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版)》是根據教育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09年發布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基本要求(V2.0-15)”,結合大學理工科教學的特點編寫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新教材!洞髮W計算機基礎(第2版)》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統編寫,全書分為10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的發展史、微型計算機基礎、計算機中數據表示與存儲、操作系統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Word 2003編寫正式文檔、PowerPoint 2003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Excel 2003的應用、信息安全基礎、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技術!洞髮W計算機基礎(第2版)》從大學計算機教學的全局出發,注重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概念清楚、技術實用,寫作上力求敘述清晰、好學易懂!洞髮W計算機基礎(第2版)》可作為大學本科、?频挠嬎銠C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培訓教材或自學參考書。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2版)》介紹最基礎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特別是后續課程中必須了解的概念,如浮點數的表示。沒有這些知識,很難理解程序設計中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計算機的各個領域,了解它們的發展和研究的主要問題,培養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興趣。注意理論聯系實際,介紹了很多讀者可能會使用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如多操作系統的安裝和使用等。適應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及計算機基礎培訓班的學生。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09年發布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V2.0-15)”,結合大學理工科教學的特點編寫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新教材。,
用《大學計算機基礎》取代《計算機文化基礎》后,提高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起點,拓寬了知識面,推進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重視了經典的計算機理論知識的介紹,對于計算機新技術的介紹有所不夠;對于基本理論知識的介紹有些偏深、偏廣,學生接受有些困難;強調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有些不夠。這些問題在我們以前編寫的《大學計算機基礎》中都有反映。
針對以上問題,這次修訂編寫,我們基本的想法是:
1.堅持與時俱進。介紹最新技術。計算機技術隨時都在更新和發展,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最基礎的教材必須反映這種更新和發展。例如,現在計算機鍵盤上增加了三個鍵,你知道其中的“Windows”鍵有什么用嗎?你知道新的國家漢字編碼標準嗎?它和一般教科書中介紹的GB2312-80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什么是Web 2.0技術嗎?它給因特網帶來什么變化?如此等等,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2.精選基本概念,適當降低難度。我們不可能在這一門課中全面介紹各種計算機知識,因此特別注意介紹以后課程中很少會學到但是又非常有用的概念和知識。例如進程和線程的概念,編碼和壓縮編碼的概念,計算機網絡中端口的概念,等等。
3.理論聯系實際,強調能力培養。計算機運用能力的培養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基本目的之一。在介紹操作系統知識、多媒體知識、信息安全知識的同時,都注意了如何幫助學生提高相應的應用能力。例如,如何優化Windows操作系統,如何使用多媒體制作工具,如何提高計算機的安全性,等等。甚至在介紹計算機性能時,也討論了如何進行計算機性能的測試。
徐惠民,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和教改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嵌入式系統等。出版的教材《計算機基礎Windows 2000版》和《數字邏輯與VHDL描述(第二版)》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其他出版的教育有《大學計算機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系統開發規范與文檔編寫》、《單片微型計算機原理接口及應用(第3版)、《計算機基礎與因特網應用教程》《基于VsWords的嵌入式系統與實驗》等。
第1章 計算機的發展史.1
1.1 先驅的探索1
1.1.1 算盤——第一代計算器1
1.1.2 齒輪式加法器1
1.1.3 提花織機2
1.1.4 差分機和解析機2
