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編輯》結合網絡編輯的工作流程,注重與實際工作的高度銜接,內容主要涉及了解網絡編輯職業、篩選與歸類網絡信息、編輯網絡信息、編輯網絡多媒體信息、采集網絡原創內容、掌握網絡互動方式、制作網頁等。
《網絡信息編輯》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IT專業、工商管理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用書,也可作為社會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由王曉紅主編的《網絡信息編輯》采用“任務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分解-任務總結”的編寫方式,從網絡編輯人員必備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出發,基于網絡編輯人員的工作過程,通過虛擬人物“小李”的網絡編輯工作貫通全篇,介紹了網絡信息的篩選與歸類、網絡信息內容編輯、網絡多媒體信息編輯、網絡原創內容采集、網絡互動方式、頁面制作等相關知識。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將理論知識與網絡信息編輯實際工作相結合,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任務1 了解網絡編輯職業
子任務1 了解網絡編輯的職業概況
子任務2 了解網絡編輯的工作內容
子任務3 明確網絡編輯職業的要求
任務2 篩選與歸類網絡信息
子任務1 收集網絡信息
子任務2 篩選網絡信息
子任務3 歸類網絡信息
任務3 網絡信息內容編輯
子任務1 編輯網絡稿件文字
子任務2 制作網絡稿件的標題
子任務3 設置關鍵詞
子任務4 運用超鏈接
任務4 編輯網絡多媒體信息
子任務1 編輯網絡圖片
子任務2 編輯網絡動畫
子任務3 編輯網絡音頻、視頻
任務5 采集網絡原創內容
子任務1 了解網絡原創內容的形式
子任務2 掌握采訪的常用方法
子任務3 寫作網絡稿件
任務6 掌握網絡互動方式
子任務1 實施網絡問卷調查
子任務2 使用即時通訊工具
子任務3 收發與管理電子郵件
子任務4 建立博客
子任務5 管理網絡論壇
任務7 任務制作網頁
子任務1 設計網頁
子任務2 制作網頁
子任務3 上傳下載、更新與維護網頁
參考文獻
1.知識產權
在網絡編輯工作中,經常會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著作權人對于具體著作(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包括作品的發表權、署名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的并能以某種形式復制的智力型創作成果。
著作權人有權在Internet上自行傳播在法定許可范圍內的作品,有權許可他人傳播其作品,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而傳播其作品。
著作權法也明確規定了網絡侵權的法律后果。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應當根據情況,行為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