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禮儀實訓教程》共分八章,內容包括教師儀態禮儀、教師儀容禮儀、教師服飾禮儀、教師人際交往見面禮儀、教師課堂教學禮儀、教師溝通禮儀、校園儀式禮儀和中國傳統節日禮儀。
《教師禮儀實訓教程》適合師范院校學生和在職教師閱讀。
第一章 教師儀態禮儀——體態的語言
第一節 教態禮儀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標準的站姿
二、典雅的坐姿
三、優美的走姿
四、正確的蹲姿
第二節 手勢、表情禮儀
一、手勢
二、表情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二章 教師儀容禮儀——讓自己的形象更完美
第一節 教師的個人衛生 第一章 教師儀態禮儀——體態的語言
第一節 教態禮儀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標準的站姿
二、典雅的坐姿
三、優美的走姿
四、正確的蹲姿
第二節 手勢、表情禮儀
一、手勢
二、表情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二章 教師儀容禮儀——讓自己的形象更完美
第一節 教師的個人衛生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儀容衛生的基本要求
二、面部修飾的基本規范
三、教師發型的基本要求
四、肢體的修飾規范
第二節 教師的化妝規范
一、美容化妝的歷史回顧
二、化妝的基本原則
三、化妝品的選擇與用法
四、化妝的基本程序
五、化妝的禁忌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三章 教師服飾禮儀——服飾通常說明您的一切
第一節 教師服飾禮儀概述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教師服飾禮儀的意義
二、教師服飾禮儀的基本要求
三、教師服飾禮儀的禁忌
第二節 女教師服飾禮儀
一、女教師著裝原則
二、女教師西裝套裙禮儀
三、女教師旗袍禮儀
四、女教師便裝禮儀
五、女教師佩飾禮儀
六、女教師服飾色彩搭配原則
第三節 男教師服飾禮儀
一、男教師西裝禮儀
二、男教師中山裝禮儀
四、男教師便裝禮儀
五、男教師飾品禮儀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四章 教師人際交往見面禮儀——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一節 問候禮儀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問候的態度
二、問候的次序
三、問候的形式
四、問候的內容
五、問候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稱呼禮儀
一、稱呼的重要性
二、稱呼的種類和用法
三、稱呼的禁忌
第三節 介紹禮儀
一、自我介紹
二、他人介紹
三、集體介紹
第四節 握手禮儀
一、握手的時機
二、伸手的次序
三、握手的方式
四、握手的禁忌
第五節 常見的其他會面禮節
一、點頭禮
二、舉手禮
三、脫帽禮
四、注目禮
五、拱手禮
六、鞠躬禮
七、合十禮
八、擁抱禮
九、貼面禮
十、親吻禮
十一、吻手禮
十二、撫胸禮
十三、挽臂禮
十四、攙扶禮
十五、鼓掌禮
十六、敬茶禮
十七、敬煙禮
第六節 名片禮儀
一、名片的制作
二、名片的分類
三、名片的用途
四、名片的交換
五、名片的存放
六、名片的禁忌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五章 教師課堂教學禮儀——一本“無字之書”
第一節 課前準備禮儀
一、個人形象自省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二、提前走進教室
第二節 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禮儀
一、課堂問候禮儀
二、課堂舉止禮儀
三、課堂提問禮儀
四、課堂板書禮儀
第三節 教師課堂語言禮儀
一、課堂語言的特點
二、教師語言禮儀
三、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技巧
四、課堂語言的禁忌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六章 教師溝通禮儀——讓您的朋友遍天下
第一節 教師與學生溝通禮儀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與學生相遇時的禮儀
二、與學生談心的禮儀
三、贊美和批評學生的禮儀
第二節 教師與家長溝通禮儀
一、家長會與接待家長的禮儀
二、家訪和迎訪的禮儀
三、與家長日常溝通的禮儀
第三節 同事共處的禮儀
一、同事共處的禮儀原則
二、上級對下級的禮儀
三、下級對上級的禮儀
四、對手間的禮儀
[基礎練習]
[實訓項目]
第七章 校園儀式禮儀
第一節 升(降)國旗與奏國歌禮儀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升國旗與奏國歌的意義
二、升降國旗和奏國歌的禮儀次序和要求
三、教師在升降國旗和奏國歌時應注意的禮儀
第二節 開學典禮與畢業典禮的禮儀
一、開學典禮與畢業典禮的意義
二、開學典禮的主要儀式和要求
三、畢業典禮的主要儀式和要求
四、教師應注意的禮儀
第三節 宣誓儀式禮儀
一、宣誓的意義
二、入黨宣誓儀式
三、入團宣誓儀式
四、少先隊入隊宣誓儀式
五、成人宣誓儀式
第四節 運動會與聯歡晚會的禮儀