1.1.5 數據分析處理機3
1.2 計算機的誕生3
1.2.1 計算機理論的奠基4
1.2.2 現代計算機的探索4
1.2.3 現代計算機的誕生5
1.3 計算機的主要指標11
1.4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12
1.5 計算機與現代通信14
習題15
第2章 微型計算機基礎17
2.1 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系統17
2.1.1 微處理器的最基本組成17
2.1.2 微處理器.微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系統18
2.1.3 微處理器及其發展19
2.1.4 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的發展22
2.2 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24
2.2.1 你認識你的處理器嗎24
2.2.2 內存儲器25
2.2.3 總線28
2.2.4 主板29
2.3 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30
2.3.1 軟件和軟件的分類30
2.3.2 計算機語言處理系統32
2.3.3 軟件開發與軟件工程34
2.3.4 數據庫管理系統37
2.3.5 網絡時代的計算機軟件37
2.4 微型計算機的外部設備38
2.4.1 外存儲器38
2.4.2 輸入設備42
2.4.3 輸出設備45
習題48
第3章 計算機中數據表示與存儲49
3.1 位置計數制49
3.1.1 數的按權展開式49
3.1.2 各種進位制的數50
3.1.3 不同數制的轉換51
3.1.4 基本的二進制運算54
3.2 負數在計算機中的編碼55
3.2.1 原碼55
3.2.2 反碼55
3.2.3 補碼56
3.2.4 補碼運算57
3.3 實數在計算機中的表示58
3.3.1 定點數58
3.3.2 浮點數58
3.4 十進數的編碼60
3.5 字符的編碼60
3.5.1 ASCII編碼61
3.5.2 漢字的編碼62
3.5.3 漢字處理過程64
3.5.4 Unicode編碼65
3.6 模擬信號編碼的一般過程66
3.7 數據壓縮66
3.7.1 數據壓縮的必要性66
3.7.2 為什么數據可以壓縮67
3.7.3 壓縮編碼的分類67
3.7.4 壓縮編碼算法67
習題69
第4章 操作系統基礎71
4.1 操作系統概述71
4.1.1 操作系統的定義71
4.1.2 操作系統的發展72
4.1.3 操作系統的功能74
4.1.4 操作系統的分類75
4.2 操作系統主要功能76
4.2.1 處理器管理76
4.2.2 存儲管理79
4.2.3 作業管理81
4.2.4 設備管理82
4.2.5 文件管理84
4.3 微機操作系統實用技術91
4.3.1 微機操作系統啟動過程91
4.3.2 多操作系統的安裝和設置92
4.3.3 Windows系統的優化94
4.4 常見操作系統99
4.4.1 典型桌面操作系統99
4.4.2 網絡操作系統102
4.4.3 嵌入式操作系統106
習題109
第5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111
5.1 多媒體技術概述111
5.1.1 什么是多媒體技術111
5.1.2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領域113
5.2 聲音114
5.2.1 什么是聲音114
5.2.2 聲音的數字化115
5.2.3 音頻文件的格式117
5.2.4 音頻數據的采集處理118
5.3 圖形和圖像119
5.3.1 色彩模型119
5.3.2 圖形和圖像的數字化120
5.3.3 位圖和矢量圖121
5.3.4 常見圖像格式122
5.3.5 圖形圖像素材處理124
5.4 動畫130
5.4.1 計算機動畫原理130
5.4.2 計算機動畫的種類130
5.4.3 動畫制作131
5.5 視頻140
5.5.1 視頻信號的數字化140
5.5.2 視頻的壓縮技術..1 41
5.5.3 常用的視頻文件格式142
5.5.4 視頻制作143
習題145
第6章 Word2003編寫正式文檔147
6.1 Word2003基礎147
6.1.1 Word2003窗口147
6.1.2 Word2003的視圖148
6.1.3 使用Office2003幫助150
6.2 Word2003的基本使用151
6.2.1 文檔的創建151
6.2.2 打開文檔151
6.2.3 保存文檔152
6.2.4 文本選定153
6.2.5 文本的復制.移動和刪除154
6.2.6 文本的查找和替換155
6.3 文字格式的設置156
6.3.1 利用“格式”工具欄設置文字格式156
6.3.2 利用“格式”對話框設置文字格式157
6.4 段落格式的設置157
6.4.1 通過“格式”工具欄設置段落格式158
6.4.2 通過“段落”對話框設置段落格式158
6.5 利用Word2003編寫正式文檔159
6.5.1 正式文檔的格式159
6.5.2 利用“樣式和格式”設置文檔標題格式159
6.5.3 通過“項目符號和編號”設置標題序號161
6.5.4 添加頁眉和頁腳162
6.5.5 編輯公式163
6.5.6 插入目錄164
6.6 文檔的打印164
6.6.1 頁面設置164
6.6.2 打印設置165
6.7 使用表格166
6.7.1 表格的創建166
6.7.2 設置表格的格式167
6.7.3 表格計算169
6.7.4 表格和文本的轉換170
6.8 在文檔中插入圖片對象171
6.8.1 插入圖片171
6.8.2 設置圖片格式173
習題175
第7章 PowerPoint2003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176
7.1 PowerPoint2003基礎176
7.1.1 PowerPoint2003窗口176
7.1.2 PowerPoint2003的視圖176
7.1.3 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過程178
7.2 演示文稿的創建和編輯178
7.2.1 選擇設計模板和版式178
7.2.2 基本編輯方法179
7.2.3 插入圖片180
