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到臨床,從農作物的改良到人類健康,生物節律的重要性逐漸被大家所認知。本書從時間生物學的發展史開始,循序漸進,介紹了生物節律的概念,生物節律在植物和哺乳動物中的分子機制和應用,現代生物學研究方法,以及生物節律與人類疾病的關系。本書作者均為本領域的一線科研工作者,從基礎出發,縱覽前沿,將與生物節律相關的內容融會貫通。本書可供學生、教師及醫護人員閱讀,學習和理解生物節律的理論及生物節律在醫學健康和農業應用等方面的前景。
本書第1章介紹了代謝組學的概念和分類,第2章對代謝組學實驗流程中的每個步驟進行了詳細解釋,第3章總結歸納了代謝組學實驗中需要記錄的關鍵信息,第4章提供了一些有助于代謝組學研究的相關資料,第5章簡述了代謝組學研究中常用的數據處理和繪圖軟件的基本操作,第6章總結全書。本書可以為代謝組學初學者和相關領域從業者提供代謝組學的知識圖譜,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利用代謝組學技術解決科學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本書是介紹大腦節律方面比較好的一本綜述書,全書行文流暢,并輔以大量的腳注和趣味案例,主要介紹從振蕩的物理過程到神經元組裝組織再到復雜的認知處理和記憶存儲。本書作者布扎基博士是前1%被引用最多的神經科學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極富創造性,因此全書除敘述整個領域的研究內容及現狀外,作者本人也提出了自己對于大腦節律問題的思考。對于在這個令人興奮的領域中一直處于研究前沿的單個作者而言,這本書提供了連貫的觀點;對于對大腦迅速發展的相關理論感興趣的任何人而言,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讀物。
本書開頭提到的“總是感覺很累,總緩不過勁來”或“莫名其妙地感覺不舒服”的人,大多是由于每天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壓力等各種各樣的因素而導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發生紊亂,從而出現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等令人困擾的狀況。本書將以插圖的形式解釋自主神經發生紊亂的原因,以及改善這個問題的方法,并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心理建設、運動這4個維度來介紹調理自主神經的方法,使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
本書以哺乳類、鳥類、兩棲類、魚類等動物為實驗動物,以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包括動物的拿取、固定,麻醉方法,給藥方法,插管,手術等)為基礎,以計算機生物信號采集分析技術(刺激,換能,信號引導、放大、顯示,記錄結果及分析處理等)為主要手段,精選了一些動物生理學經典實驗、綜合性實驗以及設計性實驗。實驗內容涵蓋動物生理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術、細胞生理、血液生理、循環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能量代謝生理、泌尿生理、神經生理、感覺器官生理、內分泌與生殖生理等。
"本書先后得到“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以及中國農業大學“大國三農”系列規劃教材項目的支持。全書以哺乳動物為主要對象,系統論述了生理學的基本理論,重點闡述了哺乳動物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和進展,并適度介紹了生理學研究領域的新理論、新發現和發展趨勢。在內容編排方面,以演化的思想編纂了相應各章內容,并從比較生理學角度適度地豐富了各章節的相應材料。以此為基礎,使讀者能對動物界的生理現象有一個全方位的認知,能夠以演化的觀點思考某些生命現象。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從便于讀者閱讀的角度考慮,規范了
本書分為11個部分,內容包括細胞、血液、循環、呼吸、消化、泌尿、體溫及調節、神經、內分泌、生殖與泌乳以及實訓指導。
本書分為5部分17章, 包括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以官能團分類詳細闡述各類化合物的命名、結構特征、物理化學性質及其應用; 立體異構; 天然有機化合物, 包括雜環化合物、生物堿、萜類化合物、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等; 波譜知識簡介和高分子化合物。各章均附有思考題、習題。
本書由12章組成, 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總論 (1-3章) 主要介紹動物生理學實驗的教學目的、內容及要求; 常用儀器設備、手術器械工作原理及操作、分子生理學儀器及操作; 動物生理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術; 動物生理學研究 (實驗設計) 的基本程序與要求。第二部分個論 (4-12章) 從細胞、血液、血液循環、呼吸、消化、泌尿與滲透壓調節、神經與感覺、內分泌、生殖與泌乳等10個器官與系統, 遴選出20個實驗。
本書綜述了時間生物學尤其是生物鐘調控分子機理方面的最新進展。包含4個主題部分:第一部分闡述生物鐘的分子和細胞基礎;第二部分介紹生物鐘如何控制生命過程,也就是通常術語生物鐘輸出通路所包含的內容;第三部分討論生物鐘系統對藥理學的影響;第四部分介紹研究生物鐘的系統生物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