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散文集,主要以描繪地方景觀、傳統文化和一些歷史文化為主題。散文通過作者真實的觀察和感悟,不僅展現了作者去過的地方的山河風景,還展示出了當地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并且從中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向往、對這個地方的熱愛,還表達出作者自己的感悟與情感。除了自然景觀外,作者還著重刻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深入挖掘了每個地方獨特的文化底蘊,通過對城市、小鎮、田園、建筑、藝術、民俗等方面的描寫,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從中感受到這些地方的文化和習俗。主要內容包括:大湖無形、釉
章回小說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創作成就,其獨特的形態體現出中國小說的最大特點。晚清以來的現代通俗小說繼承了章回小說的傳統,在故事、文體、結構、語言等方面,可以清晰見出兩者之間的血脈關聯。本書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儒林外史》《紅樓夢》《花月痕》《兒女英雄傳》這八部著名的古典章回小說的現代接受為基礎,著重探討這些古典小說和現代通俗小說之間如何對接轉化,在傳統與現代、承繼與變革、影響與焦慮等方面做出細察與剖析。 本書運用英國F.R.利維斯、T.S.艾略特,美國哈羅德·布魯姆,法國
中國詩歌的傳統源遠流長,但在中國詩歌史上,男性文人士大夫或現代知識分子一直為詩歌創作主體,而作為鏡像共生的女詩人和女性詩歌則長期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五四”以降,越來越多優秀的女詩人“浮出歷史地表”,了解女性詩歌創作的發展歷程,挖掘其生成史、接受史和傳播史,爬梳和整理相關的一手文獻資料,總結現代知識女性的詩藝探索,變得至關重要。 本書選取冰心、林徽因、陳敬容、鄭敏等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現代女詩人及其代表性詩作進行研究,以點帶面,力圖還原中國現代女性詩歌的經典化歷程和豐富的歷史成因,探察她們的審美
中古文學研究、魯迅研究、現代文學研究,代表了王瑤先生一生學術成就的三個高峰,《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輯錄的就是后兩個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論文,涉及魯迅作品、巴金小說以及五四時期散文、現代文學民族風格等。《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的論述帶有時代印記,同時也能從中看到王瑤先生追求學術研究學科化的努力。王瑤先生透過豐富、復雜的文學史現象,在整體性的視角和學科生成發展的內在聯系中,探尋文學史發展的過程和它的規律性,其精神和方法,對于現代文學史研究具有"典范的意義"。
《中國文學:古代與現代》輯錄王瑤先生在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兩個研究領域的若干經典論文,以凸顯其一生的學術追求及研究專長,內容包括文學的新與變,考據學,現代文學所受的外國文學的影響,魯迅等人對于中國文學遺產的態度和他們所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等等。以現代觀念詮釋古典詩文,故顯得新;以古典修養評論現代文學,故顯得厚。求新而不流于矜奇,求厚而不流于迂闊,這點很不容易。
博雅四時,未名朝夕,北大的生命力和活潑氣象,既源于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也來自在此扎根、棲息和不斷成長的人們。而北大“兼容并包”之精神,在于涵育學術、引領智識,也在于堅定相信并熱切鼓勵著每一個體綻放的無限可能。 在師生的砥礪奮進之外,后勤工作人員和勞動者們也同樣是北大校園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們以歲月為承諾、以勞作為實績,守護著燕園的潔凈、有序與安寧。 2022年,北京大學發起《咱們:看見身邊的光》特別策劃,邀請藝術學院博士生肖夢涯,為44組、54名北大一線服務人員拍攝人物肖像照,并在北大第二教學
本書收錄了憐香記、君生的傳說、蘭花公主、玉杯上的山雀、大白蛇與小白蛇、星星的行走、樓蘭公主、玉茗冊、邛窯穿越記、前秦遺夢、墜唐遇文妖等短篇小說。
本書作者房寧倡導“向實求學”,用腳底板做學問。2017 年他曾徒步全程考察京杭大運河,2021 年開始實地考察“璦琿騰沖線”。本書收錄了作者考察京杭大運河、“璦琿騰沖線”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平時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更有在世界各國游歷時的一些思考和感想,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頭腦、自己的筆來記述時代,記述人民的情感和生活。
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應對美蘇兩個大國的威脅而進行的三線建設,鮮為人知。作者的父親就是這個背景下從北京國家某部委來到了大三線。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人過中年后,他以一個孩子的角度,用獨特的語言方式寫下了這些小故事。 這是一部以“大三線兒童”視角記錄成長的作品,童趣俏皮的“尋根”之作。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經歷為主線,再現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激情年代。全文貫穿一個“玩”字,從有記憶開始,到上托兒所、學齡前、上小學期間的近百種花樣玩耍,與同伴踢罐頭盒、砸冰、玩子彈殼、爬房頂、大雨后
《城市書:工廠生活》是一本散文作品,一部以工業題材的文學作品。作者羅海以文學手法在作品里展現了,硫酸工業的特定時期的獨特風貌:干燥窯,鍋爐房,中控室,維修車間,大檢修,等等,作者作為曾經的一名硫酸廠的工人,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硫酸廠生活的日常書寫,展示了那一個時代的產業工人在時代的滾滾向前發展的車輪下,在時代的滔滔洪流中,是如何生活的,是如何思想的,又有著怎樣的思慮。全書細致地展示了在時代奔騰向前的進程中產業工人的喜怒哀樂、悲歡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