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課程導入、設計基礎、項目實踐三大部分,并在書后附有設計案例及常見植物習性運用等。課程導入主要以居住小區綠化景觀設計為項目設定及設計程序介紹載體;設計基礎主要介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基本法則與方法技巧;項目實踐的主要項目是居住小區綠化設計(總平面、中心綠地和各部分環境綠化設計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本書以學生實戰操作為主體,又有與項目直接關聯的基本理論學習和范例介紹,以滿足植物景觀設計崗位需要為目標,以仿真園林企業景觀設計操作為教學方式,以推行教、學、做一體化項目教學為目的。?
本書圖量較大,形象直觀,通俗易懂,可作為高職高專園林類及環境設計類等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用書;同時也可作為園林企業技術人員培訓學習的參考用書。
課程導入 園林植物景觀項目設定及設計程序.
0.1 居住小區綠化總平面圖設計
0.2 居住小區綠地各主要部分的植物景觀設計
0.2.1 居住區內主要建筑環境的植物景觀設計
0.2.2 道路與濱水的植物景觀設計
0.2.3 居住小區內公園綠地的設計
1.1 接受設計任務階段
1.2 項目基地調查和分析階段
1.2.1 訪問對象,了解背景
1.2.2 項目基地踏勘
1.2.3 現狀綜合分析
1.2.4 設計任務書
1.3 方案(初步)設計階段
1.3.1 總體設計方案主要圖紙、內容和要求
1.3.2 應注意的問題
1.4 擴初(詳細)設計階段
1.4.1 深化設計內容和要求
1.4.2 古樹、名木保護
1.4.3 擴初設計圖紙要求
1.5 施工圖設計階段
1.5.1 綠化報批
1.5.2 基地的再次勘察與施工圖設計有關要求
1.5.3 施工圖設計內容
1.5.4 施工設計出圖應急
1.6 設計后期服務階段.
設計基礎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法則與技巧.
2.1 形式美法則
2.1.1 整齊純一
2.1.2 對稱與均衡
2.1.3 對比與調和
2.1.4 韻律與節奏
2.1.5 比例與尺度
2.2 意境美法則
2.2.1 通過“擬人”和“比德”手法來選配植物,從而體現人的某種.品格境界
2.2.2 通過“象征”和“諧音”手法來選配植物,從而體現人們對美好.生活和愿望的期盼
2.2.3 通過取古人詩意的“點景”手法來選配植物,從而體現某種藝術.境界或人生哲理
2.2.4 通過植物的造景來達到“賦形寫意”的目的
2.2.5 植物景觀設計的風水禁忌
2.3 生態學法則
2.3.1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2.3.2 植物種類和數量要適中,且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種植密度
2.3.3 要師法自然,創造豐富多樣的植物群落
2.4 拓展知識——植物景觀設計的“傳統特色、外國特點、發展.趨勢”
2.4.1 中國傳統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的特色
2.4.2 國外植物景觀設計的特色及動態
2.4.3 我國植物景觀設計發展趨勢
3.1 喬灌木的種植方式與整形
3.1.1 孤植
3.1.2 對植
3.1.3 行列栽植
3.1.4 叢植
3.1.5 群植
3.1.6 園林風景林
3.1.7 喬灌木的整形處理
3.2 花卉的栽植形式
3.2.1 花叢和花群
3.2.2 花境
3.2.3 花壇
3.2.4 盆栽花卉的裝飾應用
3.3 藤蔓植物的栽植與應用
3.3.1 應用原則
3.3.2 應用形式
3.4 水生植物的栽植與應用
3.4.1 水生植物的常見生態群落的組成
3.4.2 水生植物種植設計要點
3.5 拓展知識——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
3.5.1 園林植物微觀的觀賞特性
3.5.2 園林植物宏觀的觀賞特性
4.1 植物景觀的空間結構類型與創建
4.1.1 空間含義
4.1.2 空間類型
4.2 植物景觀的空間組織與完善
4.2.1 空間組合(序列)
4.2.2 空間的完善
4.3 拓展知識——幾種特殊功能植物景觀群組
4.3.1 成“林”式風景樹叢組合
4.3.2 隔離樹叢的組合
4.3.3 背景樹的組合
4.3.4 庇蔭樹的組合
4.3.5 組合樹叢的樹木間距
項目實踐一 居住小區綠化總平面圖設計.
