學實驗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微生物學實驗教程系列》可作為高等院校微生物生物學基礎實驗教材,同時也可作為微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總序
前言
實驗規則
第一章 顯微技術
實驗一 亮視野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二 暗視野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三 相差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四 熒光顯微鏡的使用
實驗五 趨磁細菌細胞及其磁小體形態的透射電鏡觀察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態觀察
實驗六 細菌的簡單染色
實驗七 細菌的革蘭氏染色
實驗八 細菌的芽胞染色
實驗九 細菌莢膜染色
實驗十 細菌的鞭毛染色及其運動性觀察
實驗十一 細菌的抗酸性染色
實驗十二 放線菌的形態觀察
實驗十三 酵母菌形態及子囊孢子的觀察
實驗十四 毛霉與根霉的形態觀察
實驗十五 青霉、曲霉及鐮刀菌的形態觀察
第三章 微生物的純培養技術
實驗十六 幾種常見培養基的制備
實驗十七 高壓蒸汽滅菌和干熱滅菌
實驗十八 厭氧細菌的培養技術
第四章 營養因素與環境條件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十九 營養元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二十 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二十一 pH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二十二 紫外線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實驗二十三 化學藥劑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第五章 應用微生物技術
實驗二十四 噬菌體效價的測定
實驗二十五 微生物對大分子物質的水解
實驗二十六 微生物對糖的利用
實驗二十七 顯微鏡下微生物細胞的直接計數
實驗二十八 顯微鏡下微生物細胞大小的測量
實驗二十九 大腸桿菌生長曲線及其代時測定
實驗三十 環境中微生物的檢測
實驗三十一 稀釋法分離土壤微生物
實驗三十二 環境中大腸菌群的測定
實驗三十三 自然乳酸發酵及其菌株和產物的檢測
實驗三十四 微生物菌種保藏技術
附錄I 常用培養基及試劑
附錄II 常用染液
附錄III MPN檢索表
實驗部分 照片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