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只有在商務溝通中游刃有余的人才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商務溝通(第2版)》詳細介紹了商務人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種技能,這些技能包括有效的口頭表達、傾聽、面談、電話溝通、會議溝通、演講與演示、商務文書的寫作以及求職等內容。《商務溝通(第2版)》旨在提高有志于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士在溝通方面的能力,在編寫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商務管理工作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采取了靈活多樣、生動易學的輔導方式,可以使讀者一邊學習知識、一邊進行實際應用練習。
展現語言魔力,把話說在關鍵點! 人生無處不溝通,溝通成就好結果! 想成為受人歡迎的人嗎? 想在商務溝通中游刃有余嗎? 商務溝通就是簡單的討價還價嗎? 商務溝通是唯我獨尊還是委曲求全? …… 解開以上謎題,書中自有答案。 商務溝通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保持好心態,輕松會溝通!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75%靠溝通,25%靠天賦和能力。溝通能力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閱讀《商務溝通(第2版)》。掌握成功溝通的技巧,助您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 《商務溝通(第2版)》精彩呈現: 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意識,并養成高效溝通的習慣 商務活動中常用溝通工具的使用技巧 大量溝通案例和游戲實訓,達到事半功倍的實踐效果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溝通是人們交換信息、獲取信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大爆炸的今天,高效溝通已經成為工商界人士必備的技能。對于有志于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士以及正在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士而言,掌握高效溝通的精髓是增強其職場競爭力的有效保障。
鑒于溝通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中正日益顯現,為了培養出具有卓越才能的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才,歐美的商學院都把“管理溝通”作為培養MBA 的主干課程之一。為適應當今經濟形式發展的需要,在我國,越來越多的高校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中設立了諸如“商務溝通”、“管理溝通”課程。雖然,有關這些課程的讀物數量繁多,但是多數以翻譯引進為主,即使是我國作者自己編寫的相關書籍也主要是針對MBA 學員的《管理溝通》課程。鑒于中外國情的差別、本科生教育與MBA 教育的差異,筆者認為很有必要編寫一本以經濟管理類學生為主要讀者的商務溝通類書籍,以滿足這一層次的需要。
2006年在機械工業出版社經濟與管理分社的支持下,在總結多年《商務溝通》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筆者出版了《商務溝通》一書。在出版后的3年內本書曾經連續3次重印,在市場上受到廣泛認可的現象說明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經開始重視針對經濟管理專業的在校學生開展溝通技能的培訓,而本書的內容設置恰如其分地滿足了這一市場需求。
本次第二版的推出仍然重在介紹商務溝通的實務內容,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對章節內容進行了調整,設置了導入篇、一般溝通工具篇、商務活動中常用溝通工具篇以及求職篇等四部分內容,具體包括:溝通過程、言語溝通技巧、傾聽、非語言溝通、電話溝通、面談、演講與演示、商務文書寫作、求職技巧與策略等。第二版內容對第一版的部分案例進行了更新,并且補充了一些溝通游戲,供教師在授課時選用。
本書的編寫注重務實和操作性,旨在介紹關于商務溝通的一些實用技巧和技能。根據該課程教學特點,案例將穿插于整個書之間。在每章開頭以案例形式引入本章的教學內容,必要時根據書的內容安排一些小案例于書中間,每章后面安排案例討論,讓讀者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了滿足教學需要,作者也提供了每章的PPT演示材料,供教師參考使用。
本書適應的讀者包括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MBA 學員以及企業管理人員。
