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理財精要》以獨特的視角、完整而有力的觀念重新構建了公司理財學的基本框架。全書圍繞以NPV分析為主干的價值評估這條主線,緊密結合理財實踐的需要,精選了公司理財的基本概念與觀念、財務報表與長期財務計劃、未來現金流量估價、資本預算、風險與報酬、資本成本與長期財務政策、短期財務計劃與管理、國際公司理財等方面的核心內容!豆纠碡斁冯p語教學通用版作為雙語教材,對英文版的重點內容、生詞術語等進行了翻譯和注釋。
1.《公司理財精要》是一本收到廣泛好評的公司理財課程的基礎教材。2.清晰簡單、通俗易懂是《公司理財精要》的一大特色,讀者幾乎不需要任何財務和會計背景知識,都能順利步入財務管理的知識殿堂。3.《公司理財精要》中豐富多樣的學習輔助材料將是您教學和學習的有力工具。
斯蒂芬·羅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學家之一,因其創立了套利定價理論而舉世聞名。斯蒂芬·羅斯先生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財務經濟學教授。作為在財務和經濟領域著述最為豐富的作者之一。羅斯教授以他在發展套利價格理論上所做的工作,以及通過研究信息折射理論,斯權定價,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和其他諸多領域所做出的大理貢獻,成為備受稱道的著名學者。羅斯曾任美國金融協會主席,現在擔任數學術期利和實務雜志的副主編。他還是CalTech的受托人,大學退休股權基金和GenRe公司的董事。此外,還在兼任Roll and Ross資產管理公司的聯席主席。
第一編 財務管理概覽
第 1 章 財務管理入門
11 公司理財的基本內容
四個基本領域
為什么要學習理財
12 公司理財與財務管理人員
什么是公司理財
財務主管
財務管理決策
13 企業組織形式
獨資企業
合伙企業
公 司
公司的其他類型
14 財務管理的目標
利潤最大化
公司理財的目標
公司理財目標更通用的表述
薩班斯- 奧克斯利法案
15 代理問題與公司控制
代理關系
管理層的目標
管理人員是否會依照股東利益行事
利益相關者
16 金融市場與公司
源自企業和流入企業的現金流
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
第二編 理解財務報表和現金流
第 2 章 財務報表、稅負和現金流
21 資產負債表
資產:資產負債表的左邊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表的右邊
凈營運資本
流動性
負債與權益
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
22 損益表
公認會計準則和損益表
非現金項目
時間與成本
盈余管理
23 稅負
公司所得稅
平均稅率和邊際稅率
24 現金流
源自資產的現金流
流向債權人和股東的現金流
結 論
一個例子:都樂飲料公司的現金流
第3 章 與財務報表相關的工作
31 標準化的財務報表
共同比資產負債表
共同比損益表
32 比率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比率,或曰變現能力比率
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資產管理比率,或周轉率
獲利能力比率
市場價值比率
33 杜邦等式
杜邦分析的擴展
34 內部增長率以及可持續增長率
股利支付和盈余留存
ROA、ROE 和企業發展
35 使用財務報表信息
為什么要評估財務報表
選擇基準
財務報表分析中的問題
第三編 未來現金流量的價值確定
第4 章 價值確定入門:貨幣的時間價值
41 終值和復利
單個期間的投資
多個期間的投資
42 現值和折現
單個期間
多個期間的現值
43 現值和終值的其他內容
現值與終值
確定折現率
確定期限數
第5 章 折現現金流量的價值評估
51 多重現金流量的終值和現值
多重現金流量的終值
多重現金流量的現值
有關現金流量時間確定的要點
52 等值現金流量的價值評估:年金和永續年金
年金現金流量的現值
年金的終值
有關預付年金的問題
永續年金
53 比較利率:復利期間的影響
有效年利率與復利計算
計算并比較有效年利率
有效年利率與貸款的年百分率
EAR、APR、財務計算器和電子表格
54 貸款類型和貸款的攤銷
純貼現貸款
僅付息貸款
貸款攤銷
第四編 股票與債券定價
第 6 章 利率與債券定價
61 債券和債券定價
債券的特性與價格
債券價值與收益
利率風險
計算到期收益:更多的試錯
62 債券的更多特性
債務還是權益
長期債務的基本知識
債券契約
63 債券評級
64 債券的不同類型
政府債券
零息債券
浮動利率債券
其他類型的債券
65 債券市場
債券是如何被買賣的
債券報價
66 通貨膨脹與利息率
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
費雪效應
67 債券收益的決定因素
利率的期限結構
債券收益與收益曲線:綜合考慮
結 論
第7 章 股票市場與股票定價
71 普通股估值
現金流量
一些特殊的情形
要求收益率的構成要素
72 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特性
普通股的特性
優先股的特性
73 股票市場
交易商和經紀人
紐約股票交易所的組織
納斯達克的運作
股票市場報告
第五編 資本預算
第8 章 凈現值及其他投資決策標準
81 凈現值
基本思想
估計凈現值
82 回收期規則
規則的定義
規則的分析
規則的可取之處
規則的總結
83 平均會計報酬率
84 內含收益率
有關IRR 的問題
IRR 的可取之處
修正后的內部收益率
85 獲利能力指數
86 資本預算的實踐
第9 章 投資決策的制定
91 項目現金流量:一個初步的認識
相關現金流量
獨立原則
92 增量現金流量
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
外部效應
凈營運資本
融資成本
其他問題
93 預估財務報表和項目現金流量表
預估財務報表
項目的現金流量
預期總現金流量和價值
稅盾法
94 對項目現金流的進一步討論
對凈營運資本的進一步考察
