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等院校數字藝術類規劃教材:設計圖學》是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同時為適應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改革而編寫的。一方面通過強化圖形思維訓練,夯實設計基礎;另一方面通過拓寬專業知識面,提升專業的適應性。
本書共15章,分別為緒論、制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正投影基礎、三視圖、組合體視圖、軸測投影圖、圖樣常用的表達方法、標準連接件的表達方法、機械圖、電氣圖、透視圖、房屋建筑圖、室內裝飾圖、園林工程圖、計算機繪圖等。本書采用最新的國家標準。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設計類專業的基礎教材,也可供工科類、藝術類其他專業選擇使用。
第1章 緒論
1.1 設計圖學課程的定位
1.2 設計過程與工程圖樣
1.2.1 設計過程
1.2.2 工程圖樣
1.3 設計圖學與思維訓練
1.4 設計圖學課程的學習內容
1.5 設計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
第2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2.1 工程圖樣中的一些基本規定
2.1.1 圖紙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2.1.2 標題欄與明細欄
2.1.3 字體(GB/T 14691-1993)
2.1.4 圖線(GB/T 4457.4-2002)
2.1.5 比例(GB/T 14690-1993)
2.1.6 尺寸標注方法(GB/T 4458.4-2003)
2.2 徒手草圖和儀器繪圖
2.2.1 徒手草圖
2.2.2 儀器繪圖工具
2.2.3 幾何作圖
2.2.4 圓弧連接
2.3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與作圖規范
2.3.1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
2.3.2 平面圖形的繪制
第3章 正投影基礎
3.1 投影法及分類
3.1.1 中心投影法
3.1.2 平行投影法
3.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質
3.1.4 工程中常見的投影圖
3.2 點的投影
3.2.1 點的兩面投影
3.2.2 點的三面投影
3.2.3 兩點的相對位置
3.3 直線的投影
3.3.1 直線的投影圖
3.3.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特性
3.3.3 直線上點的投影
3.4 兩直線的相的位置
3.4.1 兩直線平行
3.4.2 兩直線相交
3.4.3 兩直線交叉
3.4.4 兩直線垂直
3.5 平面的投影
3.5.1 平面的表示方法
3.5.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5.3 平面上的點和直線
3.6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
3.6.1 直線與平面平行
3.6.2 平面與平面平行
3.7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相交
3.7.1 利用積聚性投影求交點、交線
3.7.2 利用輔助平面求交點、交線
3.8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
3.8.1 直線與平面垂直
3.8.2 平面與平面垂直
3.9 空間幾何元素的綜合分析
第4章 三視圖
4.1 立體的三視圖
4.1.1 立體三視圖的形成
4.1.2 三視圖的特性
4.2 平面立體的投影
4.2.1 棱柱的投影
4.2.2 棱錐的投影
4.3 曲面立體的投影
4.3.1 圓柱的投影
4.3.2 圖錐的投影
4.3.3 圓球的投影
4.4 組合立體的投影
4.5 平面與立體相交
4.5.1 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
4.5.2 平面與回轉體相交
4.6 兩立體相交
4.6.1 利用重影特性求相貫線
4.6.2 利用輔助平面法求相貫線
4.6.3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第5章 組合體視圖
5.1 組合體的構成
5.1.1 組合體的構成方式
5.1.2 常見簡單的組合體
5.1.3 組合體的構形原則
5.1.4 組合體相鄰表面間的相互位置
5.2 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5.2.1 組合體形體分析
5.2.2 選擇主視圖
5.2.3 畫組合體三視圖
5.3 繪制組合體草圖
5.4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5.4.1 基本形體的尺寸標注
5.4.2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方法
5.5 看組合體視圖
5.5.1 看圖的要點
5.5.2 看圖的基本方法
5.5.3 看圖舉例
第6章 軸測投影圖
6.1 軸測圖的基本概念
6.1.1 軸測圖的形成
6.1.2 軸測圖的分類
