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提要
這是一本文辭優美的散文集。書中有對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有對文學典籍的獨到見解,有對個人小愛的細致描寫,也有對家國情懷的由衷感悟。
本書是一部學術論著,主要研究探討 “七月詩派”詩學的形成與建構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同時,對“七月詩派”詩學的內涵、理論形態、價值取向也進行了界定與梳理。并且將“七月詩派”詩學與同時代的“延安詩派”詩學、“九葉詩派”詩學進行了橫向比較,通過分析各詩派的思想傾向、藝術風格、理論傳承、文藝價值等方面,更加明晰了“七月詩派”詩學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現代詩學中的定位、貢獻與價值,并介紹了包括“七月詩派”詩學在內的中國現代詩歌對當代詩歌的影響和啟迪。
《追捕水巫》是一部寓意深刻、發人深省的科學幻想小說。講述了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剛剛結束,在地球的一個角落里,來自世界各地的水巫們也在召開著另一個全球性會議,策劃研究對地球、對人類進行更加瘋狂的報復和反攻。少年羽在一次作文課上被淘氣的水精靈凝兒變成水人,為拯效10名人類的嬰兒而遭到了水巫們的圍攻而受到污染,被送上了水世界的法庭……本書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形象地提出了水污染、大氣污染、溫室效應、低碳生活等當代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嚴峻問題,警示自然,叩問生靈,是一部
本書以公安部開展的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為背景,講述催淚的尋孤故事。入警未滿一個月就被調離刑警隊,安生卻在臨湖派出所破獲了一起蹊蹺的督辦案件,引出陳家輝二十年的艱難尋孤路。隨著線索的鋪開,安生和同期新警李大滿、鄭斌斌,以及文藝女青年夏語嫣,展開了愛與悔、罪與贖、沉淪與犧牲的人性掙扎。卡佛的魚群,是文藝青年安生給那些明亮的事物起的名字,用典出自卡佛的小說《第三件毀了我父親的事》,那些自由自在的鱸魚群,曾是原
《如歌軍旅》是作家盧一萍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六部代表作品,分別為《克克吐魯克》、《快槍手黑胡子》、《荒原情歌》、《劉月湘進疆蹤跡史》、《如歌軍旅》和《白色群山》。小說的背景或在荒漠,或在高原,作者運用了不同的藝術手法,再現了青藏高原艱苦卓絕的自然環境、軍人戍邊的生存境況和無私奉獻精神。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秀才判案(原創)》《蜀王杜宇(原創)》《潘金蓮(故事新編)》《劉氏四娘(故事新編)》《四川好人(根據德國布萊希特同名劇作改編)》《灰闌記(根據元代李行道雜劇<灰闌記>和德國布萊希》等。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醉留東野、雉帶箭、歸彭城、山石、湘中、答張十一、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榴花、祖席、游太平公主山莊、廣宣上人頻見過等。
本書包括:詩人、詞人簡介與作品賞析兩部分。對每篇作品的賞析,又分為題解、句解、評解三個章節:題解交代創作背景;句解用現代語文對詩詞進行逐句意譯,對某些難懂的字詞作注釋;評解部分則提要鉤玄,對作品特色進行點評。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岑參簡介、《登古鄴城》《山房春事二首(其一)》《山房春事二首(其二)》《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等。
本書內容包括:仲冬之雨、春天的祈禱、在寒山湖丑時,酒后回房有所記、在寒山湖,寫一首情詩、夜色下的寒山湖、臨岐之夜寶貝、獨白或獨角戲、自白、陌生之地等。
本書是一本散文集,主要分為“人間紀事”“思古之情” “習以成俗” 和“五味六和”四輯。本書聚焦20世紀80年代舟山群島中的某個海島,主要講述一個人的童年、 少年、青年和一 -座島嶼一片海域的糾葛與愛怨。從物質和社會組織形態、精神文化等各個層面,傾情刻畫-一個小島的往昔生活,歲月風情。這里,除了可聆聽個人的心靈私語,還可與時代的足音和地域的風情相遇,同時,得以觀照島與海、與人、島與大陸在時間、風俗和時代里的變遷與依存。海、船舶、人、民俗文化、吃食、苦難和堅韌等都被容納進作者構建的回憶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