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神話蘊藏豐富,種類齊全。《中國神話故事》奉獻給讀者的是當代在我國各民族民間口頭流傳的160余篇神話故事,包括活形態(tài)的神話和含有神話素的神話兩大類。這些神話有開辟神話、人類誕生神話、天體神話、洪水神話、文化推源神話、動植物神話等,不僅打開了一道領略原始社會風貌的窗口,也給予讀者美的藝術享受。
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夢,是人類走出混沌的首聲吶喊,是人類從自然走向文明進程中采摘的第一批果實。神話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不僅形態(tài)各異,而且各具風果。要了解一個民族,先讀她的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奉獻給讀者的是當代在我國各民族民間口頭流傳的163篇神話故事,包括活形態(tài)的神話和含有神話素的神話故事兩大類。
本書奉獻給讀者的是當代在我國各民族民間口頭流傳的163篇神話故事,包括活形態(tài)的神話和含有神話素的神話故事兩大類。
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夢,是人類走出混沌的第一聲吶喊,是人類從自然走向文明所采摘的第一批果實。神話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每個民族都為自己的神話而自豪。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神話蘊藏十分豐富,神話類型和品種齊全。像開辟神話、人類誕生神話、天體神話、洪水神話、文化推源神話、動植物神話等,不僅形態(tài)各異,而且各具風采。就拿人類誕生神話來說,只要略加瀏覽,便可舉出下列十來種:
一、天神造人。僅以造人的材料而論,就有:(1)泥土造人。漢族有女媧造人、兄妹造人、盤古用鼻血和泥造人。哈薩克族天神迦薩甘在造人以前,先在大地中心栽種了一棵生命樹,待樹長大,結出許多“靈魂”之果后,才用泥做了一對空心的小人,然后把靈魂吹進小人的心中,這便是哈薩克人的始祖。(2)木頭刻人。滿族支系恰喀拉人是老媽媽神用石刀片在木頭上刻出來的。苦聰人也是神刻木而造的。(3)土家族的依羅娘娘造人,是用竹竿做骨,荷葉做肝肺,豇豆做腸,蘿卜做肉,葫蘆做腦殼,通七個眼眼,再吹一口仙氣,人便做成了。(4)皮繩做人。四川白馬藏族是用拉馬的韁繩砍成許多節(jié),拋向各處,便成了人。
二、播種生人。居住在臺灣阿里山區(qū)的鄒人說,哈莫天神在土地里播植人種,長出來的便是現(xiàn)在人類的祖先。所以人叫作“滋木非多久阿”,就是“從土里長出來的”意思。
三、女神嘴中吐人。維吾爾族神話故事《女天神創(chuàng)世》中說,女神吸了一口氣,把宇宙的塵土和空氣吸入肚子里,然后使勁吐出了日、月、地球、星星和人。
四、聲音回響變人。云南流傳的苗族神話故事《造人煙傳說》中說,天神讓洪水后的遺民母子二人結合繁衍后代,把母親變成一姑娘,于是二人便結合。兒子得知后狂跑,母子二人的回聲響徹山川原野,聲音傳到哪里,哪里便有了男人和女人。納西族的《人類遷徙記》中也有人是聲音與氣息所生的情節(jié)。
五、天神投影生人。上述云南流傳的苗族神話中說,人是男神敖玉、女神敖古的身影投射而生的。
六、神膝相擦生人。臺灣雅美人說,男人和女人是兩位天神的膝相擦生下來的。
七、動物變人。瑤族的《密洛陀》中說,蜜蜂可變人。白族的《人類和萬物的起源》中說,海底的大金龍吞食了太陽,自身炸開成無數(shù)碎片,其中的肉核變成了男人和女人。摩梭人的神話《昂姑咪》說,猴子吞了神鷹蛋,蛋從猴肚中飛出,蛋核變成了摩梭人的女祖先昂姑咪。
八、植物變人。臺灣鄒人神話說,人是樹上的果子變的,楓樹果變成了鄒人的祖先,茄苳樹果變成了漢人的祖先。云南苗族神話說,神把桃花灑向四方,變成了人。德昂族認為,人是茶葉兄妹變的,樹上的百片樹葉變成了百個人。
九、石頭生人。畬族的《石神保人種》中說,人類的祖先是從石頭中走出來的。
此外,如石洞出人、葫蘆生人、動植物生人、人與神交生人、人與動物交生人、太陽生人、動物蟲類或巨人尸體化生為人……都可以在我國各民族的神話故事中找到對應。
除了人類誕生神話以外,其他如天地開辟神話、文化推源神話等,也很有特色,不僅給讀者以原始生活的知識,而且能給讀者以藝術的享受。
中國神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富特色的組成部分,通常以三種方式得以保存。第一種方式是保存在文獻典籍之中。漢民族的經(jīng)、史、子、集中保存有大量的神話,其中以《山海經(jīng)》《楚辭》《淮南子》等保存的神話最為豐富。像女媧、伏羲、夸父、精衛(wèi)、羿、鯀、禹、黃帝和蚩尤、西王母、日月山、昆侖墟等,都有生動的記載。納西族的《東巴經(jīng)》、彝族的《西南彝志》以及大量的古彝文典籍,傣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經(jīng)典,都保存有大量神話。上述典籍中的神話,經(jīng)整理、翻譯后,常常重新流人民間,成為當代民間口頭流傳的神話故事的一個重要來源。
