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較為成熟的電子通信、汽車行業的供應商質量管理為主線,介紹了采購與供應商管理基礎知識、質量管理與供應商質量管理、潛在供應商的選擇、潛在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評價、供應商先期產品質量管理、供應商批量生產質量管理、供應商績效考核與關系管理、供應商質量改進常用工具方法。
本書可作為本科院校質量管理工程、工業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企業供應商質量管理工程師、供應商管理人員的培訓用書。
前言
第1章采購與供應商管理概述1
11采購概述1
111采購的定義1
112采購在價值鏈中的地位1
113采購的一般作業流程3
12采購管理概述3
121采購管理的概念3
122采購管理的作用4
123采購管理的目標5
124采購管理的基本內容5
13供應商與供應商管理概述6
131供應商與供應商管理的定義6
132供應商管理的主要內容7
133供應商管理的價值7
134供應商管理的發展歷程8
第2章質量管理與供應商質量管理12
21質量的概念、內涵及其發展12
211質量的概念與內涵12
212質量概念的發展13
22質量管理與全面質量管理15
221質量管理的概念15
222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16
23質量管理的發展階段16
231質量檢驗階段(質量管理10)17
232統計質量控制階段(質量管理20)17
23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質量管理30)17
234大數據質量管理階段(質量管理40)18
24質量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18
241休哈特及其質量管理思想18
242戴明及其質量管理思想19
243朱蘭及其質量管理思想19
244費根堡姆及其質量管理思想20
245克勞士比及其質量管理思想20
246石川馨及其質量管理思想20
247田口玄一及其質量管理思想21
25供應商質量管理與SQE21
251WT公司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現狀21
252供應商質量管理的重要性22
253供應商質量管理概述23
254SQE的職責、角色、能力要求與知識體系24
第3章潛在供應商的選擇26
31外包的概念與外包模式的產生26
311外包的概念26
312外包模式的產生26
32外包的特征與選擇外包的意義26
321外包的特征26
322選擇外包的意義27
33自制與外包的業務決策28
331自制與外包的業務決策考量因素28
332自制或外包決策的盈虧平衡分析30
34潛在供應商開發的原則與主要途徑31
341潛在供應商開發的原則31
342潛在供應商開發的主要途徑31
35潛在供應商的選擇步驟與方法32
351潛在供應商的選擇步驟32
352潛在供應商的選擇方法33
36潛在供應商選擇的八大關注點38
361供應商所在區域38
362供應商自身規模38
363供貨產品質量39
364供貨產品成本39
365供應商的庫存政策40
366供應商的柔性42
367供應商的交貨時間43
368供應商的服務43
第4章潛在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評價44
41潛在供應商的初期管理44
411潛在供應商的基本情況調查44
412潛在供應商調查表的回收與復核46
413潛在供應商初步拜訪46
414潛在供應商初步報價46
42潛在供應商的現場審核流程46
421現場審核的啟動47
422現場審核的策劃47
423現場審核的實施49
424現場審核報告的撰寫49
425現場審核的結論50
426現場審核結果的應用51
43潛在供應商的質量體系審核與過程質量審核51
431潛在供應商的質量體系審核56
432潛在供應商的過程質量審核65
433潛在供應商審核的策略68
44詢價材料的內容與評審70
441詢價材料的內容70
442詢價材料的評審70
45技術質量方案的交底與評審70
451技術質量方案的交底70
452技術質量方案的評審72
46質量保證協議的管理72
461合同管理概述72
462質量保證協議的基本要求74
463質量保證協議的評審組織74
464質量保證協議的評審內容與要求75
465質量保證協議的交流75
466質量保證協議節點的確認75
467質量保證協議中的主要質量指標75
第5章供應商先期產品質量管理77
51初識先期產品質量策劃77
511先期產品質量策劃的目標77
512先期產品質量策劃的價值77
513先期產品質量策劃的典型過程77
514先期產品質量策劃過程的輸入輸出79
52供應商先期開發過程的基礎工作80
521項目管理80
522同步工程81
523項目質量管理81
53項目策劃與概念設計過程83
531項目策劃與概念設計過程流程圖83
532項目可行性分析與研究83
533產品的標桿分析84
534概念設計84
54產品設計與驗證85
541產品設計與驗證過程流程圖85
542產品質量功能展開85
543產品特殊特性的識別與管理86
