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第2版)》是《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的第二版,本版在結構上有較大的調整,內容也有所增刪,全書分為基礎篇和提高篇。基礎篇面向教學,分8章闡述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的基本內容,包括醫學圖像的發展、醫學圖像基礎、醫學圖像增強、醫學圖像分割、醫學圖像分類、醫學圖像配準、醫學圖像可視化、醫學圖像標準數據庫,并附10個示例,幫助讀者理解所述內容;提高篇面向更多的從事醫學圖像相關研究人員,分7章闡述了圖像增強技術應用、圖像分割方法應用、圖像配準方法應用、圖像可視化方法應用、計算機輔助檢測與計算機輔助診斷,以及醫學圖像壓縮、存儲與通信和圖像引導手術與醫學虛擬現實。“計算機輔助檢測與計算機輔助診斷”為新增內容,較系統地介紹了CAD概念、基本技術、應用和性能評估方法。配書光盤包含了教學PPT、示例和部分彩色圖片。
《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第2版)》可作為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本科、專科學校有關專業的醫學圖像處理課程的教材,從事醫學圖像處理的研究人員、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也可以參考閱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基礎篇
第1章 醫學?像的發展
1.1倫琴開創了人體圖像的先河
1.2 CT技術與三維醫學圖像
1.3 PET技術與功能醫學圖像
1.4分子成像技術
1.5多種成像模式
1.6醫學圖像后處理概念
參考文獻
第2章 醫學圖像基礎
2.1 像素、空問分辨和強度分辨
2.2 圖像數據格式
2.3 灰度直方圖
2.3.1 灰度直方圖概念
2.3.2 灰度直方圖的性質
2.3.3 歸一化直方圖
2.3.4 直方圖的線性拉伸與壓縮
2.4 彩色編碼方法
2.4.1 RGB模型
2.4.2 CMY模型
2.4.3 HSV模型
2.4.4 YUV模型
2.4.5 YC(r)C(b)模型
2.4.6彩色圖像到灰度圖像的轉換
2.5 偽彩色與假彩色
2.5.1 偽彩色
2.5.2 假彩色
2.6 圖像體數據集
2.6.1 體數據集
2.6.2 體數據文件格式
2.7圖像插值技術
2.7.1 插值的概念
2.7.2 圖像灰度插值
2.7.3 二維圖像灰度插值方法
2.7.4 三維圖像灰度插值方法
2.8 圖像形狀和紋理量化
2.8.1 形狀量化
2.8.2 紋理量化
參考文獻
提高篇
附錄 英文縮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