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竇警凡《歷朝文學史》、林傳甲《中國文學史》和龔啟昌《中國文學史讀本》三部書的合集,從光緒二十三年(1897)至1935年,三部文學史的撰述時間先后共歷近40年。 竇警凡《歷朝文學史》撰述于1897年,初版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是真正的第一部由國人自著的文學史教材。全書包括六個部分,分述漢語文化史上的文字、音韻、訓詁、經、史、子、集諸內容。 出版于1904年的林傳甲《中國文學史》是作者依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為優級師范生公共科文學課程而編寫的教材,“為練習文法之用”,
本書隸屬“民國時期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叢刊”。《中國文學史》是葛遵禮所著,全書分十三篇,上起三代,下迄現代,概述各種文學源流,并列舉主要作家、作品。語言簡練,條理清晰。《中國文學史要略》是朱希祖所著,全書分六期,以較為純粹的廣義文學觀,梳理上古至清代文學的沿革流變,精要闡釋集部以外文體的文學屬性,有講義性質。
歐陽溥存所著《中國文學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初版。本書分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編,分別以秦、隋、明為斷代界限,較為明晰地反映了古代文學發展歷程。本書非止于敘論詩、詞、曲、賦等文學文體之流變,于經學、史學之文體亦頗有涉及。這與其對于20世紀初風行的“純文學”觀念持有審慎客觀的態度、 又曾師從晚清著名經學家皮錫瑞(著有《經學歷史》)不無關系。金毓黻曾評價此書:“既具古今之要刪,復極文學之能事,讀之不忍釋手,此亦可誦之名著也。”高丕基所著《中國文學史》,也分為上古、中古、近古、
《新著中國文學史》是一部采用了“純文學史觀”的“純文學”著作,其中的戲曲內容也反映了這種理念。全書共十編,自先秦迄現代。全書基本上是按“文學性”來定位布局,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曲四大塊,尤重小說和戲曲。胡云翼認為中國文學與政治有著密切而不可分離之關系,這一觀點對當時乃至今后文學史體例的編著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本書中,胡云翼對普通所認定的文學史的敘述,抱持謹慎、客觀、求信的態度;對于文學史的批評,盡量求其正確,恰合于現代的文學賞鑒觀念。
本書收錄了季老六之夢、宇宙里的昆城、落日珊瑚、海邊的向日葵、穿越夜晚的寧靜等中篇小說作品。
本選題是蘇東坡一生的傳略,也是作者尋訪蘇東坡遺跡的游記,還是蘇東坡詩詞文章的賞析,還是作者跨越千年與蘇東坡的對話私語。作者是詩人,也是蘇東坡的研究者和追隨者。全書以作者尋訪蘇東坡一生的十余處關鍵行跡為主線,將蘇東坡的政治活動、詩文字畫、逸聞趣事等融合其間,用當代詩人的感知方式帶領讀者尋訪一千年前蘇東坡的生命足跡。書中配有大量高清圖片,包括蘇東坡本人及與其相關的同時代及其后的書法、繪畫作品和古刻本書影,以及作者尋訪過程中拍攝的遺跡現場的照片。這些圖片既是對正文的補充,又提供了相對獨立的信
本書分講解詩律教程、詞律教程和商論三部分,內容包括:詩律的形成;詩律的聲韻標準;四聲與平仄;韻部;律詩和絕句;聲病;結構與對偶等。
本書按不同主題分為“親愛的孩子”“教養的藝術”“殷切的叮嚀”“慶幸有過這樣的父母”四章,收錄了名家散文,包括豐子愷的《從孩子得到的啟示》、老舍的《有了小孩以后》、魯迅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梁啟超的《怎樣的涵養品格和磨練智慧》、許地山的《落花生》等。
本書是作者扈學秋近年來的散文作品集。全書未分輯,大多是作者對生活的點滴記錄及感 花》《學會和時間做朋友》等文章,都包括了生活中的插曲樂趣、柴米油鹽中的人間煙火 句,都在安撫今天,一篇一篇的文章,都在期待明天。涵蓋人生哲理,淺入深出,耐人尋 錄著作者的生活時光,也記憶著這個時代。快樂的時光永遠都是那么短暫,越是短暫卻越 者的生活有所啟迪。
這是一部橋梁書,書中神奇的草藥婆婆是中草藥文化的化身,她無時無處不在,就像開遍世界每個角落的魯冰花。大地上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都是草藥婆婆守護一方平安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