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行為創造學
定 價:¥26
中 教 價:¥20.80 (8.0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作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
創造學是20世紀80年代初才傳人我國大陸的一門 以開發人們創造力為主要目標的新學科。以此 為基礎,作者創建了行為創造學。莊壽強編著的《普 通行為創造學(第4版)》是在中國礦業大學為本科生 開設26年普通創造學選修課和全校 公共基礎必修課中逐步充實完善后撰寫而成,其間歷 經1990、1999、2001、2006年四次 名出版。在獲得 的“創造學” 教學成果獎后,先后為200 多所高校用做教材或主要教學參考書。本書共六章, 內容包括創造學概述、創造潛力及創造能力、創造性 思維、創造原理、創造技法及創造教育, 后附有創 造 性思維練習導引、作者自我格言及創造思緒。 本書引用大量科學家、發明家及作者本人的創造 實例,系統闡述了行為創造學的基礎理論,按照循序 漸進的思路構建框架,由淺入深,層次分明,概念清 晰,闡述嚴謹,適于不同專業大學生的教學用書,亦 可 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領導干部及企業高管系統了解 創造和創新奧秘,從而提高創造、創新能力。本書引用大量科學家、發明家及作者本人的創造實例,系統闡述了行為創造學的基礎理論,按照循序漸進的思路構建框架,介紹了創造潛力及其開發、創造性思維及其訓練、創造原理及其技法、創造教育及其實施等內容。
莊壽強,中國礦業大學創造學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首屆中國發明協會高校創造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思維科學學會(籌)副秘書長;美國認證協會(ACI)中國區創造能力等級認證金牌講師;人事部國家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創造學主講教師;中國科協繼續教育中心知識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講師團兼職教授;首屆中國創造學會常務理事。 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行為創造學"。
莊壽強,中國礦業大學創造學教學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首屆中國發明協會高校創造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思維科學學會(籌)副秘書長;美國認證協會(ACI)中國區創造能力等級認證金牌講師;人事部國家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創造學主講教師;中國科協繼續教育中心知識創新與創造力開發講師團兼職教授;首屆中國創造學會常務理事。
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行為創造學"。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創造學的興起 一、創造學的誕生 二、創造學的含義 三、行為創造學的兩條基本原理 第二節 國外創造學的發展 一、美國 二、日本 三、蘇聯 四、其他 第三節 我國創造學的發展 一、創造學群的誕生和發展 二、高等學校的創造學研究 三、科研院所的創造學應用 四、企業和人事部門的創造學推廣 五、不同創造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六、創造學發展面臨的困境 第四節 學好創造學,勇當時代挑戰的先鋒 思考題 第二章 創造學概述 第一節 創造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一、創造學的研究內容 二、創造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創造學的理論體系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一、創造學的橫斷性 二、創造學的理論體系 三、創造學在學科分類中的位置 四、學科行為創造學 第三節 創造學與創新型 一、當前創新與創造在使用上的混亂 二、創新與創造的異同 三、創造學在建設創新型 中的作用 第四節 創造與其他相近概念的關系 一、創造與發明的關系 二、創造與發現的關系 三、創造與創作的關系 四、創造與創業的關系 五、創造與創意的關系 第五節 創造學發展簡史 一、萌芽階段(18世紀及其以前) 二、近代階段(19世紀至20世紀30年代) 三、現代階段(20世紀30年代以來) 思考題 第三章 創造潛力及其開發 第一節 創造潛力和創造能力 一、創造力概念使用上的混亂 二、創造潛力和創造能力 三、創造能力的實質及其經驗表達公式 四、創造潛力的普遍性和可開發性 五、創造能力的分類 第二節 創造潛力開發的原理和途徑 一、創造潛力開發的原理 二、創造潛力開發的途徑 第三節 決定創造能力的基本因素 一、知識因素 二、能力因素 三、人格因素 四、環境因素 思考題 第四章 創造性思維及其訓練 第一節 創造性思維概述 一、關于思維的基本概念 二、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和定義 三、創造性思維與邏輯思維的關系 四、邏輯思維在創造中的作用 第二節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 一、直觀思維形式 二、聯想思維形式 三、幻想思維形式 四、靈感思維形式 第三節 創造性思維的方向和結果 一、創造性思維的方向性 二、創造性思維的結果 第四節 創造性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激勵 一、創造性思考的重要性 二、創造性思考的方法 三、創造性思維的激勵 第五節 創造性思維的運行機制及其訓練 一、 小思維過程單元的提出及其意義 二、 小思維過程單元及其思維旋回 三、創造性思維運行機制及其訓練 思考題 第五章 創造原理及其技法 第一節 創造原理和創造技法概述 一、對一般創造學中創造技法含義的討論 二、創造原理的提出 三、創造技法的屬性 第二節 創造原理 一、聚合創造原理 二、還原創造原理 三、逆反創造原理 四、變性創造原理 五、移植創造原理 六、迂回創造原理 七、完滿創造原理 八、群體創造原理 第三節 創造發明技法 一、智力激勵法 二、設問法 三、聯想組合法 四、類比法 五、列舉法 六、形態分析法 七、系統提問法 第四節 利用專利進行創造發明 一、專利(權)的概念 二、專利文獻 三、利用專利進行創造發明 第五節 創造發明向創新轉化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全面考慮 二、用者評價 三、機理簡單 四、相對 優 五、力爭 先 六、相關共存 思考題 第六章 創造教育及其實施 第一節 創造教育概述 一、創造教育的含義 二、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 三、創造教育的意義 第二節 我國創造教育的發展 一、早期階段 二、近期階段 三、現代階段 第三節 實施創造教育的基本條件 一、富有創造性的教師 二、富有創造性的管理者 三、富有創造性的教材 第四節 創造教育的實施 一、創造教育的實施途徑 二、創造教育的實施內容 三、創造教育的實施階段 思考題 附錄1 創造性思維練習導引 一、思維發散性練習 二、擺脫習慣性思維練習 三、想象思維練習之一——假想性思維練習 四、想象思維練習之二——聯想思維練習 附錄2 自我格言和創造思緒 一、自我格言 二、創造思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