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經濟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經濟學教師、經濟學愛好者等
本書是繼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后,又一部經濟學經典巨著。以聯系實際見長,并融入了當前流行的 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理論。深入淺出地將經濟學原理通過故事娓娓道來。
前言(宏觀)
我們撰寫《經濟學(宏觀部分)》一書的目的在于,向經濟學教師提供參考資料,讓學生保持參與感,并在介紹經濟學思想的重要新觀點的同時,傳達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幫助學生將經濟學作為理解、分析并且解決所處群體和全世界問題的主線。
我們為什么講授經濟學
經濟學有助于我們解決問題。
經濟學原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日常生活并做出反應。經濟學觀念也有助于我們應對大的挑戰,比如完善醫療制度、保證政府的償債能力。我們將向學生展示經濟學觀念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同時我們將提供一系列對實際生活的觀察,以培養學生的經濟學直覺。
如何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包含在我們每一章的內容之中,而經濟學思維是解決諸多難題的主線,這一觀念將貫穿本書的始末。這種引人注意的、以問題為導向的做法直入主題,能夠簡化經濟學基礎概念的教學,使之更為流暢,并且這種方式也更為學生所接受。本書能夠向學生傳達一種直觀感受,即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至關重要。教師和學生將會發現他們所學到的內容并非紙上談兵,而能夠破除書本知識與本國以及世界問題之間的障礙。
我們在介紹概念時采用具體且直觀的方式,在討論問題時也總是切合實際并盡可能使之生動有趣,這樣一來,在課堂上運用學習材料就更加容易。所有的章節都圍繞著相似的課程體系進行組織安排,同時增加學生通常認為過于抽象和簡化的概念的經驗背景介紹。本書的創新和經驗導向讓我們可以對許多最新研究的有趣發現兼容并蓄,同時也可以對不同領域如博弈論、金融學、行為經濟學以及政治經濟學的內容旁征博引。這種做法在注重深入淺出的解釋的同時,將經濟學入門概念與經濟學研究的重大發現聯系在一起。
在每一章中,我們都力圖做到如下三點:
展示經濟學如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本書將經濟學當作解釋現實中人們的決策的方法,并介紹了解決不同類型問題的一系列工具,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我們將向學生展示經濟學可以讓世界更美好,同時引導他們就究竟什么是“更好”得出自己的結論。
傳授可以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分析工具的經濟學原理。本書重點關注了與學生的經歷有共鳴的案例和問題。首先是列舉實際應用,這些應用深化了學生所學到的不同工具之間的關聯。引人入勝的經驗案例將貫穿始終,其應用解釋了基本經濟學原理設法解釋的難題、異常現象和可能性。本書的首要目標是保證學生形成基本的經濟學直覺。
關注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的問題。學生所生活的世界是數字化和全球化的。我們意識到他們見聞廣博并且對身邊的事情和國際問題事事關心。《經濟學(宏觀部分)》將以美國作為典型例子,放眼國際視野。我們立足于核心的經濟學原理,同時也與學生分享某些擴展經濟學理論“基礎”的新觀點。我們將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提出并解釋博弈論、行為經濟學的興起以及實驗和實證分析方法。
我們十分高興能夠通過一些獨立的章節深入探討經濟學的某些新課題,這種做法秉承了我們將經濟學作為解決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一理念。我們發現許多課題,諸如政治經濟學、博弈論、行為經濟學以及不平等,在本科生課程中越來越重要,而大多數非專業人員通常會忽略這些重要的概念。因此,我們感到亟須向教師們提供如何與學生分享新觀點和證據的方法。我們知道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特別精心地選擇所涵蓋的材料。基于此,我們在思考如何向學生介紹當前某些經濟學的前沿和最令人興奮的內容時,特別榮幸地得到了多位教師的指導。
我們相信你會發現這本《經濟學(宏觀部分)》的分析和寫作風格十分清晰簡潔、容易理解,且閱讀起來也會使人樂在其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經濟學的興趣,即使他們選擇了其他研究領域,也能夠讓他們受益匪淺。
動機
我們是誰
《經濟學(宏觀部分)》這本書是基于我們作為經濟學家、大學教師以及政策顧問的親身經歷寫作而成的。我們主要供職于大型研究型大學,也為非政府組織、政府、國際機構、捐贈機構以及私人企業提供建議。我們的許多研究都涉及弄明白如何完善真實市場的運作形式。我們與美國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六個大洲檢驗了許多經濟學的前沿觀點。《經濟學(宏觀部分)》一書基于以上研究的精髓,同其他相似的研究一樣,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與現實問題交鋒的過程,并利用分析工具設計有效的方案,最終得出解決之道及其原因所在。
