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分析基礎》依據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新理念、新成果,結合電子信息行業企業職業崗位知識、能力需求,以簡化的電子產品局部電路為載體,采用教、學、做一體化形式編寫而成,參考學時為80~120學時。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用電與靜電防護、測量分析電阻電路、測量分析等效變換電阻電路、測量分析線性電路、測量分析動態電路、測量分析正弦交流電路、測量分析互感電路和測量分析非正弦周期信號。
《電路分析基礎》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院校、成人高校及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通信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機電設備類和汽車、摩托車類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中等專業技術學校的同類專業選用,并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和參加自學考試的人員參考。
《電路分析基礎》是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專業基本知識、理論平臺的重要課程,其相關內容也是通信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機電設備類和汽車、摩托車類的重要基本知識和技能,是后續課程以及畢業后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為了適應21世紀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課程的體系改革、教育教學內容和模式改革,編者進行了大量電子信息行業企業調研,通過校、企專家座談會,根據課程基本內容,結合典型電子產品的基本電路,參考國內外相關的教材,選擇、序化、組織和設計了本書內容,力求繼承傳統,體現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實用性,反映先進性。
本書融合了電路基礎、電子測量技術與儀器、模擬電子技術、電子工藝實訓、小家電電路、常用電子電路及職業技能鑒定等相關內容,以“任務驅動、操作先行、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進行構建。其模塊結構如下:
全書共分8個模塊。模塊。介紹安全用電與靜電防護,模塊1介紹測量分析電阻電路,模塊2介紹測量分析等效變換電阻電路,模塊3介紹測量分析線性電路.模塊4介紹測量分析動態電路,模塊5介紹測量分析正弦交流電路,模塊6介紹測量分析互感電路,模塊7介紹測量分析非正弦周期信號。模塊。為電子信息行業企業的必備常識,模塊1-模塊4為直流電部分.模塊5-模塊7為交流電部分。各個模塊通過具體的任務將連接與測量操作、元器件識別與使用、電路模型和理論分析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技能操作先行”、“做中學、學中做”的“工學交替”理念。為幫助讀者學習、鞏固和應用,每個模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實訓題(實際工作的簡化版),以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感受成功喜悅。
模塊0 安全用電與靜電防護
任務一 認識電力系統
0.1.1 電力系統的分類
0.1.2 電力網與輸電電壓
任務二 掌握安全用電知識
0.2.1 電擊與觸電危險
0.2.2 常見的觸電類型
0.2.3 安全用電原則
任務三 掌握靜電防護常識
0.3.1 靜電的產生及其危害
0.3.2 靜電源與人體靜電放電
0.3.3 靜電防治
模塊1 測量分析電阻電路
任務一 識別導線和電阻器
1.1.1 導線的識別和選擇
1.1.2 電阻器的識別和選擇
任務二 使用數字萬用表和直流穩壓電源
任務三 測量與分析簡單的電阻電路
1.3.1 建立理想電路模型
1.3.2 設定參考方向,測量電流、電壓
1.3.3 計算電功率與電能
1.3.4 建立理想電阻模型
1.3.5 建立電源模型
任務四 用基爾霍夫定律測量分析電路
1.4.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1.4.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內容小結
模塊2 測量分析等效變換電阻電路
任務一 測量分析電阻的串、并、混聯電路
2.1.1 電阻的串聯
2.1.2 電阻的并聯
2.1.3 電阻的混聯
任務二 Y形電路與△形電路
任務三 電源模型的等效變換
任務四 測量分析受控源
2.4.1 受控源
2.4.2 認識電流控電流源器件——晶體三極管
2.4.3 認識電壓控電壓源器件——場效應管
內容小結
模塊3 測量分析線性電路
任務一 支路電流的測量分析
任務二 節點電位的測量分析
任務三 疊加定理分析應用
任務四 戴維南定理分析應用
內容小結
模塊4 測量分析動態電路
任務一 認識電容器及串并聯電路
4.1.1 電容器的結構與分類
4.1.2 電容器的主要特性參數
4.1.3 電容器的標示與測量
4.1.4 電容器的串并聯
任務二 RC充放電過程測量分析
4.2.1 換路定律與初始值
4.2.2 RC時間常數與充放電曲線
4.2.3 RC充放電路分析*
任務三 認識電感器與充放電實驗
4.3.1 電感器的結構與分類
