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大學計算機規劃教材:Excel與數據處理(第3版)》較全面地介紹了Excel2007在數據的組織、管理、計算、分析和程序設計等方面的強大功能,主要內容包括:Excel的工作表設計、數據輸入、數據格式化、數組公式、圖表應用、函數、名稱、表與結構化引用等基礎知識;工作表數據的排序、查找、透視、篩選和分類匯總等數據管理功能;數據審核、單變量求解、模擬運算、方案分析、規劃求解等數據運算和分析功能;Excel與外部數據交換,宏與VBA程序、窗體和Excel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第1章 EXCEL基礎
1.1 Excel操作基礎
1.1.1 Excel的啟動與退出
1.1.2 Excel 2007的用戶界面
1.2 構造第一個工作表
1.3 工作簿和Excel文件管理
1.3.1 工作簿與工作表的關系
1.3.2 創建新工作簿
1.3.3 保存和打開工作簿文件
1.3.4 文件格式與兼容性
1.4 公式和單元格引用
1.4.1 運算符及其優先級
1.4.2 單元格引用
1.4.3 內部引用與外部引用
1.5 函數簡介
1.6 定制工作環境
1.7 Excel幫助系統
小結
習題1
第2章 工作表數據輸入
2.1 Excel的數據類型
2.2 基本數據類型的輸入
2.2.1 輸入數值
2.2.2 輸入文本
2.2.3 輸入日期和時間
2.2.4 輸入公式
2.3 輸入相同數據
2.3.1 復制相同數據
2.3.2 用填充復制或Ctrl+Enter組合鍵輸入相同數據
2.4 編號的輸入
2.4.1 復制輸入連續的編號
2.4.2 用填充序列產生連續的編號
2.4.3 利用自定義格式產生特殊編號
2.4.4 利用自定義格式產生大數字編號
2.5 用“&”組合多個單元格數據
2.6 采用下拉列表進行數據選擇
2.7 利用公式與函數從已有數據表中進行查找輸入
2.7.1 利用IF()函數進行數據的轉換輸入
2.7.2 用VLOOKUP()函數進行查詢輸入
2.8 利用填充序列輸入數據
2.8.1 內置序列的輸入
2.8.2 自定義序列
2.9 行列轉置輸入
2.10 限定輸入數據的長度以及顯示提示和出錯信息
2.11 利用RAND()和INT()函數產生大批量的仿真數據
小結
習題2
第3章 工作表的日常操作
3.1 最小化功能區
3.2 工作表操作
3.3 單元格操作
3.3.1 工作表行、列操作
3.3.2 單元格操作
3.4 編輯工作表數據
3.4.1 使用快捷鍵
3.4.2 復制、剪切、移動、粘貼、撤銷、恢復
3.4.3 編輯欄
3.4.4 自動更正、單詞翻譯和漢字繁簡轉換
3.4.5 斜線表頭
3.4.6 單元格批注
3.5 查看工作表數據
3.5.1 全屏幕觀察工作表數據
3.5.2 按比例查看工作表數據
3.5.3 按打印的頁面布局查看工作表數據
3.5.4 按照打印的分頁預覽視圖查看工作表數據
3.5.5 從頁面布局和分頁預覽視圖返回普通視圖
3.5.6 在多窗口查看數據
3.5.7 在拆分窗口中查看數據
3.5.8 凍結行列標題查看數據
3.6 工作表打印
3.6.1 打印紙及頁面設置
3.6.2 打印預覽
3.6.3 縮放打印比例以適應打印紙大小
3.6.4 打印標題和頁碼
3.6.5 打印工作表的網格線和批注
3.6.6 打印整個工作簿、指定頁碼范圍或選定工作表區域、設置打印份數
小結
習題3
第4章 數據格式化
4.1 工作表的格式化
4.1.1 自動套用表格式
4.1.2 應用主題格式化工作表
4.1.3 應用單元格樣式格式化工作表
4.1.4 設置工作表的邊框和底紋
4.1.5 設置工作表的背景和水印
4.1.6 設置三維表格
4.2 單元格常用格式化命令
4.3 文本的格式設置
4.4 格式化數字
4.4.1 Excel的自動數字格式
4.4.2 使用系統提供的數字的格式
4.4.3 自定義格式
4.5 格式化日期
4.6 條件格式
4.6.1 Excel 2007條件格式概述