第二種方式是保存在民間的口頭上,活在民眾的記憶里。這便是本書所精選的各民族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這類含有神話素的口述故事常常伴隨著儀式,在一定的場合由一定的人員講述,部分包含信仰的因素。故事大都是敘事性的,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都是集體創(chuàng)作,以口耳方式傳播與保存,具有流動性、變異性、多種異文并存的特點,帶有比較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第三種是以實物的方式保存。我國大量的巖畫、畫像石、壁畫和地下出土的考古藝術文物如馬王堆的帛畫,等等,以形象的方式向子孫后代述說著遠古發(fā)生的一個個并未消失的動人故事。這是了解中國神話的不可忽視的一個途徑。
本書所選的神話故事大都是當代在各民族民間口頭流傳,經(jīng)采錄寫定的。主要包括活形態(tài)的神話和含有神話素的神話故事兩大類。我國是一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的國家,由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地處邊疆的民族,數(shù)十年以前還處于刀耕火種、采集游獵的社會階段。對于這些民族來說,神話是神圣的,是他們始祖的化身,他們對之信以為真,奉之為經(jīng)典,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規(guī)矩、不成文的法律。據(jù)民俗學家調查,云南西盟佤族曾經(jīng)有獵人頭祭谷的習俗。每年三四月播種之前,他們外出獵頭,祭祀開天辟地的大神莫偉和谷神。獵頭祭谷儀式上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由巫師向全族人講述本民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司崗里》。景頗族舉行婚禮時,常常由本族的齋瓦(最大的巫師與歌手)向族人講述本民族的創(chuàng)世故事和洪水神話,讓大家都知道同姓通婚是被禁止的。哈尼族在為亡者舉行異禮儀式時,也要由巫師向亡者和族人講述本民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其目的在于引導亡者的靈魂沿著祖先遷徙的路線,返歸祖先起源的地方去。
云南永寧的摩梭人保存著母系制的殘余,至今仍實行暮合朝離的“阿注”婚。他們實行“阿注”婚是以女神的行為為依據(jù)的。摩梭人的神話《黑底干木(永寧女神)》和《格姆女神的故事》里,對這種婚姻有著真實的描寫。
上述這些活在民眾信仰中的活形態(tài)神話,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的發(fā)展,已經(jīng)日漸衰微,以至逐漸消失了。故事被采錄下來,整理成文字,從口頭進入書面,但活形態(tài)神話的本質特征——信仰因素卻相對淡薄,甚至蕩然無存了。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是一部分為數(shù)不多的、仍然活在民眾信仰中的活形態(tài)神話,以及曾經(jīng)是活形態(tài)神話而今已經(jīng)失去信仰功能的神話,還有數(shù)量很大的、含有若干神話素、具有認識價值和美學價值的神話故事。
大量的神話故事在當代我國各民族民間口頭流傳,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現(xiàn)象。這些神話故事的特點是:
第一,一些民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從單一型向以某一主神為中心的故事系列發(fā)展。如滿族的《天神創(chuàng)世》包含了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創(chuàng)造天地、開辟山嶺、區(qū)分藥草和毒草、拯救人類等系列故事。普米族的《巴米莫列》(“巴米”是普米人的自稱,“莫列”是系列故事的意思)是由“采金光”“洪水潮天”“青蛙舅舅”“與仙女成親”“百鳥求神”“狗找來了谷種”等系列故事組成的。其他如拉祜族的《牡帕密帕的故事》、壯族的《布洛陀》、納西族的《人類遷徙記》、景頗族的《創(chuàng)世記》、撒拉族的《天地人誕生》、獨龍族的《獨龍人創(chuàng)世》等,都屬于這一類型。
第二,一些作為一個民族創(chuàng)世神話主體的神話故事,常以韻文體和散文體同時在民間流傳,各具風采。阿昌族的《遮帕麻與遮米麻》、四川涼山彝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史詩《勒俄特衣》便屬于這種類型。收在本書中的《遮帕麻與遮米麻》和《開天辟地》(彝族)便是這兩部創(chuàng)世史詩的散文本,后者是近年民間文學二三套集成普查中采錄的。
第三,神話、傳說、故事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包括上述三者在內的“民間敘事”(德文Marchen,英文FolkNarrative,俄文CKazxa)一詞已經(jīng)為國內外學者所接受和使用。美國神話學者阿蘭·鄧迪斯所編的收集了西方神話學代表作的論文集,便取名《神圣的敘事》(Sacred Narrative,漢文譯本《西方神話學論文選》,朝戈金等譯,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因此,用“神話故事”這一術語是否能夠概括當代民間口頭流傳的上述兩類故事,還希望得到讀者和研究者的指教。
要了解一個民族,最好從她的神話入手!
