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稅制度的改革和金稅三期的上線,企業對出納執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本書以出納員崗位能力為編寫依據,適應會計教育課程改革,力圖充分反映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實踐要求,用真實企業崗位能力需求來引導會計教學行業改革。本書共七個項目,涵蓋會計基礎知識認知、復式記賬法、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收入、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和財務軟件知識等內容。本書特色主要有兩點:一是結合實際,按照企業實際工作中出納員崗位執業要求編寫;二是內容前沿,書中會計處理按照目前適用的會計準則進行處理。本書可以使讀者盡快掌握出納崗位的相關技能,達到畢業即可上崗的水平。
本書適用于財會及相關專業在校學生及其他有志于從事會計職業的自學人士。
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鼓勵行業企業參與到專業人才評價中來,建立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制度,發揮多元評價主體作用。
隨著國家創新創業戰略的推進、財稅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金稅三期部署效果的逐漸顯現,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且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執業能力、綜合素養等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社會迫切希望有既可科學評價會計專業執業水平、又能引領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的評價體系和標準。
經多方調研、評估,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聯合稅友集團開發的CMAC認證體系特別符合現階段我國會計專業崗位能力認證的需求,符合企業用人的能力與素養要求。
CMAC是會計能力成熟度認證的簡稱,是根據會計崗位職責和崗位能力的要求,分崗位逐級遞進,采用理論與實務、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認證體系。
CMAC認證基于各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財稅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工作方法和習慣、工具軟件使用等能力維度,構建以會計、財務、 稅法、經濟法、金融結算等法律、法規、準則、制度、規則、指南為基礎;以試題庫、案例庫為載體;按照最小顆粒度為知識點與試題聯動掛鉤為原則;運用大數據采集分析手段,憑借開放又不失嚴謹的認證機制,進行數據化評價。CMAC 認證有利于整體上提升會計人員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增強會計從業人員和工作者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
CMAC系列叢書根據CMAC認證崗位(實習會計、出納、初級稅務專員及代理記賬師)能力指標配置相關的教學內容。
本書依據出納崗位能力指標編寫相關的財稅專業知識。全書共分七個項目,以會計實習員崗位能力需要的財稅專業知識、銀行結算為主線,進行系統的展示。七個項目的內容分別是會計基礎知識認知、復式記賬法、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收入、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和財務軟件知識。
本書的特點是與實際出納崗位的專業技能要求高度吻合,實用性強。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可以掌握實際工作中出納員崗位所需的財稅專業知識,勝任該崗位。
本書由多名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教授及高校老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編寫,還得到稅友軟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李高齊總經理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本書由王國海、曹雪暉擔任主編;由黃燕、王舟輝擔任副主編。參與編寫的人員還有林霜、沈幸、董陽陽、王偉麗、鐘雅蘭、姚經緯、余瀟、耿景瑞、石峰、陸飛、陳勝明、耿艷彩、趙英麗、宋彩玉和陳清珠。本書由李高齊擔任主審。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優秀的論著和相關文獻資料,在此對上述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鑒于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收政策的動態性,書中仍難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日后補正修訂。
項目一 會計基礎知識認知1
任務一 了解職工薪酬1
任務二 了解外匯結算10
任務三 了解固定資產16
項目二 復式記賬法25
任務一 了解復式記賬法25
任務二 了解收付記賬法31
任務三 掌握平行登記法34
項目三 會計賬簿39
任務一 了解會計賬簿39
任務二 學習會計賬簿的內容、啟用與登記規則45
任務三 掌握會計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49
任務四 學習會計賬簿的更換與保管55
項目四 財產清查59
任務一 了解財產清查59
任務二 掌握財產清查的方法64
任務三 掌握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69
項目五 收入78
任務一 了解收入的概念78
任務二 掌握收入的會計處理81
任務三 掌握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和銷售折讓的處理90
項目六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100
任務一 了解支付結算辦法100
任務二 學習匯票104
任務三 學習本票122
任務四 學習支票126
任務五 學習銀行結算賬戶管理130
任務六 學習國內信用證結算141
任務七 學習銀行卡業務管理145
任務八 了解儲蓄管理148
任務九 了解銀行法153
項目七 財務軟件知識166
任務一 了解財務軟件166
任務二 學習會計核算軟件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