4.6.2 條件格式規則
4.6.3 自定義條件格式
4.6.4 條件格式規則的管理
4.7 自定義格式的應用
小結
習題4
第5章 數組公式、名稱與函數
5.1 數組公式及其應用
5.1.1 數組公式的應用
5.1.2 使用數組公式的規則
5.1.3 數組擴展
5.1.4 二維數組
5.2 公式的循環引用
5.3 名稱
5.3.1 名稱概述
5.3.2 名稱的定義
5.3.3 名稱應用舉例
5.3.4 定義常量名稱
5.3.5 名稱管理器
5.4 函數簡介
5.4.1 函數調用
5.4.2 函數輸入
5.5 使用EXCEL幫助理解函數
5.6 邏輯函數
5.6.1 比較運算和邏輯運算
5.6.2 邏輯函數AND()、NOT()、OR()、TRUE()、FALSE()
5.6.3 條件函數IF()
5.7 統計函數
5.7.1 匯總求和函數
5.7.2 平均值函數
5.7.3 統計個數的函數
5.8 數學和三角函數
5.8.1 幾個常用數學函數
5.8.2 應用實例1——用隨機函數產生大量的實驗數據,計算排名
5.8.3 用舍入函數解決計算誤差
5.9 日期及時間函數
5.9.1 概述
5.9.2 函數YEAR()、MONTH()、DAY()、NOW()、TODAY()
5.9.3 函數WEEKDAY()
5.9.4 函數NETWORKDAYS()
5.9.5 日期函數舉例——計算工齡、小時加班工資
5.10 字符函數
5.11 錯誤信息函數
5.11.1 Excel的常見錯誤信息
5.11.2 Excel錯誤信息函數
小結
習題5
第6章 圖表處理
6.1 認識Excel圖表
6.2 圖表類型
6.2.1 嵌入式圖表和圖表工作表
6.2.2 Excel標準圖表類型
6.3 圖表的建立
6.4 圖表設計
6.4.1 圖表布局
6.4.2 圖表標題和圖表式樣
6.4.3 修改圖表類型
6.4.4 數據系列操作
6.5 圖表布局
6.5.1 數據標簽
6.5.2 圖例和數據表
6.5.3 圖表網格線
6.5.4 坐標軸
6.6 格式化圖表
6.6.1 調整圖表大小
6.6.2 改變圖表對象的顏色、圖案、邊框的填充和效果
6.6.3 數據系列在縱坐標軸上的對齊設置
6.7 復雜圖表的建立
6.7.1 在圖表中添加漲跌柱線、垂直線、系列線和高低點連線
6.7.2 添加趨勢線
6.7.3 建立組合圖
6.7.4 建立雙軸圖
6.7.5 建立圖片圖表
6.7.6 建立甘特圖
6.8 圖表應用舉例
6.8.1 累計頻率分布圖和直方圖
6.8.2 一元回歸預測
6.8.3 創建動態圖表
6.8.4 數理統計的圖表應用
小結
習題6
第7章 數據管理與數據透視表
7.1 數據排序
7.1.1 排序規則
7.1.2 數值排序
7.1.3 漢字與字符排序
7.1.4 自定義排序次序
7.1.5 賬號、零件號等排序
7.1.6 多關鍵字排序
7.2 數據篩選
7.2.1 自動篩選
7.2.2 條件區域
7.2.3 高級篩選
7.3 數據的分類與匯總
7.3.1 分類匯總概述
7.3.2 建立分類匯總
7.3.3 高級分類匯總
7.3.4 嵌套分類匯總
7.3.5 刪除分類匯總
7.4 數據透視表
7.4.1 數據透視表概述
7.4.2 建立數據透視表
7.4.3 查看透視表中數據的具體來源
7.4.4 利用報表篩選創建分頁顯示
7.4.5 建立多字段的數據透視表
7.4.6 修改數據透視表的匯總函數
7.4.7 修改透視表數據的顯示方式
7.4.8 顯示數據項的明細數據
7.4.9 對日期進行分組透視
7.4.10 制作數據透視圖表
7.5 數據鏈接和嵌入
7.5.1 建立鏈接
7.5.2 將Excel的工作表或圖表鏈接到其他應用程序
7.5.3 修改與更新鏈接
7.6 合并計算
小結
習題7
第8章 動態報表與數據查找
8.1 表與動態報表
8.1.1 表
8.1.2 結構化引用和動態報表
8.2 D函數與動態報表
8.2.1 D函數簡介
8.2.2 D函數與表結合構造動態數據分析報表
8.3 查找大工作表的特定數據行
8.4 查找與引用函數
8.4.1 用LOOKUP()函數進行表查找