折 舊
案例:The Majestic Mulch and Compost
Company (MMCC)
總 結
95 對NPV 的估計值進行評價
基本問題
預測風險
價值來源
96 情景分析與其他假設分析
讓我們現在開始
情景分析
敏感性分析
97 資本預算的其他考慮因素
管理選擇和資本預算
資本約束
第六編 風險與收益
第10 章 風險與收益
101 預期收益率和方差
預期收益率
計算方差
102 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的權重
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投資組合的方差
103 宣告、意外事項與預期收益率
預期和未預期的收益
公告與新聞
104 風險: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系統與非系統風險
收益的系統與非系統部分
105 分散投資與投資組合的風險
分散投資的效果:市場歷史的啟示
分散投資原理
多元化投資與非系統風險
多元化投資與系統風險
106 系統風險與β 系數
系統風險原理
衡量系統風險
投資組合的β 系數
107 證券市場線
β 系數與風險溢酬
證券市場線
108 SML 與資本成本:預覽
基本思想
資本成本
第七編 長期融資
第11 章 資本成本
111 資本成本:一些預備知識
要求收益率與資本成本
財務政策與資本成本
112 股權成本
股利增長模型法
SML 法
113 負債與優先股的成本
債務成本
優先股成本
114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資本結構的權重
稅收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倉儲問題和類似資本預算問題的解決
計算伊斯曼化學公司的WACC
115 分支機構和項目的資本成本
SML 與WACC
分支機構的資本成本
單純業務法則
主觀方法
第12 章 財務杠桿與資本結構
121 資本結構問題
122 財務杠桿的效果
財務杠桿的影響
企業借款與自制杠桿
123 資本結構與股權資本成本
M&M 命題Ⅰ :餅狀模型
股權成本與財務杠桿:M&M 命題Ⅱ
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124 公司稅與資本結構
利息稅盾
稅收與M&M 命題Ⅰ
結 論
125 破產成本
直接破產成本
間接破產成本
126 最優資本結構
靜態資本結構理論
最優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
資本結構:一些管理建議
127 觀察到的資本結構
128 破產過程簡述
清算與重組
財務管理與破產過程
避免破產的協議
第13 章 股利與股利政策
131 現金股利與股利支付
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支付的標準方法
股利支付的順序
有關除權日的更多內容
132 股利政策是否很重要
股利政策無關論的一個例子
小測驗
支持低股利政策的現實因素
支持高股利政策的現實因素
客戶效應:解決現實因素
133 制定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法
固定股利
折衷股利政策
134 股票回購:現金股利的替代方案
現金股利與股票回購
股票回購過程中的現實考慮
股票回購與EPS
135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與股票股利的價值
股票反分割
第14 章 融 資
141 企業的財務周期:早期融資和風險資本
風險資本
風險投資的一些事實
選擇風險投資家
結 論
142 向公眾出售證券的基本程序
143 其他發行方法
144 承銷商
選擇承銷商
承銷的類型
綠鞋條款
二級市場
鎖定協議
靜默期
145 IPO 與新股抑價
新股抑價的證據
IPO 新股抑價:1999~2000 年的情況
為什么會存在新股抑價的情況
146 新股發售與企業價值
147 發行證券的成本
148 發行長期債務
149 框架登記
第八編 短期理財
第15 章 短期財務規劃
151 跟蹤現金和凈營運資本
152 經營周期和現金周期
定義經營周期和現金周期
經營周期與公司組織架構
計算經營周期和現金周期
詮釋現金周期
153 短期財務政策的一些方面
公司對流動資產投資的規模
流動資產的備選融資政策
哪種融資政策最好
實踐中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
154 現金預算
銷售收入和現金收款
現金流出
現金余額
155 短期借款
無擔保貸款
擔保貸款
其他來源
156 短期財務規劃
第16 章 營運資本管理
161 浮賬和現金管理
持有現金的原因
理解浮賬
162 現金管理:收款、付款和投資
現金收款和集中
現金支付管理
投資閑余現金
163 信用和應收賬款
信用政策的構成
銷售條款
最優信用政策
信用分析
收賬政策
164 存貨管理
財務主管和存貨政策
存貨類型
存貨成本
165 存貨管理技術
ABC 法
經濟訂貨量模型
經濟訂貨量模型的擴展
衍生需求型存貨的管理
FLOAY AND eASH MANAQEMENT
We begin our analysi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by looking at how firms manage cash. The basic objective in cash management is to keep the investment in cash as low as possible while still operating the firm's activities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This goal usu-ally reduces to the dictrm"Collect early and pay late." Accordingly, we discuss ways of accelerating collections and managing disbursements.