4.3.2 電感線圈的主要特性參數與標示
4.3.3 電感器的標示與常用線圈的應用
4.3.4 RL電路分析*
任務四 一階電路三要素法應用
4.4.1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4.4.2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內容小結
模塊5 測量分析正弦交流電路
任務一 使用示波器觀測交流電波形
任務二 使用示波器測量交流電的正弦量
5.2.1 測量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
5.2.2 測量相位差
5.2.3 測量計算正弦量的有效值
5.2.4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2.5 同頻率正弦量的相量運算*
任務三 測量分析R、L、C元件的交流特性
5.3.1 測量分析電阻元件
5.3.2 測量分析電感元件
5.3.3 測量分析電容元件
任務四 用KVL定律測量分析RLC串聯電路的交流特性
5.4.1 KVL定律的相量形式
5.4.2 RLC串聯電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5.4.3 RLC串聯電路的3種性質
任務五 用KCL定律測量分析RLC并聯電路的交流特性
5.5.1 KCL定律的相量形式
5.5.2 RLC并聯電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5.5.3 RLC并聯電路的3種性質
5.5.4 復阻抗和復導納的等效互換
任務六 測量分析交流供電電器的功率
5.6.1 有功分量和無功分量的分析
5.6.2 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視在功率
5.6.3 提高功率因數
任務七 用示波器測量信號發生器的正弦信號
任務八 測量分析諧振電路*
5.8.1 測量分析串聯諧振頻率
5.8.2 串聯諧振的特點
5.8.3 分析計算并聯諧振頻率
5.8.4 并聯諧振的特點
內容小結
模塊6 測量分析互感電路
任務一 測量分析耦合電感元件
6.1.1 認識耦合電感元件
6.1.2 耦合系數與互感系數
6.1.3 耦合電感元件的靜態檢測
任務二 測量標記同名端
6.2.1 建立同名端的概念
6.2.2 測量標記同名端
6.2.3 同名端的應用
任務三 測量分析變壓器
6.3.1 認識變壓器
6.3.2 變壓器的變比系數
6.3.3 變壓器的阻抗變換
內容小結
模塊7 測量分析非正弦周期信號
任務一 測量分析半波整流信號
7.1.1 認識晶體二極管
7.1.2 認識非正弦周期信號
7.1.3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分解*
任務二 測量分析梯形波信號
7.2.1 認識穩壓二極管
7.2.2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頻譜
任務三 測量分析半整流濾波信號
7.3.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
7.3.2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平均值
7.3.3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平均功率
任務四 測量分析全橋濾波電路
內容小結
附錄A 實驗用儀器儀表
A.1 DT9203數字萬用表的使用
A.2 TPR3002高精度直流穩壓電源的使用
A.3 YB4320G示波器的使用
A.4 TFG2003G DDS函數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附錄B 基本電路分析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器材
三、實驗內容與步驟
四、結果分析
案例1 基本電路分析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器材
三、實驗內容與步驟
四、結果分析
案例2 基本電路分析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器材
三、實驗內容與步驟
四、結果分析
附錄C 復數、矢量與相量
常用符號對照表
參考文獻
抑制:設計合理的工藝過程,對工藝流程中的材料選擇、設備安裝和操作管理等過程采取預防措施,抑制靜電的產生和電荷的聚集,另外,采用接地的靜電屏蔽罩對高壓電源產生的靜電場和某些對靜電敏感的電子器件進行感應靜電的屏蔽隔離,可以使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疏導:通過接地、空氣增濕等技術手段,可以使靜電即時向大地泄放,達到降低和消除靜電的目的。
中和:將正負離子與靜電源上的正負電荷中和,從而消除積累的靜電。對絕緣體靜電的消除,可安裝靜電消除器,產生異性離子來中和帶電體的靜電荷,并盡可能使帶電物體表面光滑以及周圍環境更加清潔,從而減少尖端放電的可能性。
2.靜電防護措施靜電防護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靜電防護意識的問題,提高所有接觸靜電敏感器件人員的靜電知識水平,建立防靜電安全操作規程,掌握靜電防護技術,具體包括靜電保護接地、場地環境的靜電防護、人員的靜電防護、設備的靜電防護、靜電檢測儀表及防護措施的日常維護等6個方面。(1)靜電保護接地。靜電保護接地就是將帶靜電的物體或有可能產生靜電的物體(非絕緣體)通過導靜電體與大地構成電氣回路,將靜電泄放到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