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規定了公路養護技術工人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的基本要求、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評價要求培訓要求等內容。公路養護技術工人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包括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等專業的考核。
本書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安全評估基本知識, 第二部分為《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第1部分: 總體要求》(JT/T 1375.1-2022)、《JT/T 1375.5-2022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第5部分: 港口工程》、《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第6部分: 航道工程》(JT/T 1375.6-2022)、《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第7部分: 船閘工程》(JT/T 1375.7-2022) 共四本標準, 第三部分為《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
本書在總結凝練近年來四川省成宜高速公路、蓉城二繞高速公路和峨漢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設經驗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 針對智慧高速公路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存在問題、結合新技術的發展, 從公路發展的現狀及智慧化發展環境、智慧公路發展及趨勢、智慧高速公路的概念及特征、新技術的應用、用戶需求及應用場景、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設目標及架構、建設內容、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實踐案例共八個方面對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的應用和實踐進行了介紹和探討。
智能道路車輛檢查智能車輛的特定方面,例如使能技術,人為因素以及對社會和經濟影響的分析。 對于那些在智能汽車領域尋求更深入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寶貴的資源,它為讀者提供了有關當前和未來技術,當前項目和發展以及智能汽車未來的想法。 智能道路車輛正在成為全球研究的一個充滿挑戰的領域。 除了車輛的最終應用和系統之外,還應該引入許多啟用技術。 通信和自動化是未來汽車的兩個關鍵領域。 本書得益于Felipe Jimenez領導的智能汽車主題網絡的合作。
《智能網聯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智能網聯汽車常見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主要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基礎知識、前向碰撞預警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盲區監測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智能泊車輔助系統、自適應前照明系統、夜視輔助系統、抬頭顯示系統以及駕駛員疲勞監測系統。本書內容系統全面,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可供從事汽車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參考,還可供智能網聯汽車愛好者閱讀。
本書涵蓋了在整體車輛安全和自動駕駛領域中需要用到的信號處理和機器學習方法,以信號處理相關算法為基礎,引入了對應的車輛模型、軌跡算法和行車中的統計信號處理方法,并著重介紹了機器學習及其在該領域的應用。為了能自行設計并實現車輛控制中的自動干預算法,本書提供了相關的數學基礎知識。各個重點內容將形象地通過習題與解題示例來闡明。對于有編程需求的習題,本書還提供了相應的MATLAB 腳本。本書可供汽車領域的工程師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車輛工程、電氣工程、機電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本書以“2021~2022年中國節能汽車發展評估與展望”開篇,圍繞行業熱點,論述國內外汽車節能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書中包括八個部分,即總報告、市場篇、政策篇、用戶需求篇、熱點篇、測試篇、技術篇及附錄等。綜觀全書,無論是研究內容的深度,還是涉及領域的廣度,以及考慮因素的維度,均有助于不同領域的讀者全面、系統地了解我國汽車產業節能技術發展態勢,對汽車行業相關管理部門、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研發與規劃部門、汽車用戶、行業相關投資機構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研究意義。
本書首先以商用車混合動力系統能量流動為出發點,提出了混合動力系統瞬時效率最優的控制方法,并得到了實際案例的驗證。其次針對實際公交客車復雜行駛工況數據,提出了基于能耗特征的數據挖掘方法,對車聯網數據進行了有效利用。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利用車聯網信息的分層優化自適應智能能量管理方法與深度強化學習智能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并對這些智能能量管理控制方法的最優性與工況適應性、實時性均進行了驗證。本書緊密結合工程應用的基本要求,內容完整、系統、重點突出,強調知識的應用性,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本書適合汽車研發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汽車維修 (含新能源汽車) 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汽車電器維護、汽車蓄電池檢修、汽車起動系統檢修、汽車充電系統檢修、汽車照明、信號及儀表系統檢修、汽車輔助電器系統檢修、汽車空調系統檢修、電動汽車電力驅動及動力電池系統維護等汽車電器維修工 (五級、四級、三級) 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 設計了相應的學習任務。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汽車 (含新能源汽車) 維修質量管理的法律與法規,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制度和檢驗標準, 汽車維護工藝質量檢驗,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與評定, 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 汽車維修質量問題評定與處理等知識和技能。本書編寫中緊密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汽車維修檢驗工 (五級、四級、三級) 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及相關知識要求, 設計了相應的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