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創新型十二五系列規劃教材:宏觀經濟學》真正踐行了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就業的技能和本領的要求。《高等學校創新型十二五系列規劃教材:宏觀經濟學》在不改變宏觀經濟學核心理論的前提下,本著“必需與夠用”的原則對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了重組,介紹了大量的最新經濟學案例、經濟學故事;對中國現實中的諸多經濟現象和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梳理,其目的在于啟發和引導學生將理論應用于現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傊,這是一本既能夠介紹國內外當代經濟學研究成果,又從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出發,緊密結合中國現實,符合中國學生需要的教科書。
全書共11章,主要包括:走進宏觀經濟學、國民收入核算理論、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宏觀經濟政策、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失業與就業、開放經濟概論等內容。
第1章 走進宏觀經濟學
任務導入
1.1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1.1 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1.1.2 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關系
1.1.3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1.2 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3 宏觀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2章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任務導入
2.1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概述
2.1.1 國民收入核算的概念
2.1.2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2.1.3 我國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形成與內容
2.2 國內生產總值
2.2.1 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2.2.2 國內生產總值的缺陷
2.2.3 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
2.2.4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2.2.5 其他經濟總量指標
2.3 國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2.3.1 GDP核算方式的引出
2.3.2 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及其相互關系
2.3.3 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基本方法
2.4 國民收入的流轉及其恒等式
2.4.1 兩部門經濟循環模型與恒等關系
2.4.2 三部門經濟循環模型與恒等關系
2.4.3 四部門經濟循環模型與恒等關系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3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任務導入
3.1 均衡產出
3.1.1 基本假定
3.1.2 均衡的國民收入
3.1.3 投資等于儲蓄
3.2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3.2.1 消費函數
3.2.2 儲蓄函數
3.2.3 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
3.2.4 家庭消費函數和社會消費函數
3.3 現代消費理論
3.3.1 杜森貝里的相對收入理論
3.3.2 生命周期消費理論
3.3.3 永久收入消費理論
3.4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3.4.1 兩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決定
3.4.2 三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決定
3.4.3 四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決定
3.5 國民收入的變動:乘數理論
3.5.1 均衡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
3.5.2 兩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變動:投資乘數
3.5.3 三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變動:政府購買乘數、稅收乘數、政府轉移支付乘數與平衡預算乘數
3.5.4 四部門經濟中的乘數
3.5.5 乘數理論的適用性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4章 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任務導入
4.1 投資的決定
4.1.1 投資的含義和分類
4.1.2 投資的影響因素
4.2 產品市場的均衡:IS曲線
4.2.1 IS曲線及其推導
4.2.2 IS曲線的移動
4.2.3 IS曲線的數學表達式
4.3 利率的決定
4.3.1 貨幣需求
4.3.2 貨幣供給
4.3.3 貨幣供求均衡和利率的決定
4.4 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4.4.1 LM曲線及其推導
4.4.2 LM曲線的移動
4.4.3 LM曲線的數學表達式
4.4.4 LM曲線的斜率與LM曲線的三個區域
4.5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4.5.1 IS-LM模型
4.5.2 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均衡的調整
4.5.3 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均衡的變動
4.6 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5章 宏觀經濟政策
任務導入
5.1 宏觀經濟政策概述
5.1.1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
5.1.2 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5.2 需求管理一:財政政策
5.2.1 財政政策的內容與運用
5.2.2 內在穩定器
5.2.3 財政政策效果
5.2.4 凱恩斯主義的極端情況
5.2.5 擠出效應
5.3 需求管理二:貨幣政策
5.3.1 貨幣政策的基本知識
5.3.2 貨幣政策工具及運用
5.3.3 貨幣政策效果
5.3.4 古典主義的極端情況
5.3.5 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5.4 供給管理政策
5.4.1 收入政策
5.4.2 指數化政策
5.4.3 人力政策
5.4.4 經濟增長政策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6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任務導入
6.1 總需求曲線
6.1.1 總需求和總需求函數
6.1.2 總需求曲線數學方程
6.1.3 總需求曲線的圖形推導
6.1.4 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進一步解釋
6.1.5 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6.2 總供給曲線
6.2.1 宏觀生產函數與潛在產量
6.2.2 勞動市場
6.2.3 總供給曲線的導出
6.2.4 總供給曲線的移動
6.3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6.3.1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6.3.2 總需求曲線變動對均衡產出和價格水平的影響
6.3.3 總供給曲線變動對均衡產出和價格水平的影響
6.3.4 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同時變動對均衡產出和價格水平的影響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7章 經濟增長理論
任務導入
7.1 經濟增長概述
7.2 經濟增長的源泉
7.3 經濟增長模型
7.3.1 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假定
7.3.2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
7.3.3 穩態分析
7.3.4 穩態的變化
7.3.5 資本黃金分割律
7.3.6 考慮到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理論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8章 經濟周期理論
任務導入
8.1 經濟周期概述
8.1.1 經濟周期的含義
8.1.2 經濟周期的階段和特征
8.1.3 經濟周期的類型
8.2 經濟周期理論回顧
8.2.1 消費不足論
8.2.2 投資過多論資本短缺或消費過多
8.2.3 純貨幣危機理論
8.2.4 熊彼特的“創新”經濟周期理論
8.2.5 政治經濟周期理論
8.2.6 農業收獲理論
8.2.7 心理因素理論
8.3 現代經濟周期理論
8.3.1 加速原理與加速數
8.3.2 加速原理對投資的作用過程
8.3.3 乘數-加速數原理與經濟周期
8.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周期波動與宏觀調控
8.4.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宏觀經濟波動分析
8.4.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波動的特點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9章 通貨膨脹理論
任務導入
9.1 通貨膨脹的含義及其類型
9.1.1 通貨膨脹的含義
9.1.2 通貨膨脹的類型
9.2 通貨膨脹的衡量
9.2.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9.2.2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9.2.3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9.3 通貨膨脹的成因
9.3.1 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
9.3.2 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9.3.3 結構性通貨膨脹
9.4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
9.4.1 通貨膨脹對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的影響
9.4.2 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9.4.3 通貨膨脹的皮鞋成本和菜單成本
9.5 抑制通貨膨脹的方法
9.5.1 抑制總需求
9.5.2 穩定總供給
9.5.3 其他措施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10章 失業與就業
任務導入
10.1 失業概述
10.1.1 失業的含義
10.1.2 失業的種類
10.1.3 充分就業與自然失業率
10.1.4 失業的原因
10.1.5 失業的損失
10.1.6 失業的治理
10.2 我國失業與就業問題
10.2.1 我國失業的現狀及其嚴峻性
10.2.2 我國就業管理體制的變革
10.3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10.3.1 菲利普斯曲線
10.3.2 菲利普斯曲線的變化及其解釋
10.3.3 滯脹與美國的新經濟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第11章 開放經濟概論
任務導入
11.1 國際收支與匯率
11.1.1 國際收支平衡表
11.1.2 匯率理論
11.1.3 凈出口函數
11.1.4 資本的國際流動:資本凈流入函數
11.1.5 國際收支的平衡
11.2 IS-LM-BP模型
11.2.1 BP曲線
11.2.2 擴展的IS-LM模型:IS-LM-BP模型
11.3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11.3.1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宏觀經濟政策作用機制和效果
11.3.2 浮動匯率制度下的宏觀經濟政策作用機制和效果
經濟學巨匠
自我測試
案例分析
拓展訓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