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十二五”規劃系列教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下冊)》是省精品課程配套教材,根據教育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有關“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指南”精神,結合國內外教材的內容和結構特點,以及作者多年來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經驗編寫而成。全書共6章,內容包括金屬切削理論基礎,金屬切削加工方法與裝備,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機床夾具,精密、超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模式等。在內容編排上,對目前仍在廣泛應用的常規工藝進行精選和保留,對過時的內容予以淘汰,增加了技術上較為成熟、應用范圍較寬或發展前景看好的“三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內容。同時,配有與教材內容一致的電子課件和書中所有插圖,以供授課教師參考。
《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十二五”規劃系列教材:機械制造技術基礎(下冊)》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專業、不同學時的機械類、近機類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高職工科院校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及機械制造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第1章 金屬切削理論基礎
1.1 基本定義
1.1.1 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
1.1.2 刀具角度
1.1.3 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
1.2 刀具材料
1.2.1 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1.2.2 常用刀具材料
1.3 金屬切削過程中的物理現象
1.3.1 金屬切削變形過程
1.3.2 切削力
1.3.3 切削熱與切削溫度
1.3.4 刀具的磨損與耐用度
1.4 切削條件的合理選擇
1.4.1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4.2 刀具幾何參數的合理選擇
1.4.3 切削用量的選擇
1.4.4 切削液的選擇
思考與練習題
綜合實訓
第2章 金屬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
2.1 金屬切削機床的基本知識
2.1.1 金屬切削機床的分類
2.1.2 金屬切削機床的型號
2.2 車削加工
2.2.1 車刀
2.2.2 車床及其附件
2.2.3 車削基本工藝
2.2.4 車削的工藝特點
2.3 銑削加工
2.3.1 銑刀
2.3.2 銑床及其附件
2.3.3 銑削的基本工藝
2.3.4 銑削的工藝特點
2.4 鉆削、鉸削加工
2.4.1 鉆孔
2.4.2 擴孔
2.4.3 鉸孔
2.5 刨削、拉削和鏜削加工
2.5.1 刨削加工
2.5.2 插削加工
2.5.3 拉削加工
2.5.4 鏜削加工
2.6 磨削加工
2.6.1 磨具
2.6.2 磨床
2.6.3 磨削的基本工藝
2.6.4 磨削的工藝特點
2.7 精整和光整加工
2.7.1 研磨
2.7.2 珩磨
2.7.3 超級光磨
2.7.4 拋光
2.8 齒輪齒形加工
2.8.1 銑齒
2.8.2 滾齒
2.8.3 插齒
2.8.4 齒形的精加工
2.9 數控機床加工
2.9.1 數控機床加工的基本原理
2.9.2 數控機床簡介
思考與練習題
綜合實訓
創新案例
第3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3.1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基本概念
3.1.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概念及組成
3.1.2 生產綱領與生產類型
3.1.3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3.2 零件工藝性分析與毛坯的選擇
3.2.1 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3.2.2 毛坯的選擇
3.3 定位基準的選擇
3.3.1 基準的概念及分類
……
第4章 機床夾具
第5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第6章 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模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