馬昌儀,女,漢族,廣州人,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1958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著作有《魂兮歸來——中國靈魂信仰考察》《鼠咬天開》《古本山海經(jīng)圖說》《全像山海經(jīng)圖比較》(全七冊),編有《中國神話學文淪選萃》《中國神活學百年文論選》,譯著《安徒生傳》,編譯李福清《中國神話故事論集》等。
前言
盤古王開天
盤古兄妹
杞人憂天
女媧補天
二郎擔山趕太陽
祝融勝共工
洪水的傳說
鯀山禹河
大禹王和巨靈神
堯封防風國
女媧造人
盤古血泥造人
黃帝和炎帝
黃帝戰(zhàn)蚩尤
五谷帝
女媧造六畜
神農制四季節(jié)令
倉頡造字
伏羲造字
女媧做笙簧
女媧芪的來歷
麥德爾神女開天辟地
蜘蛛吃日月
蒼狼和母鹿
人祖阿旦
阿當尋火種
螞蟻開天辟地
大鳥創(chuàng)天地
創(chuàng)世傳說
人類三始祖
人種來源
格薩爾和龍王的故事
十個神雞蛋
女天神創(chuàng)世
頂?shù)厍虻墓U驹谀睦铮?br>天佬和地佬
造人煙的傳說
洪水的故事
阿陪果本
與熊虎蛇鼠毛蟲結婚的人
彝族開天辟地
天蛋
人類的起源
阿霹剎、洪水和人的祖先
哥自天神
英雄支格阿龍的傳說
布洛陀
媽勒訪天邊
力戛撐天
伏哥羲妹和洪水
阿祖犁土
檀君神話
東明王的傳說
天神創(chuàng)世
天宮大戰(zhàn)
海倫格格補天
天鵝仙女
龜婆孵蛋
捉雷公
密洛陀
伏羲兄妹的故事
神農救米
開天辟地
人類和萬物的起源
龍神人祖
造天造地
布索和雍妮
佘氏婆婆
神的古今
查牛補天地
三個神蛋
奧顛米顛
迦薩甘創(chuàng)世
英雄坎德巴依
哈薩克族源的傳說
神與靈魂
傣族始祖的傳說
天地打架
英叭神王造天地
谷魂奶奶
人類的起源
大力神
雷公根
冰天鵝、冰螞蟻造天地
創(chuàng)世神話
盤古造人
“黃金國土”的故事
司崗里
把天頂高的人
雷公與雷婆
日頭月亮和人祖
皇天爺和皇天姆造人
石神保人種
人為什么要死
老鼠和谷種
天神造世界
神膝相擦生人
長毛公公和河神
神鳥傳火
牡帕密帕的故事
扎努扎別
一娘養(yǎng)九子
造天造地
刻木造人
猴子婆
雷公和人爭天下
空心竹的來歷
人類遷徙記
東述爭戰(zhàn)記
黑底干木
月其嘎兒
老虎祖先
格姆女神的故事
景頗人開天辟地
景頗人創(chuàng)世紀
柯爾克孜人的由來
卵生子與日月姑娘
天神造陸地
土族人用黃牛耕地的故事
黃花甸子
哲爾迪莫日根
稷子的來歷
伏羲兄妹的傳說
儂達搬山
谷雨節(jié)和牛
斗安珠和木姐珠
人是癩疙寶變的
顧米亞
稻谷是怎樣來的
天、地、人的誕生
太陽和月亮
盤古的傳說
格射日月
阿仰兄妹制人煙
竹王的傳說
老鼠、蛇、蚊子、燕子和人
天長與天短的故事
遮帕麻與遮米麻
帕米查列
太陽、月亮和星星
漢日天種
臘普和亞妞
獵人與女獵神
開天辟地的傳說
用泥土造人和造萬物的傳說
薩滿神鼓的來歷
山神百納查的傳說
茶葉兄妹創(chuàng)世紀
火種
天神變牛贖罪
京家三島的傳說
獨龍人創(chuàng)世
逗雷神
歐倫神的傳說
火神的傳說
射太陽
天河
鎮(zhèn)壓妖女
三兄弟河
土地生的兒女們
虎哥與人弟
阿巴達尼的四個兒子
阿嫫腰白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