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卷輯錄了歷代詩人詠誦廣州的經典之作,如楊孚的《榕》、張九齡《使至廣州》、蘇軾的《浴日亭》、陳恭尹的《九日登鎮(zhèn)海樓》、梁佩蘭的《粵曲》等,這些詩詞融情于景,意境豁達,令人回味無窮。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發(fā)祥地、近現(xiàn)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嶺南文化中心地及改革開放前沿地,歷史厚重磅礴,精神大度從容。進入新時代,廣州勇立潮頭逐浪前行,繼續(xù)在高質量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奮力譜寫實現(xiàn)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新篇章。
小說卷是知名現(xiàn)當代作家潛心打磨的廣州故事集,如歐陽山的《三家巷》,章以武等的《雅馬哈魚檔》,張欣的《歲月無敵》,張梅的《成珠樓記憶》,鮑十的《咸水歌》等,閱讀這些作品,讓讀者在享受文學之美的同時,更好地了解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歲月變遷和人文精神。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發(fā)祥地、近現(xiàn)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嶺南文化中心地及改革開放前沿地,歷史厚重磅礴,精神大度從容。進入新時代,廣州勇立潮頭逐浪前行,繼續(xù)在高質量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
本書回顧80后作家出道以來二十余年的歷史,認為80后文學是理解這代人的精神窗口,也是這代人獻給世界的精神財富。本書系統(tǒng)研究十余位80后作家,以聚木成林、匯涓成海的方式,探究這代人的生命體驗和精神特質,反思青年作家如何潛入傳統(tǒng),求真問道,在熙攘之世,修己度人,傳承人文精神,賡續(xù)文學榮光。
小說家朱天心是愛貓人也是資深動物保護志工,她與自家屋內和屋外街頭這些倏爾出現(xiàn)又匆匆消失的生靈的羈絆由來已久。在《獵人們》這部以街頭貓族為主角的經典隨筆集中,她以對等的觀察視角與愛憎分明的文字,記錄下十數(shù)位都市邊緣獵人的生涯。它們個性迥異,有的身經百戰(zhàn)、野性十足若街頭帝王,也有的膽小木訥,或貪嘴黏人;有的在人族家中逡巡不去,有的失散于街頭江湖。共處于寒涼都市中,這些人族與貓族的短暫邂逅充滿溫情,也喚起著人內心的社會責任感。
本書收錄作者近二十年寫就各類文章二十余篇,按相近主題分為四輯,既有對文學史和美學問題的深度探討,也不乏當代文學作品、文化現(xiàn)象的評論和作為閱讀心得寫下的書評短札,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這些游走在文學理論與文學史、文學批評、美學邊際地帶的不同類型寫作,記錄了一位對文學理論抱有濃厚興趣的青年經歷本、碩、博階段學習并成長為教授的學思歷程。所謂理論的邊際,既是對這些游走在邊際地帶的寫作的指稱,也傳達了作者經此形成的理論理解理論的魅力正在于它的邊際效應時刻。
這是一本關于讀書的隨筆,作者在一篇篇雋永清新的隨筆中向讀者娓娓道來自己成長過程中與書發(fā)生的各種有趣的故事。讀書是一項終身的事業(yè),每個人在成長、學習、工作的不同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人生境遇,每個不同的階段,讀書的喜好和眼光也會發(fā)生變化,而每個階段閱讀過的經典書籍,都會變成人生思想的財富而受用終身。讀書既是一種興趣,也是一項偉大的工作,人與書的那些親密的互動,書的漫長歷史中那些美妙的時刻和經典的心得,不同閱讀方式帶來的不同感受,在新的時代讀書人的選擇和堅持…&hell
《應該改換些態(tài)度和方法魯迅方法論今讀》是魯迅立人思想今讀系列的第七本,是作者近年來研究魯迅方法論的成果專著。作者劉國勝堅持文本細讀,以魯迅的方法論為重點,反復研讀《魯迅全集》,形成魯迅方法論的框架。全書共八章,每章用主要篇幅介紹和解讀先生方法論某一方面的內容,再談它在今天對我們破解各種難題的啟示。如介紹方法的重要性,介紹魯迅如何認識并處理知和行之間的關系等。作者認為,魯迅方法論是魯迅立人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能否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化,歸根結底取決于國民素質能否提高到現(xiàn)代社會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寫武則天當政時代,秀才唐敖仕途失意,隨妻舅林之洋出海,遍歷四十多個國家。君子國,其人衣冠帶劍,樂于謙讓;白民國,個個相貌清俊、風流儒雅,實則不通文理;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以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以主外事;歷經種種奇事后,唐敖終有所悟,遁入仙山小蓬萊……后半部寫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遠東局勢突變,共產國際的情報工作屢屢受挫,一枚包含絕密信息的銀圓意外落入偽滿情報機關手中。天才小提琴家、頂|級特工高軾珩受到委派,從莫斯科回到熟悉的家鄉(xiāng)哈爾濱開展?jié)摲ぷ鳌?/p>
疾馳的火車上,一連串血腥謀殺讓高軾珩察覺到此次任務背后多方勢力的暗流涌動。在哈爾濱,以數(shù)學家生命為代價的密電之戰(zhàn)、對日本新戰(zhàn)機的爆破、與頂頭上司的隔空斗法……冰與火的廝殺,白晝與黑夜的纏斗,國際政治與隱秘戰(zhàn)線的迷亂糾纏,血海深仇與家庭危機的千鈞重壓,他如何實現(xiàn)
本書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夏天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xiàn),錯落別致,在輯封設計上也突出了歲時流轉的元素。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jié)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配畫多來自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