8.4.2 用VLOOKUP()函數進行表查找
8.4.3 用MATCH()和INDEX()函數構造靈活的查詢
8.4.4 用INDIRECT()函數和名稱查詢其他工作表中的數據
8.4.5 用CHOOSE()函數進行值查詢
8.5 用數據庫函數進行查找統計
8.6 用數組公式進行查找統計
8.7 查找和對比文本
小結
習題8
第9章 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
9.1 數據審核及跟蹤分析
9.1.1 追蹤引用單元格
9.1.2 追蹤從屬單元格
9.1.3 數據有效性檢驗
9.2 模擬運算表
9.2.1 單變量模擬運算表
9.2.2 雙變量模擬運算表
9.3 單變量求解
9.4 方案分析
9.4.1 方案概述
9.4.2 建立方案
9.4.3 顯示方案
9.4.4 修改、增加或刪除方案
9.4.5 建立方案報告
9.5 加載宏工具的安裝
9.6 規劃求解
9.6.1 規劃求解概述
9.6.2 建立規劃求解模型
9.6.3 規劃求解
9.6.4 修改資源
9.6.5 修改約束條件
9.6.6 規劃求解結果報告
9.6.7 求解精度及求解模型設置
9.6.8 求解不等式
9.7 數據分析工具庫
9.7.1 統計分析
9.7.2 假設分析
9.7.3 相關性分析工具
9.7.4 回歸分析
小結
習題9
第10章 EXCEL與財務分析
10.1 計算折舊的函數
10.2 投資函數
10.3 計算償還率的函數
10.4 債券分析函數
10.5 Excel財務函數應用
小結
習題10
第11章 EXCEL與外部數據交換
11.1 Excel與數據庫概述
11.2 Excel與外部數據庫
11.2.1 Excel可訪問的外部數據庫
11.2.2 訪問外部數據庫的條件
11.3 Microsoft Query
11.3.1 Microsoft Query概述
11.3.2 建立或指定Microsoft Query的數據源
11.3.3 用Microsoft Query向導進行外部數據庫查詢
11.3.4 操作Microsoft Query
11.3.5 在Microsoft Query中進行多表查詢
11.3.6 條件查詢
11.3.7 把Microsoft Query的查詢結果返回到Excel
11.4 Excel與其他文件類型的相互轉換
11.4.1 Excel和Web頁之間的轉換
11.4.2 Excel與Access數據交換
11.4.3 Excel與文本文件的數據轉換
小結
習題11
第12章 VBA程序設計
12.1 宏
12.1.1 錄制宏
12.1.2 編輯、查看宏代碼
12.1.3 宏的安全性配置
12.1.4 宏的保存
12.1.5 宏的執行
12.2 VBA程序設計基礎
12.2.1 數據類型
12.2.2 數組
12.2.3 對象、屬性和方法
12.3 子程序
12.4 自定義函數
12.4.1 函數結構
12.4.2 函數的編寫與保存
12.4.3 函數調用
12.5 VBA選擇結構
12.5.1 條件語句
12.5.2 分情況選擇語句
12.6 VBA循環結構
12.6.1 For循環結構
12.6.2 While…Wend循環結構
12.6.3 Do…Loop循環結構
12.6.4 數組在循環中的應用
12.7 模塊與變量的作用域
12.8 VBA自動宏
12.9 VBA與數據庫應用實例
12.9.1 數據庫接口ADO
12.9.2 應用ADO從數據庫中查詢數據到Excel中
小結
習題12
第13章 EXCEL信息系統設計
13.1 問題分析及數據表設計
13.2 VBA窗體設計
13.2.1 認識窗體
13.2.2 窗體設計工具箱
13.2.3 了解事件編程
13.2.4 設計錄像帶租借的會員管理窗體
13.2.5 設計錄像帶管理窗體
13.2.6 設計錄像帶借還管理窗體
13.3 設計系統控制窗體
13.4 創建系統登錄窗體
小結
習題1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