我們為什么寫這本書
這本書寫作過程中最愉快的部分之一就是與全美各地的教師共度的時光。我們因他們的創造力和熱情而深受啟發,并從他們的教學觀念中受益匪淺。我們通常會詢問的一個問題是這些教師最初為何會對經濟學產生興趣。我們深有同感的一種常見的回答是,為經濟學這一社會科學的力量和邏輯所吸引。我們也經常聽到另一種略有不同的回答:經濟學思維能夠把復雜的生活梳理得井井有條,無論是生意、政治還是日常生活方面。我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讓教師能夠與自己的學生分享有關經濟學為何重要的以上兩種認識。
總而言之,《經濟學(宏觀部分)》一書將為學生分析即將面臨的生活中的重大問題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希望,他們在本書中所學到的工具,無論大小,都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批判性地認識所處的環境,并且生活得更幸福。
迪恩·卡爾蘭
耶魯大學
喬納森·默多克
紐約大學
迪恩·卡爾蘭
迪恩·卡爾蘭(Dean Karlan)是耶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扶貧創新行動(IPA)的主席和奠基人。迪恩于2002年創立IPA,這一組織致力于兩個目標:尋求有效抗擊全球性貧困和其他社會問題的措施,而后進行大規模推廣。目前IPA在超過45個國家開展行動,在全球擁有超過800名員工。迪恩的個人研究主要是利用現場實驗研究小額信貸的運作以及如何讓它更有效地發揮作用。他的研究借鑒了行為經濟學的概念,還覆蓋了籌款、選舉、健康以及教育等領域。他在近期的工作中探討了小額貸款對貧困群體生活的影響,并且致力于在美國創造出更好的金融產品幫助人們管理債務。迪恩也是stickK.com的總裁和聯合創始人,這一網站旨在幫助人們通過承諾合約實現個人目標,比如減肥或者及時解決某一難題。迪恩是斯隆基金會研究員,并于2007年獲得美國青年科學家及工程師總統獎。他是《發展經濟學雜志》(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的聯合主編,也是《美國經濟雜志:應用經濟學》(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他擁有弗吉尼亞大學學士學位、芝加哥大學MPP和MBA學位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2011年,他作為共同作者撰寫了《不流于美好愿望:改進全球貧困群體借款、儲蓄、耕耘、學習和健康生活的方式》(More Than Good Intentions:Improving the Ways the World’s Poor Borrow,Save,Farm,Learn,and Stay Healthy)一書。
喬納森·默多克
喬納森·默多克(Jonathan Morduch)是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事業研究生院的公共政策和經濟學教授,致力于研究擴展金融前沿的創新活動以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和不平等。喬納森曾在亞洲生活和工作。他在近期的研究中用超過一年時間跟蹤觀察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以及紐約的家庭如何應對經濟波動。這一研究的思路源自《窮人的投資組合:世界上的窮人如何一天只用2美元生活》(Portfolios of the Poor:How the World’s Poor Live on $2 a Day)(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9)一書該書介紹了孟加拉國、印度以及南非的家庭如何設計出不同的方法,在一年里每天僅用2美元甚至更少的錢生活,喬納森是此書的合著者。喬納森對金融市場的研究被收錄在《小額信貸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和《在全世界推行銀行服務》(Banking the World)兩本書中,這兩本書均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在紐約大學,喬納森是金融服務行動中心的常務董事,這一中心為擴展低收入群體獲得金融服務渠道的相關研究提供支持。喬納森的觀點在他與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中得以付諸政策。2009年,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授予喬納森名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小額信貸領域的成就。他在布朗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在哈佛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卡爾蘭和默多克相識于2001年,并自那時起就成為朋友和同事。在寫這本書之前,他們曾合作開展了關于金融機構的研究。他們共同撰寫了面向中產階級和貧困群體的金融渠道的新方向。他們在秘魯建立了一個實驗室,研究金融貸款合約對婦女創辦小企業的激勵。2006年,他們與森德希爾·穆萊納桑(Sendhil Mullainathan)一道創辦了金融服務行動中心,這一中心致力于探索為全球近一半缺乏銀行服務的成年人提供金融解決方案。這本書反映了他們運用經濟學解決日常生活和大千世界中的難題的共同熱情。