In addition, firms must invest temporarily idle cash in short-term marketable secu- rities. As we discuss in various places, these securities can be bought and sold in the finan- cial markets: As a group, they have very little default risk, and most are highly liquid.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these so-called money market securities, and we discuss a few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a bit later.
Reasons for Holding Cash
John Maynard Keynes, in his great work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identified three reasons why liquidity is important: the speculative motive,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and the transaction motive. We discuss these next.
The Speculative and Precautionaty motives The speculative motive is the need to hold cash in order to b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for example, bargain purchase oppoflunities that might arise, attractive interest rates, and (in the case of intemational firms) favorable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For most firms, reserve borrowing ability and marketable securities can be used to satisfy speculative motives. Thus, for a modern firm, there might be a speculative motive for liquidity, but not necessarily for cash per se. Think of it tlus way: If you have a credit card with a very large credit limit, then you can probably.take advantage of any unusual bargains that come along without carrying any cash.
This is also true, to a lesser extent, for precautionary motives. The precautionary m.eiVe is the need for a safety supply to act as a financial reserve. Once again, there probably is a precautionary motive for liquidity. However, given that the value of money market instruments is relativeiy certain and that instruments such as T-bills are extremely liquid, there is no real need to hold substantial amounts of cash fgr precautionary purposes.
The Transaction motive Cash is needed to satisfy the transaction motive, the need to have cash on hand to pay bills. Transaction-related needs come from the normal dis-bursement and collection activities of the firm. The disbursement of cash includes the pay-ment of wages and salaries, trade debts, taxes, and dividends.
Cash is collected from sales, the selling of assets, and new financing. The cash inflows (collections) and outfiows (disbursements) are not perfectly synchronized, and some level of cash holdings is necessary to serve as a buffer. Perfect liquidity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sh that allows it to satisfy the transaction motive.
As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and other high-speed, "paperless" payment mechanisms continue to develop, even the transaction demand for cash may all but disappear. Even ifit does, however, there will still be a demand for liauiditv and a need to manatle it efficientlv.
Benefits of Nolding cash When a firm holds cash in excess of some necessary mini- mum, it incurs an opportunity cost.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excess cash (held in currency or bank deposits) is the interest income that could be earned in the next best use, such as investment in marketable securities.
Given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holding cash, why would a firm hold excess cash? The answer is that a cash balance must be maintained to provide the liquidity necessary for transaction needs-paying bills. If the firm maintains too small-a cash balance, it may run out of cash. If this happens, the firm may have to raise cash on a short-term basis. This could involve, for example, selling marketable securities or borrowing.
Activities such as selling mm:ketable securities and borrowing involve various costs. As we've discussed, holding cash has an opportunity cost.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cash balance, the firm must weigh the benefits of holding cash against these costs. We dis-cuss this subject in more detailin the sections that follow.
Understanding Float
As you no doubt know, the amount of money you have according to your checkbook can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amount of money that your bank thinks you have. The reason is that some of the checks you have written haven't yet been presented to the bank for pay- ment. The same thing is true for a business. The cash balance that a firm shows on its books is called the firm's book, or ledger balance. The balance shown in its bank account as available to spend is called its availabte, or collected, balan.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vailable balance and the ledger balance is called the floas, and it represents the net effect of checks in the process of clearing (moving through the banking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