一、運動會的禮儀要求
二、聯歡晚會的禮儀要求
第五節 主題班會與團隊活動禮儀
一、主題班會
二、班級聯歡會
三、團隊活動的禮儀
第六節 頒授儀式與校慶禮儀
一、頒授儀式
二、校慶儀式
[基礎訓練]
第八章 中國傳統節日禮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第一節 春節——總把新桃換舊符
[案例導入]
[案例評析]
一、春節概述
二、春節由來與傳說
三、春節習俗
四、春節食俗
第二節 元宵節——流光溢彩鬧花燈
一、元宵節概述
二、元宵節由來與傳說
三、元宵節習俗
四、元宵節食俗
第三節 清明節——寒食東風御柳斜
一、清明節概述
二、清明節由來與傳說
三、清明節習俗
四、清明節食俗
第四節 端午節——鼓聲劈浪鳴千雷
一、端午節概述
二、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三、端午節習俗
四、端午節食俗——粽子
第五節 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會
一、七夕節概述
二、七夕節由來與傳說
三、七夕節習俗
四、七夕節食俗——巧果
第六節 中秋節——海上明月共潮生
一、中秋節概述
二、中秋節由來與傳說
三、中秋節習俗
四、端午節食俗
第七節 重陽節——菊花須插滿頭歸
一、重陽節概述
二、重陽節由來與傳說
三、重陽節習俗
四、重陽節食俗
第八節 冬至節——冬至陽生春又來
一、冬至節概述
二、冬至節由來與傳說
三、冬至節習俗
四、冬至節食俗
[基礎練習]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章 教師儀態
禮儀――― 體態的語言儀態, 又稱體姿, 指一個人的姿態, 泛指人的身體呈現的樣子。儀態主要包括: 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手勢和面部表情等。儀態美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素質和道德水準。從這一點來說, 儀態是體態語的一個子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是我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根基。教師儀態是教師整體風范之一, 正確地運用儀態禮儀, 既是教師自身素質的體現, 又是教師教學基本功(教態) 的重要體現。教師的儀態禮儀要做到:自然、文明、穩重、美觀、大方、優雅、敬人。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和訓練, 熟練掌握站、坐、走、蹲、微笑、手勢和表情禮儀的動作要領, 最終應達到: 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矯正形體的不良姿態, 增強自身的控制能力和美感, 學會標準的站姿、典雅的坐姿、優美的走姿和正確的蹲姿; 懂得如何控制眼神,如何保持自然微笑, 并能熟練地掌握和巧妙運用各種手勢和表情; 使未來的人民教師深刻認識到儀態禮儀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
【基本內容】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教態禮儀、手勢和表情禮儀, 其中標準的站姿、典雅的坐姿、優美的走姿、正確的蹲姿, 教師在社交場合中常用的幾種規范手勢的具體做法與要求, 以及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表情、眼神和微笑禮儀等。
第一節 教態禮儀
所謂的教態, 就是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神、表情、動作、姿態、手勢、語調和服飾的綜合。簡言之, 教態就是教師的講臺形象, 而教師的講臺形象主要是由體態語表現出來的。因此具備體態語知識, 并且能在教學中正確嫻熟地運作, 也是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一名教師能使教態符合教育教學要求, 符合教育學家們提出的“直觀性教學準則” , 也符合毛澤東同志提倡的十大教授法中“以姿勢助說話” 的要求, 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案例導入】
教師講課應該有聲有色, 具有啟發性, 如果像背書一樣毫無表情, 學生聽課就會感到乏味。魯迅先生的講課受到學生熱烈歡迎, 這不僅由于他的政治思想睿智先進, 教學內容淵博豐富, 而且他的教學語言生動活潑, 風趣幽默, 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為了使學生獲得直觀感受, 除了在黑板上畫畫, 還會用姿勢表示。在講?唐之傳奇文?的?異夢錄?之邢鳳夢見美人, 示以“弓彎” 之舞。學生對“弓舞” 不理解, 先生援引了?酉陽雜俎?里的故事: 有士人醉臥, 見婦人踏歌曰: “舞袖弓腰渾忘卻, 蛾眉空帶九秋霜。” 問何是弓腰? 歌者笑曰: 汝不見我做弓腰乎? 乃發首髻及地、腰勢如規焉。先生可能還覺得表述不夠清楚, 于是仰面, 弓腰, 身子向后仰, 身體一彎曲, 就晃了起來,腳也站立不穩了, 這時先生自言自語說: “首髻及地, 吾不能也。” 這樣邊舞蹈邊講述,使學生感到如沐春風, 滿懷溫馨, 印象深刻, 經久不忘。這樣的講課成竹在胸, 生動有趣, 氣氛活躍, 教師怎能不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尊敬呢?