全書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黃漫宇教授編寫,王丹萍、李梅香、劉芬參與了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本書最后由黃漫宇總纂定稿。
本書的出版與再版與曹雅君編輯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為了本書的出版以及再版,她投入了很多精力,給予了大量支持,在此表示感謝。此外,我也要感謝市面上已有的、有關商務溝通類書籍的作者們,因為本書中有部分內容借鑒了你們的成果。
黃漫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德國做訪問學者。多年從事商務溝通與管理溝通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后承擔面向在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MBA學生、企業界人士商務溝通與管理溝通方面的教學任務近百次,聽課人數近萬人。已在各類經濟期刊上發表中英文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翻譯教材2部,參編教材4本。本書是多年在溝通課程教學的部分研究成果。
前言
第1篇 導論
第1章 概論
1.1 溝通的目標與類型
1.2 溝通過程及障礙分析
1.3 商務溝通的管理職能
1.4 高效溝通的標準與方法
1.5 商務溝通的發展趨勢
第2篇 一般溝通工具
第2章 有效的口頭表達
2.1 有效口頭表達的特征
2.2 不良的口頭表達習慣及其克服
2.3 有效口頭表達的實現
第3章 傾聽
3.1 傾聽——有效溝通的武器
3.2 有效傾聽的建議
第4章 面談
4.1 面談的概念與特點
4.2 面談計劃的制定
4.3 面談的實施
4.4 常見的面談類型
第5章 非語言溝通
5.1 非語言溝通——傳遞信號的重要渠道
5.2 非語言溝通的表現形式
5.3 相關禮儀知識介紹
第3篇 商務活動中常用溝通工具的使用
第6章 電話溝通
6.1 情境分析法在電話溝通中的應用
6.2 打電話的技巧
6.3 接電話的技巧
6.4 使工作順利的電話術
第7章 群體溝通
7.1 群體溝通的優缺點
7.2 群體溝通的常見形式
7.3 組織和參加會議
第8章 演講與演示技巧的應用
8.1 演講與演示前的準備
8.2 發表演講
8.3 有效使用視覺輔助工具
第9章 商務文書的寫作
9.1 報告的寫作
9.2 商務信函
9.3 調查問卷的設計
9.4 其他商務文書的寫作
第4篇 求職實用技能
第10章 求職技巧與策略
10.1 求職信息的獲取渠道及閱讀招聘啟事的技巧
10.2 面試
10.3 求職過程中書面材料的準備
附錄 商務溝通游戲精選
參考文獻
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把溝通分成不同的類型。如根據信息載體的不同,溝通可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種類型。按照溝通所涉及的范圍不同,又可以分為自我溝通和人際溝通等。由于本書的內容側重于介紹在各種信息載體中溝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在此主要介紹第一種分類。
1.語言溝通
語言溝通建立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又可細分為口頭信息溝通和書面信息溝通兩種形式。
(1)口頭信息溝通
人們之間最常見的溝通方式就是交談,也即口頭信息溝通。口頭信息溝通方式靈活多樣,既包括演講、正式的一對一討論或小組討論,也包括非正式的討論以及傳聞或小道信息傳播等。
口頭信息溝通是所有溝通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它的優點是快速傳遞和即時反饋。在這種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被傳遞,并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對方回復。如果接收者對信息有疑問,迅速的反饋可使發送者及時檢查其中不夠明確的地方并進行改正。
但是,口頭信息溝通也有缺陷。信息從發送者一段段接力式傳送的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失真的可能性。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偏好增減信息,以自己的方式詮釋信息,當信息經長途跋涉到達終點時,其內容往往與最初的含義存在重大偏差。如果組織中的重要決策通過口頭方式,沿著權利等級鏈上下傳遞,則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相當大。(2)書面信息溝通書面信息溝通包括信函、報告、備忘錄等其他任何傳遞書面文字或符號的手段。書面記錄具有可以有形展示、長期保存、充當法律防護依據等優點。一般情況下,發送者與接收者雙方都擁有溝通記錄,溝通的信息可以長期保存下去。如果對信息有疑問,過后的查詢是完全可能的。對于復雜或長期的溝通來說,這尤為重要。一個新的投資計劃的確定可能需要好幾個月的大量工作,以書面方式記錄下來,可以使計劃的構思者在整個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有一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