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傳》是賈平凹出版的第20部長篇小說,入選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河山傳》時間跨度為一九七八年到二〇二〇年,交織記述了洗河等農村青年到西安奮斗的歷程,和羅山等企業家起落的經歷。洗河從秦嶺下的農村到西安謀生,結識企業家羅山,做了羅山馬仔。羅山與同是企業家的好友蘭久奎一起在秦嶺腳下建別墅三棟,派洗河去做保安。別墅是他們忙碌工作之外棲息之地,也是官商勾結、藏污納垢之所,一時底層人士、商界精英、政治掮客、高級官員紛紛登場……賈平凹以兩個代表群體的命運來書寫國家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生動
本書分為四卷,分別為:卷一寂然錄、卷二慰藉書、卷三孤影集、卷四空山賦。在四卷內容中,詩人張偉鋒以云南的山為宏大背景,關注山川草木、自然萬物,聚焦人的精神世界圖譜,運用豐富的取材、敏銳的感知、樸實的表達等方法,對人類世界的焦慮與沖突、表象與內在進行了整體的觀察和廣泛的考量。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小說以寫實主義的手法描繪了人們在面對“功名富貴”時的不同表現,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同時熱情地歌頌了那些不慕榮利、不隨流俗、講求文行出處的人生選擇。本書從江南人文、家世生平、儒林寫真、諷刺藝術等多個方面,對《儒林外史》這部小說進行解讀。
《黃燦然的詩》是“藍星詩庫·典藏版”叢書中的一種。詩集收入作者1990年代以來,各個重要創作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自我認可度較高的作品200余首。此次再版,在舊版的基礎上增刪了三分之一的內容,使得詩集更加豐富、完善。通過這些近三十年來創作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詩人創作歷程的各個階段、各個局部的變化軌跡,以及從整體風格、詩藝元素、想象力方向,到哲思范圍、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進化的蛛絲馬跡。
本書內容包括:繁星、春水、迎神曲、送神曲、一朵白薔薇冰神、病的詩人(一)、詩的女神、謝思想、假如我是個作家、“將來”的女神向往、不忍、哀詞、十年等。
因意外破獲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輔警邰曉陽,被分配到小滿派出所打擊隊工作。邰曉陽小名太陽,人如其名,性格熱情陽光,他篤信正義,要將每件事都做對做好,這股執拗勁兒讓他在一般人眼里顯得有些另類。在他的想象中,到了打擊隊定能懲奸除惡、一展身手,不料遭遇了諸多挫折,他發現隊里的其他成員因各種原因淡化了理想信念,于是太陽更加努力地發光發熱,幫助隊友。而與此同時,一系列案件接連發生,他們屢破積案讓隱形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打擊隊不失時機同仇敵愾,以合力對罪惡重
本書收錄作者近二十年來從事社會教育、文化文藝工作時,所撰寫發表的文章,均系作者對家庭、社會生活、青少年教育等領域的所思所感,分為上下兩部。上部主要體現生命和城市的變遷變化,多為隨筆、雜記,包含《城市》《家庭》《所遇》《旅行》《片羽》五章節;下部聚焦作者從事社會公益教育過程中,對音樂、文化、文學等的評論,分別以樂、文、藝、教、傳五部分輯入。
本書是關于黑龍江文學發展現狀的年度報告。報告分門別類地對全省文學創作、重大文學現象、熱點問題、文學平臺、地市特色文情進行了全面梳理、概括、評價、預測。對黑龍江文學館、蕭紅故居紀念館面向大眾服務社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熱潮,對黑龍江文學創作活動進行總結概括。突出年度文學基本風貌、客觀走向及其發展演進中的主要特點和存在問題。 本書圍繞黑龍江文學發展新動態、新特點展開分析評述。突出原創性、時效性、權威性、前沿性等特點,以體現豐富的信息量、顯著的前瞻性和獨特的地域風格為報告宗旨。 本書對智助黑龍江文
“流寓”是人類歷史上常見的生存狀態,也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作為精神文化產品的主要創作者,中國古代士人出于種種原因,常常不得不進行千里迢迢的流浪和遷移。當他們歷經數月甚至數年的旅途艱辛,見識到迥異于家鄉的風物景觀和社會習俗時,其內心產生的震蕩是巨大和深刻的。在自然環境、生存狀態驟變的雙重壓力下,他們創造了大量的文化精品。同時,漫長的行旅體驗與寓居異地的文化創作客觀上也促進了地域間的文化傳播,加強了文化的跨地域融合。 本書聚焦于唐代西南地區的流寓現象,在梳理唐代西南地區地理交通的基礎
本書集合了作者從2018年以來所做的近500首詩歌作品, 分為古體詩與現代詩, 記述的是作者工作與生活中的要聞要事。寫詩的目的是記事, 是發表當時當刻的感受與感慨。以瑣事記錄人生, 以詩詞記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