【案例評析】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 也是一門藝術。由于時代的發展, 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創新, 出現函授、刊授、廣播教學、多媒體教學、微格教學等多種形式。可是“言傳身教” 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掌握和運用教師儀態禮儀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對教學語言的一般要求是: 準確簡練、通俗流暢、形象生動、和諧動聽。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講過: “高等師范學校應當用科學的方法來培養我們的教師。如怎樣站、怎樣坐、怎樣從桌子旁邊的椅子上站起來, 怎樣提高聲調, 怎樣笑和怎樣看書等, 這一切, 對教師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沒有這些技巧, 那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因此, 教師的儀態成為教師整體風范的要點之一。
一、標準的站姿
站立是人們生活、工作及交往中最基本的舉止之一。正確的站姿是站得端正、穩重、自然、親切。優美、典雅的站姿能襯托一個人美好的氣質和風度。教師在課堂上莊重挺拔的站姿能給學生傳遞出自信、干練的信息, 令學生感到可信賴、可依靠, 對精神疲憊的學生有一種鼓舞作用。
(一) 站姿的動作要領站姿的基本要求是: 頭要正, 雙目平視,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 面帶微笑, 兩肩自然下沉, 兩臂自然下垂, 五指并攏, 中指貼緊褲縫, 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的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身體重心向上。大小腿并攏, 腳跟靠攏, 整個站姿能給人以挺拔、舒展、線條優美、精神煥發的感覺。
(二) 常用的站姿類型標準的站姿: 站立姿勢, 又稱站姿或立姿, 是指人在停止行動后直立身體雙腳著地的姿態。這種靜態的身體造型是其他動態的身體造型的基礎與起點。人際交往中, 站姿是一個人全部儀態的根本。“站有站相” 既是對自然美的一種要求, 又是對一個人禮儀修養的基本規范, 良好的站姿能襯托出一個人超凡脫俗的氣質和風度。但由于男女性別差異, 因而對其基本站姿又有一些不盡相同的要求。男教師站姿要求具有穩健、挺拔的陽剛之美; 女教師站姿要求具有端莊典雅、亭亭玉立的陰柔之美。
1.V 字步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 面帶微笑。兩肩自然下沉, 兩臂自然下垂, 五指并攏, 中指貼緊褲縫。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的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大小腿并攏, 腳跟靠攏, 兩腳夾角45~60 度(在訓練過程中, 兩腳尖之間的距離為自己的腳長) 。此站姿男女教師均適用。
2.并腿式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自然。兩肩自然下沉, 兩臂自然下垂, 五指并攏, 中指貼緊褲縫。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的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兩腿立直, 雙腳并攏, 腳尖正對前方。
3.丁字步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面帶微笑。兩肩自然下沉, 兩臂自然下垂, 五指并攏, 中指貼緊褲縫。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的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在V 字步的基礎上, 將左腳跟靠于右腳內側中間部位, 兩腳尖展開45 度。
4.左右分腿式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面帶微笑。兩肩自然下沉, 兩臂自然下垂, 五指并攏, 中指貼緊褲縫。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的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兩腿左右分開距離與肩同寬。
5.體前握手式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面帶微笑, 兩肩自然下沉。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的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兩腳形成V 字步, 兩手四指并攏, 拇指打開交握于體前, 成握手式(男教師左手在右手上, 女教師右手在左手上, 即男左女右) , 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
6.體后背手式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面帶微笑, 兩肩自然下沉。氣息提到胸部, 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地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身體重心向上。兩腳形成V 字步, 兩腿并攏, 腳尖分開形成60~70 度, 兩手在身后握手。男教師兩腿分開, 兩手體后背手, 成“大八字狀” , 此站姿一般適用于男性教師。
7.單手體前屈臂式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 面帶微笑。氣息提到胸部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胸部, 有節奏地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兩肩自然下沉, 左手臂下垂, 右臂肘關節彎曲, 前臂抬至橫膈膜處, 手背向外。大小腿并攏, 腳跟靠攏, 兩腳夾角45~60 度。此站姿男女教師均適用。
8.單手體后屈臂式站姿頭要正, 雙目平視前方, 嘴微閉, 下頜微微上抬, 面部表情放松, 面帶微笑。氣息提到胸部胃部向上頂, 整個氣息保持在胃部, 胸部, 有節奏地呼吸, 避免下沉, 同時收腹、立腰、提臀, 身體重心向上。兩肩自然下沉, 右手后背, 左手臂體側下垂。兩腿并攏, 兩腳分開成60 度, 右腳向前, 腳跟靠于左腳腳心內側, 成右丁字步狀, 身體重心分布于兩腳上。此站姿一般適用于男性教師。
9.女教師常態站立姿態的手姿造型優美而典雅的站姿, 是不同質感動態美的起點和基礎, 也是對一個人禮儀修養的最基本的要求。俗話說“站如松” , 即站有站相, 對男教師而言站姿應有挺拔之美, 對女教師而言站姿應有亭亭玉立之美。女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根據不同教學內容, 要學會控制站立姿態的手姿造型, 切不可手舞足蹈, 甚至有不雅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