544設計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87
545面向X性設計與可追溯性分析87
546產品設計驗證計劃88
547模擬計算產品設計驗證88
548工程樣件的制作89
549樣件試驗驗證管理89
5410產品設計評審90
5411產品設計的確認與發布90
55過程設計與驗證91
551過程設計與驗證工作流程圖91
552過程設計的常見交付件91
553過程流程圖與平面布置圖91
554作業標準指導書92
555過程質量功能展開92
556過程特性清單93
557過程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94
558控制計劃95
559模擬計算過程驗證96
5510過程設計評審96
5511過程設計凍結97
56生產設施的準備與驗收98
561生產、檢驗設備提供商的選擇98
562生產、檢驗設備的設計評審98
563生產、檢驗設備的調試與優化99
564生產、檢驗設備的產線生產驗證99
565工裝樣件的生產與交付99
566生產設施的驗收100
567檢測設施、量檢具的驗收101
57批量生產過程的認可101
571批量試生產101
572初始過程能力研究102
573小批量試裝試加工103
574批量生產的批準103
58技術狀態管理與知識管理104
581技術文件的管理104
582產品、過程設計記錄的版本管理104
583樣機狀態的管理105
584項目知識的管理105
59二級供應商的管理106
591二級供應商的質量資質要求106
592二級供應商的選擇原則與要求106
593二級供應商的設計評審與確認106
594二級供應商樣件的驗收107
595二級供應商的批量生產確認107
第6章供應商批量生產質量管理108
61批量生產概述108
611批量生產的概念108
612批量生產的分類108
62初期流動管理109
621初期流動管理的目的109
622初期流動管理的時機110
623初期流動檢驗方案的制定110
624初期流動階段的檢驗111
625初期流動管理的發運111
626初期流動管理的退出111
63供方生產過程關鍵點管理112
631產品可追溯性管理112
632產品先進先出管理113
633產品儲存管理113
634標準化作業114
635關鍵崗位人員的管理114
636工程變更的管理114
637設備、工治具維保管理115
638防錯方法導入116
64供方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方法117
641產品檢驗117
642不合格品的標識與管理118
643不合格品的處理118
644質量問題的臨時對策118
645測量儀器設備的管理119
646關鍵過程控制與過程能力120
647例行產線稽查120
648三大審核的實施120
65供方質量的統計與分析改進123
651質量信息管理123
652質量溝通會議123
653質量分析和改進124
654質量目標與績效管理124
66供方質量問題逐級升級管理125
661質量問題逐級升級處理原則125
662一級受控發運管理126
663二級受控發運管理127
第7章供應商績效考核與關系管理128
71供應商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128
711供應商績效考核的定義與意義128
712供應商績效考核的目的128
713供應商績效考核的流程129
714供應商績效考核的指標131
715供應商績效考核的方法133
72供應商績效考核的實施138
721成立供應商績效考核小組138
722供應商績效考核小組的職責138
723供應商績效考核的實施步驟139
73供應商績效考核后的管理140
731供應商的分級管理140
732供應商的獎懲142
733供應商輔導與能力提升142
74供應商關系管理143
741供應市場的變化對供應商關系管理的要求144
742供應商關系管理的意義144
743供應商關系管理的原則145
744供應商關系管理的價值146
75戰略伙伴供應商關系的建設147
751戰略伙伴供應商關系的定義147
752戰略伙伴供應商關系的意義147
753戰略伙伴供應商關系的內容147
754建立戰略伙伴供應商關系的步驟148
755戰略伙伴供應商關系的維護149
756案例:西門子供應商關系管理的15條原則150
第8章供應商質量改進151
81質量改進概述151
811質量改進的定義151
812質量改進的目標與原則151
813質量改進的分類與途徑153
814質量改進的環境要求154
815質量改進的策略與步驟155
816質量改進的內涵158
82質量改進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159
821檢查表159
822排列圖161
823因果圖163
824散布圖166
825層別法168
826直方圖170
827控制圖174
83質量改進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182
831糾正和預防措施182
8328D真因分析184
8335Why分析法188
84系統性質量改進方法190
841質量改進圈190
842精益六西格瑪管理193
附錄英文縮寫中英文對照200
參考文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