5.1 居住小區綠地項目基地調查分析的基本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5.1.1 某小區綠化項目基地調查與分析步驟
5.1.2 某小區綠化基地基礎資料調研內容與范圍
5.1.3 某小區綠化基地基礎資料調研方法與要點
5.1.4 資料整理、分析和調研報告的撰寫
5.2 居住小區綠地項目基地調查分析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5.2.1 基地調查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分析
5.2.2 基地現狀分析圖的類型分析
5.3 拓展知識——設計合同樣本
6.1 居住小區綠地總平面設計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6.1.1 居住小區綠地總平面設計的內容
6.1.2 居住小區綠地總平面設計操作程式
6.1.3 居住小區綠地總平面設計方法與要求
6.2 居住小區綠地總平面設計原則、要求和樹種選擇
6.2.1 現代城市住宅小區環境植物配置原則
6.2.2 居住小區建筑周邊植物配置要求
6.2.3 小區內植物的風水規劃
6.2.4 居住區綠化的植物配置和樹種選擇
6.3 拓展知識——設計說明書的寫法和樣本
6.3.1 總體規劃設計說明書的寫法
6.3.2 小區綠地總體規劃設計說明書樣本.
項目實踐二 建筑環境的植物景觀設計.
7.1 公共建筑環境植物景觀設計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7.1.1 公共建筑植物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7.1.2 設計操作步驟與方法
7.2 公共建筑環境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7.2.1 公共建筑環境植物景觀設計應考慮的原則
7.2.2 公共建筑集散廣場或附屬綠地的植物景觀設計
7.2.3 公共建筑周邊環境的植物景觀設計
7.3 拓展知識——托幼機構、中小學校、醫療機構的綠化設計
7.3.1 托、幼機構的綠化
7.3.2 中、小學校綠化
7.3.3 醫療機構的綠化
8.1 住宅建筑與別墅庭院植物景觀設計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8.1.1 住宅建筑植物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8.1.2 住宅建筑植物景觀設計操作步驟與方法
8.2 住宅建筑與別墅庭院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8.2.1 低層及多層住宅建筑房前屋后的植物景觀設計
8.2.2 高層住宅建筑環境的植物景觀設計
8.2.3 別墅及庭院的植物景觀設計
8.3 拓展知識——園林建筑植物景觀設計
8.3.1 園林建筑植物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8.3.2 園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關系
8.3.3 不同風格建筑的植物配置簡述
8.3.4 古典園林建筑的植物景觀設計.
踐三 道路與濱水的植物景觀設計.
9.1 濱水植物景觀設計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9.1.1 濱水環境植物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9.1.2 設計操作步驟與方法
9.2 濱水植物景觀設計原則和要求
9.2.1 沿岸耐濕喬灌木景觀設計
9.2.2 各類水體的植物景觀設計
9.3 拓展知識——其他小型水景綠化示例
9.3.1 小型水景園與沼澤園
9.3.2 濕地景觀的植物配置
9.3.3 橋梁、溫泉、瀑布環境綠化示例.
10.1 小區道路植物景觀設計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10.1.1 小區道路植物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10.1.2 設計操作步驟與方法
10.2 小區道路植物景觀設計原則和要求
10.2.1 小區主干道旁的綠化
10.2.2 小區次干道旁的綠化
10.2.3 住宅小路的綠化
10.3 拓展知識——城市道路和園路植物景觀設計
10.3.1 城市道路植物景觀設計
10.3.2 園路主、次干道的植物景觀設計
10.3.3 園林徑路的植物景觀設計.
