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與哀傷交織
電影般立體的自傳體小說
諾獎得主略薩“空前的見證文學”
《胡利婭姨媽與作家》是略薩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全書共二十章。以單數各章為主線講述19歲的略薩與胡利婭姨媽戀愛的經過和結局,雙數各章講述廣播劇傳奇編劇卡馬喬的職場悲劇。略薩在這部作品中以雙重敘事把各種歷險故事的價值疊加在了一起:既有莎士比亞火熱的激情與情節劇相關成分精彩的巧合,也有高雅文學崇拜者與粗俗作家的不期而遇。
《胡利婭姨媽和作家》是一部非凡的自傳體小說,內容和結構都是驚人的。略薩寫完這部書后給胡利婭姨媽,也就是他當時的妻子看,結果對方看不懂,說他把某些順序搞錯了,又說哪里哪里不對。是略薩搞錯了嗎?是他記憶出錯了嗎?并不。這是現實和藝術的距離。略薩無疑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
小說的主線是大學生略薩和胡利婭姨媽相愛的故事,這段愛情不被祝福,過程曲折艱辛,略薩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從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理想開始講起的,也就是從告訴讀者“書中的略薩是怎樣一個青年”開始的,他的夢想,他的性格,他的風格。他討厭胡利婭姨媽那樣的女人,滿頭發卷,整理著行李箱,還要像對小孩子那樣對他說話。但是后來這個女人身上的閃光點,有些保守,又有些俏皮,說話有趣,內心強大,她對談戀愛的看法,她的著裝品位,都是他喜歡的。于是故事就不受控制地開始了。
但是愛情故事說長很長,說短又很短,甜蜜、激情、抗爭都是幾個重要關鍵點,而略薩并不像十九世紀作家那樣事無巨細地講述他的愛情故事的點點滴滴,他只見重要的日常、重要的節點來說,這就組成了一些獨立章節。然后他把這個愛情故事發生的環境,用劇中劇的形式呈現出來了,厲害的是,這個環境是看不見的大眾文化環境,就像很多人愛看電影,愛追劇,愛八卦一樣,胡利婭姨媽愛聽廣播劇,她周圍的人都愛聽,于是就在略薩所在電臺的競爭對手那里,他們挖來了一個大IP,大編劇大導演,來制作風靡全城的商業劇,有愛情有陰謀、有宮斗有家斗、有警匪有懸疑……這些原創故事交錯在略薩和胡利婭姨媽愛情故事的進展的各階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劇里劇外,互相映照。
整本書是很熱鬧的,每一章的劇情都出人意料,熱鬧看不完,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魯佐德,白天負責跟國王談戀愛,晚上負責給國王講故事,每天都不一樣,每天都是新鮮的。略薩就是山魯佐德,他忙得不得了,寫了這樣一部帶著無盡煙火氣的奇書,一出版就成了爆款暢銷書。結果胡利婭姨媽說他將的不對,自己又寫了一部《作家和胡利婭姨媽》來糾正、澄清。我們或許應該感謝山魯佐德遇到了會聽故事的國王。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著名作家,世界小說大師,被譽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囊獲全球重要文學大獎,包括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獲海明威文學獎,1986年獲西班牙阿里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1988年獲美洲金質獎章,1994年獲西班牙文學的*高榮譽——塞萬提斯文學獎,1999年獲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2000年獲梅嫩德斯·佩拉約國際獎,1976年被推選為國際筆會主席,201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