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巴金的作品出發,結合他的人生故事,講述今天我們如何讀巴金、如何走近他的人生。巴金從踏上文壇開始,就是一位“總是說真話”的人,跨越了兩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中國歷史百年的滄桑,被譽為“20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他的人生經歷了許多危險與痛苦,但從未失去信仰,從未喪失對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說,巴金是一個始終都在思索,始終都在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作家。本書帶領作者去讀巴金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找到心靈的燈塔。他貫穿于文學和生命中的大愛、真誠和懺悔,始終激勵著讀者,感動著讀者。
本書圍繞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講述作品與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來自山東農村的他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個似真似幻、極具魅力的文學王國“高密東北鄉”。他幽默地講述土地與人的故事,把一個被人遺忘的民間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他的寫作既有歷史的回顧,又有現實的關照;既從魯迅那里汲取文學的養分,也受到馬爾克斯等人的影響;既使用了中國新文學的小說形式,也借鑒諸多中國古典/民間藝術的風格。本書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讀莫言經典作品的同時,也將
參宿四爆發后,世界陷入了混亂。在博物館過著平凡生活的周南,突然卷入了一場文物大案。調查中,他發現了更加驚人的秘密。他的爺爺和爸爸竟然發現了揭示人類歷史和未來的神秘方程,并計劃拯救瀕臨崩潰的文明。周南和各方勢力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最終喚醒了沉睡的人們。人類“第二次”覺醒,開始了新生! 如果你想了解周南發現的那個充滿魔力的神秘方程,一定不要錯過圖書附冊《力比多方程猜想》對這一理論的闡述。
本書是一部散文集,以個人交往為視角,以當代有影響力、有成就的文學藝術家為對象,從親歷的角度書寫當代的“大先生”,為文學藝術留下時代側影。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科班出身,反而很多人是跨界創作,但他們都曾在文學或出版領域做出過非常重要的貢獻,他們是當代“大先生”,這些人包括鍾叔河、黃永玉、張煒、唐浩明、韓少功、何立偉、殘雪、水運憲、孫建忠、蔡測海、蔡皋、宋遂良、黃鐵山、鐘增亞、鄒建平等。已經完成發表的七八篇,網絡閱讀在100左右,有的多達190萬。
本書是中國文學啟蒙和普及的必讀經典,流傳近百年影響不衰。本書為鄭振鐸先生代表作《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內容精粹,上起商代中葉,下迄晚清,介紹中國文學史上詩、詞、文、賦、小說、戲曲等重要文體的重點作家作品,以及文學批評專著和重要批評家,還兼及史學、哲學、古籍版本學等,對中國歷代文學的發展流變作了系統梳理,脈絡清晰,材料豐富,充分體現了鄭振鐸先生的文學史觀,是豐富知識儲備、提高人文素養的理想讀本。
《花腔》是李洱的長篇小說處女作,2002年1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它以尋找主人公葛任為基本線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謎為結構核心,描寫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愛情經歷,講述了個人在歷史動蕩中的命運。書中眾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異,以不同的腔調來敘述這樁歷史謎案,顯得意味深長。它出版后得到熱烈評價,被批評界普遍認為是2001―2002年度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與莫言的《檀香刑》一起獲得首屆2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并入圍第6屆茅盾文學獎。
時隔十五年,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長篇小說《猛虎下山》。一九九九年,鎮虎山上的一只老虎,打破了千禧世紀前夜的寧靜。猛虎下山,威脅著山下煉鋼廠的生產安全,窺伺著欲望的升騰與浮動,故事就此展開。時代的興變與野獸的諦視,經由虛構的藝術,在李修文奇崛濃烈的筆觸中,演繹一出世相與人心的寓言。聲聲虎嘯,是歷史的回音,穿過林梢、崖壁與風聲,直抵心靈。荒煙蔓草,抱樹無溫,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照見人性的本質,人與自我的纏斗無有終局、負勝,悲情而壯闊。
太陽走得有點早,四點多不到五點,就真的不見了。劉耳在陽臺上看了看頭上的天,滿眼都是灰毛毛的,轉身就下樓去了。他想在街心花園里多走幾圈,給自己透透氣。他的腦子近來有些亂,亂得常常發慌,就像屋里的某個地方眼見要著火了,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第二圈沒有走完,內急就來了。內急一來,腿就不聽話了。他揪緊了褲襠,便躥到了路邊的一叢芭蕉樹后。就在這時,有人過來了。是黃德米。平日里他叫他黃秘。黃德米看到劉耳就不走了,也不出聲,只是看著他,幫他守著,等他慢慢滴完。劉耳回身的時候嚇了一跳,只好尷尬地笑了
此書寫了大變局將臨的19世紀末:從廣州同文館回半島探親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風暴,借輪船延誤之期完成恩師重托,前往聲名遠揚的萬玉大營,由此開啟步步驚心之旅。從熱血沸騰的崇拜到摧肝裂膽的悲絕,從無法抗拒的誘惑到深冤凝結的仇讎,九死一生,舒莞屏最終沖出魔窟羅網。這是一個韌忍和藐視、周旋和看破、決絕和撞碎的青春故事,一部艱難完成的世紀驕子傳奇,一場遲遲到來的男子成人禮。此旅之后,未來將不存任何奢望和僥幸,更不再膽怯和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