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古稱太和山,這一山名象征著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早在明代,武當山就已是規(guī)模的道教活動中心。每年朝武當?shù)娜藬?shù)在三百萬以上,朝山進香者和游客都有了解武當山及其道教文化的需要。因此,武當山有義務(wù)為社會提供相應(yīng)的文化產(chǎn)品。全書嚴格按照游記的基本特點進行精心挑選,共收游記93篇,按照作者創(chuàng)作游記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并由此進行斷代歸屬,上啟元代,下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其中,元代1篇、明代29篇、清代12篇、中華民國時期12篇、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39篇。這些游記以輕快的筆調(diào),生動的描寫,記述了武當山旅途見聞并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懷之情,讓人們能看到歷目前的武當山的狀貌。
宋晶,女,1964年出生,湖北漢江師范學院教授。參與《中華道藏》部分卷目點校整理。承擔湖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武當建筑文化史(武當山古橋部分)、十堰地區(qū)歷史碑刻調(diào)查的研究。參與《武當山道教志》的編撰工作,負責朝山進香卷的撰稿工作,并整理、選編了武當山歷代詩、歌、記。公開發(fā)表科研論文40余篇。
●序言
●元代
● 1 登武當大頂記
●明代
● 2 武當游記
● 3 大岳記
● 4 游太和山記
● 5 游太岳后記
● 6 游武當山記
● 7 游太岳太和山記
● 8 游太岳太和山記
● 9 虎耳巖不二和尚碑記
● 10 游太岳記
● 11 太和山記
● 12 太和山記
● 13 游太和山記
● 14 游太和山記
● 15 太和山游記
● 16 游太和山記
● 17 太和山游記
●部分目錄