6.1.3 軸測圖的特性
6.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6.2.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6.2.2 平面立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6.2.3 曲面立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6.3 斜二軸測圖的畫法
第7章 圖樣常用的表達方法
7.1 視圖
7.1.1 基本視圖與向視圖
7.1.2 局部視圖
7.1.3 斜視圖
7.2 剖視圖
7.2.1 剖視圖的形成和畫法規定
7.2.2 剖視圖分類
7.2.3 剖視圖的剖切方法
7.3 斷面圖
7.3.1 移出斷面
7.3.2 重合斷面
7.4 簡化畫法
7.4.1 局部放大圖
7.4.2 筋板、輪輻結構
7.4.3 相同結構的簡化畫法
7.4.4 圖形中投影的簡化畫法
第8章 標準連接件的表達方法
8.1 螺紋及其規定畫法和標注
8.1.1 螺紋的基本知識
8.1.2 螺紋要素
8.1.3 螺紋的種類
8.1.4 連接螺紋的規定畫法
8.1.5 螺紋的標注
8.1.6 螺紋的其他結構畫法
8.2 螺紋連接件及其連接的畫法
8.2.1 螺紋連接件
8.2.2 螺紋連接件的連接畫法
8.3 鍵連接和銷連接
8.3.1 鍵及其連接
8.3.2 銷及其連接
第9章 機械圖
9.1 零件圖
9.1.1 零件圖的內容
9.1.2 零件圖的視圖表達
9.1.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9.1.4 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
9.1.5 典型零件的零件圖畫法
9.1.6 看零件圖
9.2 裝配圖
9.2.1 裝配圖的內容
9.2.2 裝配圖的規定畫法和特殊畫法
9.2.3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
9.2.4 裝配圖上的零、部件序號和明細欄(表)
9.2.5 由零件圖畫裝配圖
9.2.6 看裝配圖
9.2.7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第10章 電氣圖
10.1 電氣圖基礎
10.1.1 電氣圖的圖形符號
10.1.2 電氣圖的文字符號
10.1.3 電氣圖的連接線畫法
10.1.4 電氣圖的圍框畫法
10.2 電氣圖的種類
10.2.1 系統圖和框圖
10.2.2 電路圖
10.2.3 接線圖
10.3 看電氣圖
第11章 透視圖
11.1 透視圖基本知識
11.1.1 透視圖的形成
11.1.2 透視圖的特征
11.1.3 透視投影的基本術語
11.1.4 透視的種類
11.1.5 視高對透視效果的影響
11.2 透視圖的畫法
11.2.1 空間透視與平面透視圖
11.2.2 一點透視圖的畫法
11.2.3 二點透視圖的畫法
11.2.4 圓的透視畫法
11.3 透視圖應用舉例
11.3.1 一點透視圖的應用
11.3.2 二點透視圖的應用
第12章 房屋建筑圖
12.1 房屋建筑圖概述
12.1.1 房屋建筑圖的種類
12.1.2 房屋建筑圖的表達方法
12.1.3 房屋建筑圖的圖示內容及畫法要求
12.2 工業廠房施工圖
12.2.1 工業廠房平面圖
12.2.2 工業廠房立面圖
12.2.3 工業廠房剖面圖
12.2.4 詳圖
第13章 室內裝飾圖
13.1 室內裝飾圖概述
13.2 室內平面布置圖
13.2.1 室內平面布置圖的形成
13.2.2 室內平面布置圖的畫法
13.2.3 看室內平面布置圖
13.3 室內地面圖
13.3.1 室內地面圖的形成
13.3.2 室內地面圖的畫法
13.3.3 看室內地面圖
13.4 頂棚平面布置圖
13.4.1 頂棚平面圖的形成
13.4.2 頂棚平面圖的畫法
13.4.3 看頂棚平面圖
13.5 室內立面圖
13.5.1 室內立面圖的形成
13.5.2 室內立面圖的畫法
13.5.3 看室內立面圖
13.6 室內裝飾詳圖
13.6.1 室內裝飾詳圖形成
13.6.2 室內裝飾詳圖的畫法
13.6.3 看室內裝飾詳圖
第14章 園林工程圖
14.1 園林工程圖概述
14.2 園林總平面圖
14.2.1 總平面圖的內容
14.2.2 總平面圖的畫法
14.2.3 看總平面圖
14.3 豎向設計圖
14.3.1 豎向設計圖的內容
14.3.2 豎向設計圖的畫法
14.3.3 看豎向設計圖
14.4 種植設計圖
14.4.1 種植設計圖的內容
14.4.2 種植設計圖的畫法
14.4.3 看種植設計圖
第15章 計算機繪圖
15.1 AutoCAD 2008的基本知識
15.1.1 AutoCAD 2008的主要功能
15.1.2 AutoCAD 2008的工作界面
15.1.3 AutoCAD 2008的基本操作
15.1.4 AutoCAD 2008的初始化設置
15.1.5 AutoCAD 2008的參數輸入
15.1.6 AutoCAD 2008的圖形顯示改變
15.2 基本繪圖命令
15.3 基本編輯命令
15.4 設置文字樣式與填充圖案
15.4.1 標準字形的設置
15.4.2 創建單行文字
15.4.3 創建多行文字
15.4.4 填充圖案
15.5 尺寸標注
15.5.1 尺寸標注樣式的設置
15.5.2 尺寸標注命令
15.5.3 尺寸標注的編輯
15.6 圖塊的應用
15.6.1 定義塊
15.6.2 定義外部塊
15.6.3 插入圖塊
15.6.4 塊的屬性
15.7 綜合實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