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是題畫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共出現題畫文 1918 篇,題畫詩 3041 題 4045 首,題畫詞 113 首,數量遠超于前代,是題畫文學發展史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本書即以南宋題畫文學為研究對象,對題畫文學史進行系統梳理和考察,首次提出南宋實際上可以被稱為中國題畫文學的自覺時期。
《視履類編》二卷,明代李同芳撰。李同芳為萬歷朝進士,官至山東巡撫。視履出自《易經·履卦》,有回顧自己生平的含義,是一部自傳性質的筆記。
全書分門別類記述了作者自己親身參與的善跡,分為惇倫、睦族、攻苦、貞教、勵節、持廉、守禮等共四十門,六百則。每則自成一體,數十字至數千字不等,內容既有家長里短、人情往來,亦記錄官場浮沉、朝堂議事等,并有作者的矜夸自評,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涉及的明代重要人物有張居正、申時行、沈一貫等等。
《視履類編》見錄于《四庫全書總
王蒙的演講縱橫古今中外,知識含量豐富,案例故事眾多,思想深邃,妙趣橫生。內容涉及如何正確看待中華傳統文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如何認識中華文明的特性、如何進行文藝創作,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全書通俗生動,值得一讀!
王蒙是一個怎樣的作家?除了他的作品,讀者還可以從《我眼中的王蒙》來了解這位人民藝術家。《我眼中的王蒙》收錄了三十余篇他人對王蒙的評述文章,這里既有劉心武、舒婷、賈平凹這樣的知名作家同行;也有王山、單三婭等王蒙的家人,還有王蒙在新疆結交的少數民族友人、王蒙作品的編輯、在海洋大學授業的學生,等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通過這些人的筆觸,為讀者展現了一個更多面、更立體、更豐富的作家王蒙,為走進王蒙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
本書為注冊會計師(CPA)系列長篇小說中的一部,講述的是房地產審計的故事:信達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接受政府委托,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神集團對住進郊區農場棚改現場,與不法開發商斗智斗勇,查證質量隱患等問題,揭露了郊區農場破產中國有資產流失弊端,維護了國家和農場職工的權益,作品突出了維護國家利益,內容積極向上。。
本書一方面從中國傳統的文學體裁出發,提取金庸小說中的詩詞、散文、歌賦、對聯等內容,分析其與中國文學的內在關聯及文藝價值;另一方面從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時代背景切入,探究金庸的文學思想及其作品在中國文學發展脈絡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語言通俗易懂,是品讀金庸作品和中國傳統文學的“小書”。
本書是作者王立創作的一部文學隨筆集,對所涉獵的中外小說、網絡小說予以述評,融入自己的感悟與感想,力求在閱讀中有自己獨到的解讀與精細的把握。全書共分為四卷:第一卷為外國小說評論,第二卷和第三卷為中國小說評論,第四卷則是網絡小說評論,整部圖書匯集了作者從上世紀末至今創作的70多篇讀書隨筆心得,評論視角獨特,文字功底深厚,涉及文學作品廣泛,對引導民眾廣泛閱讀各類小說作品、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全書共十九章,以科爾沁旗草原為背景,講述了丁氏家族幾代人的命運變遷,展示了二十世紀東北黑土地的歷史轉折與滄桑巨變。小說的主人公丁寧,接受了科學文化教育的洗禮,懷著一腔熱血回到家鄉,本想做成一番事業,卻處處碰壁,幾經煎熬只能出走遠方。小說氣勢宏大,脈絡繁雜,展示了近代東北農耕社會的歷史斷面,刻畫了個性鮮明的各色人物,是一部具有史詩般風格的宏偉著作。
本書是一本旅行游記。作者和小伙伴們從拉薩出發,后沿新藏線進入阿里,完成岡仁波齊轉山、游歷邊境小城普蘭、札達、古格王國遺址,隨后從新藏線(219國道)進入新疆。旅途中遇到的熱情的卡車司機、小商販、工程隊、客棧老板等,從作者和他們的相處和談話中呈現給讀者人間百態,作者不僅描繪了沿途的風景,也展現了旅途中的艱難與樂趣,融入了對生活的思考,文字坦蕩,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此書以時間為序,詳細記錄了作者從從藏南到北疆沿途搭順風車背包旅行的特殊經歷,包括對于沿途見聞、心路歷程及人生感悟等,通俗流暢,
本書集成了近年來曹雪芹創作思想研究的學術成果,通過解讀《紅樓夢》的創作時代、創作原型、創作元素,促進對《紅樓夢》的深入理解。全書按《紅樓夢》文本回目逐回梳理,找出歷史元素,鏈接曹雪芹生活時代背景并進行詳細解析,把有關曹雪芹生平、文物、文獻、地理環境研究的可靠結論融入文本分析中,使今人能進一步領悟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中,如何巧妙地反映和改寫了歷史。本書可以幫助一般讀者在《紅樓夢》閱讀中加深對小說和故事情節的理解。對研究者而言,本書可作為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