7.3 定制演示文稿的外觀181
7.3.1 使用母版實現演示文稿的個性化182
7.3.2 修改幻燈片的背景183
7.4 演示文稿的打印183
7.5 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184
7.5.1 插入音頻對象184
7.5.2 插入動畫186
7.5.3 插入視頻對象187
7.6 PPT動畫的制作190
7.6.1 動畫方案190
7.6.2 最基本的自定義動畫設置過程191
7.6.3 使用“效果選項”進一步設置動畫效果192
7.6.4 使用觸發器控制動畫放映194
7.6.5 使用動作路徑195
習題196
第8章 Excel2003的應用197
8.1 Excel的基本操作197
8.1.1 利用拆分塊觀察大型表格197
8.1.2 單元格的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198
8.1.3 輸入文本和分數198
8.1.4 設置單元格格式199
8.1.5 合并和拆分單元格199
8.1.6 單元格的選擇性復制及清除199
8.1.7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200
8.1.8 單元格數據的自動填充200
8.1.9 用下拉列表輸入限定文本202
8.1.1 0限定輸入數據的范圍202
8.1.1 1按條件突出顯示工作表的數據203
8.2 在單元格中使用公式204
8.2.1 在單元格中輸入公式204
8.2.2 在公式中使用單元格區域204
8.2.3 在公式中使用函數205
8.2.4 包含單元格本身的公式的計算206
8.2.5 求解一次方程(單變量計算)208
8.2.6 函數的嵌套使用209
8.3 分析工作表的數據211
8.3.1 數據的排序211
8.3.2 數據的篩選211
8.3.3 數據的分類匯總214
8.3.4 用數據透視表分析數據216
習題218
第9章 信息安全基礎220
9.1 信息安全概述220
9.1.1 信息安全定義220
9.1.2 信息安全的法律及道德問題224
9.2 信息安全技術226
9.2.1 數據加密技術226
9.2.2 加密技術的應用——數字簽名228
9.2.3 防火墻技術229
9.2.4 入侵檢測技術231
9.2.5 漏洞掃描技術233
9.3 計算機病毒與防治234
9.3.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234
9.3.2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235
9.3.3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240
9.4 實用計算機安全技術241
9.4.1 WindowsXP的常用的安全設置241
9.4.2 第三方安全軟件243
習題244
第10章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技術246
10.1 計算機網絡概述246
10.1.1 什么是計算機網絡246
10.1.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247
10.1.3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248
10.1.4 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250
10.2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251
10.2.1 計算機網絡的硬件251
10.2.2 計算機網絡的軟件254
10.3 Internet基礎255
10.3.1 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255
10.3.2 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256
10.3.3 TCP/IP258
10.3.4 Internet的接入方式261
10.4 Internet應用265
10.4.1 WWW瀏覽器265
10.4.2 電子郵件267
10.4.3 FTP應用269
10.4.4 遠程登錄Telnet272
10.4.5 BBS和論壇273
10.4.6 即時通信軟件QQ.MSNMessenger273
10.4.7 博克273
10.5 WWW與HTML274
10.5.1 萬維網的相關概念274
10.5.2 HTML基本用法278
習題288
附錄縮略語290
參考文獻292
第1章 計算機的發展史
計算機的誕生源于人類對“計算”的需求。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對計算方法和計算工具的探索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從遠古的“結繩記事”到使用“算盤”進行簡單的計算,一直到現代的“電子計算機”,無一不滲透著人類在計算科學領域的智慧。
計算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因為計算機的出現,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艱難和曲折,充滿了眾多科學家的艱苦卓絕的探索,有的甚至用盡了畢生的心血。通過發展史的學習,我們不僅可以了解科學家在研究活動中所展現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體會一種科學精神,是這種精神鑄就了現代計算機技術的輝煌。
本章將帶你走進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長河,感受計算機誕生的科學魅力。
1.1 先驅的探索
了解歷史,而得以知未來。對于計算機的歷史與未來也同樣適用。人類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從手工計算、機械自動計算、電子自動計算的過程,使計算機一步一步地從人們的想象中來到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