譯者簡介
賀京同
博士,南開大學英才教授,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南開行為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美國University of Minnesota訪問學者,美國Brown University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是國內較早從事行為經濟學方面研究的學者之一,翻譯和主持翻譯了與行為經濟學相關的著作十多部。曾在《經濟研究》《新華文摘》《光明日報(理論版)》《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等研究課題十余項,主講課程包括“高級行為經濟學”“高級宏觀經濟學”和“數理經濟學”等。
目 錄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經濟學的主線
新式教學方法
補充材料
致謝
第三部分 宏觀經濟學的數據
第7章 國民財富的核算 2
學習目標
7.1 衡量一個經濟體 3
7.2 GDP核算的方法 6
7.3 利用GDP進行不同經濟體間的比較 11
7.4 GDP度量的局限性 16
7.5 結論 21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8章 生活成本 30
學習目標
8.1 生活成本 31
8.2 度量價格隨時間的變化 32
8.3 價格指數的應用 37
8.4 不同地區價格差異的計算 43
8.5 結論 47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資料來源
第四部分 經濟增長與失業
第9章 經濟增長 54學習目標
9.1 歷史上的經濟增長 55
9.2 生產率的決定因素 58
9.3 增長與公共政策 63
9.4 結論 68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10章 失業與勞動需求 73
學習目標
10.1 定義和衡量失業 74
10.2 勞動市場的均衡 79
10.3 失業的類型 81
10.4 關于失業的公共政策和其他影響因素 83
10.5 結論 89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第五部分 處于短期和長期中的經濟
第11章 總需求和總供給 96
學習目標
11.1 把所有要素加在一起 97
11.2 總需求 98
11.3 總供給 102
11.4 經濟波動 107
11.5 公共政策的作用 114
11.6 結論 116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第12章 財政政策 121
學習目標
12.1 財政政策 122
12.2 乘數模型 130
12.3 政府預算 134
12.4 公債 136
12.5 結論 139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六部分 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
第13章 金融學基礎 146
學習目標
13.1 金融市場的作用 147
13.2 借貸市場:一個簡化的金融市場 149
13.3 現代金融體系 155
13.4 資產評估 162
13.5 金融的國民核算方法 165
13.6 結論 167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14章 貨幣和貨幣體系 174
學習目標
14.1 何為貨幣 175
14.2 銀行與貨幣創造過程 179
14.3 管理貨幣供給:美聯儲 185
14.4 貨幣政策的經濟效應 191
14.5 結論 196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15章 通貨膨脹 201
學習目標
15.1 變動的物價水平 202
15.2 我們為什么關注價格水平的變化 208
15.3 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 216
15.4 結論 222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16章 金融危機 228
學習目標
16.1 金融危機的起源 229
16.2 大衰退:金融危機案例研究 233
16.3 結論 244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第七部分 國際政策議題
第17章 開放市場下的宏觀經濟學 250
學習目標
17.1 商品與資本的國際流動 251
17.2 國際資本流動 257
17.3 匯率 261
17.4 全球金融危機 271
17.5 結論 273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資料來源
第18章 發展經濟學 279
學習目標
18.1 發展與可行能力 280
18.2 發展經濟學的基本要素 282
18.3 援助能做什么 290
18.4 結論 299
關鍵術語/本章概要/復習題/
問題和應用/本章尾注/
本章資料來源
術語表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