項目實踐四 居住小區公園綠地植物景觀設計
11.1 小區公園綠地景觀設計的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11.1.1 小區公園綠地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11.1.2 小區公園綠地設計操作步驟與方法
11.2 小區公園綠地景觀設計的原則與要求
11.2.1 居住小區公園規劃設計要點
11.2.2 居住小區組團綠地設計
11.3 拓展知識——屋頂花園的植物景觀設計
11.3.1 建筑屋頂花園概述
11.3.2 屋頂花園的植物景觀設計
11.3.3 屋頂花園的環境特點與植物選擇
11.3.4 屋頂花園的綠化基質厚度與配置要求
12.1 小游園景觀設計的內容、操作步驟與方法
12.1.1 小游園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12.1.2 小游園設計操作步驟與方法
12.2 小游園景觀設計的原則與要求
12.2.1 小游園的位置
12.2.2 小游園設計要點
12.3 拓展知識——專用綠地和街頭綠地中的小游園設計舉例
12.3.1 專用綠地中小游園景觀設計示例
12.3.2 小游園的景觀設計范例.
附錄1 分項目植物景觀深化設計實踐典型案例
附錄2 主要觀賞植物的形態習性及其運用
主要參考文獻
本書結合植物景觀設計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特點,選擇居住小區綠地作為案例或載體,全面介紹植物景觀設計的程序、方法和具體操作步驟等。本書將相關實用、必需的基本理論融入項目的教學單元中,經過概括和提煉,較為系統的基本設計理論和知識也列在項目實踐教學單元之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不同院校根據不同課時情況可增減教師的教學輔導。本書為項目實踐的“教、學、做”一體化教材,突出和強化實踐活動,注意貫穿培養學生誠信、刻苦、善于溝通和合作的品質,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為發展學生職業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有關硬質景觀設計內容和方法請參考系列教材中的《園林硬質景觀設計》(易軍編著)。本書也有配套的學習網站及課件供學生參考學習。
一、本書的設計思路
本書的編寫依據園林設計與工程企業及園林行業專家對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的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緊密結合職業資格證書中的考核要求,充分體現項目任務驅動、實踐導向課程思想。本書將課程的教學活動分解成若干項目,以項目為單位組織教學,以典型案例為載體,操作技術為核心,輔助相關專業理論知識,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加深對專業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滿足學生就業與發展的需要。
內容選擇按照“素質好、知識實、能力強”為培養目標的總指導思想和定位,去掉一些難度較大、理論較深、實用性不強的內容,選用通俗易懂而實用的內容,選用一些中外傳統的精華,結合一些現代造景理念,融入生態設計的核心;既要考慮學生掌握一些必需的植物造景、空間處理和群落搭配的設計基本理論,更要重在設計操作的技能性訓練和實際設計與表現能力的培養。
項目內容編排按能力遞進的方式。
二、本書的編寫特點
1)本書充分體現項目任務驅動、實踐導向的課程設計思想。將課程涉及的核心工作崗位職業活動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項目,按完成工作項目的需要和要求,結合職業技能考證要求組織內容。通過典型的案例和實踐操作為載體,引入必須的理論知識,加強操作訓練,強調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
2)本書圖文并茂,直觀形象,文字通俗簡潔,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個案例和實踐項目的操作,加深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認識。
3)本書內容較好地體現時代性、通用性、實用性,將較新的設計理念和表現方式體現出來,使教材更貼近本專業的發展和實際需要。
4)書中的活動設計內容典型具體,并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植物生長與分布受地區影響比較大,植物景觀效果也不同,但作為設計理念和方法應該差別不大,而具體植物選擇,實例內容必然有較大差別,故不同地區的有關人員在學習參考時要加以注意。
本書由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李耀健主編,寧波市浩然生態景觀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蔡德虎和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肖創偉為副主編,參加編寫人員還有杭州天香園林有限公司何禮華、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李挺、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吳立威、張立均、黃艾等。其中蔡德虎編寫單元1的文字和表格部分,參與教材提綱修訂等;肖創偉編寫單元10之101和102,并參與教材提綱修訂;何禮華與黃艾編寫附錄2;李挺編寫單元3之32;吳立威編寫單元3之31;張立均編寫單元2之21和23;其余由李耀健編寫,并統稿全書。
特別感謝寧波市浩然生態景觀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裘旭東先生和杭州真知景觀公司董事長朱之君先生對本書編寫的大力支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并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